课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2页例3、例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三角形三边的关系。(2)通过拼、摆、议、算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验是探索数学规律的途径和方法。(3)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交流、发现等活动,发展平面几何观念、推理能力和条理表达的能力;(2)通过实践去感受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利用“问卷星”程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2)在平等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3)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使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交流、归纳,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品尝发现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及突破关键重点:在观察、操作、比较、分析中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发现及应用。突破关键: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三角形三边关系,帮助学生用所学生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不同长度的小棒学具:ipad,不同长度的小棒,试验表格教学设计:一、讨论交流,回忆旧知(一)交流讨论,回忆三角形的概念1、师:你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师:这些是什么图形?——三角形(板书课题)2、师:谁能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3、师:怎么理解这个“围”字?(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二)动手操作,深入理解三角形的意义1、师:你们对这个“围”理解的非常准确,围就是把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老师这里有三根小棒,我们把它们看作三条线段,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用这三根小棒围一个三角形。其他同学仔细看,待会儿请你来评价她的作品。还有谁想来围一围?(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师:如果说给你三条线段你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吗?那你们觉得能不能围成三角形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呢?(跟线段的长短有关)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探究这个问题?二、动手操作,探索发现1、实验操作师:4人为一组,老师为每组准备了学具袋,学具袋里有4根标好了长度的小棒: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和一张实验记录表。师:这个实验的要求我们一起来读一读:(1)、每次任选3根围一围,组长在实验记录表中记录每次选择的小棒长度和试验结果。(2)、组长负责将每次围的结果用ipad拍照记录下来。2、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并适当指导。3、汇报交流师:哪个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实验的结果与大家分享?学生汇报,同时请这组的组长用ipad传照片。别的组如果有一样的也同时上传。(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贴三角形)4、分析数据发现规律(1)师: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在什么情况下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①三条线段分别是4㎝,5㎝,10㎝。这三根小棒围三角形,我们发现,无论怎样围总有缺口,不能首尾相连,所以这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能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引导学生得出4+510,所以围不成。②三条线段分别是4㎝,6㎝,10㎝的也围不成,看电脑演示。它为什么也围不成?能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引导学生得出4+6=10,所以围不成。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引导学生说出:两条线段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2)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①三条线段分别是4㎝,5㎝,6㎝,为什么能围成?请用关系式表示出三条边之间的关系。生汇报:4+5〉6②三条线段分别是5㎝,6㎝,10cm,为什么能围成?请用关系式表示出三条边之间的关系。生汇报:5+6〉10总结一下,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板书: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师:根据大家写出的关系式,的确是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③质疑: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咱们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得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这3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可是4+10>5呀,5+10>4呀(师把这两个式子填在表一中),这符合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啊?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研究三角形所有边的情况。列出关系式。比较三条边的关系,能列出几道算式?(3道)为什么要列出3道?(研究所有边之间的关系)在数学上也可以用“任意”这个词来表示,进一步引导学生抽象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引导学生发现:因为较小的两边的和都大于最长的边了,那么用最长的边加一条较短的边,就一定大于另一条短边了。所以呢,这要把只要把较小的两条边加起来这一组进行判断,就可以代表三组了。还需要每组都判断吗?三、深化应用,拓展思维1、判断:下面的每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请同学们扫描二维码,进入“答卷星”进行练习,反馈学生练习情况。通过问卷星了解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再发请学生进行修正。师:你在判断时,是不是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相加后才得出的结论?有什么快捷的方法吗?(请学生说方法,那个并说说简单的理由)师小结:我们通常只要看较短的两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就可以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2、解决问题(1)1、出示课本上的(解决例3,小明上学的问题)邮局小明家学校商店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有几条路可走?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你们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吗?(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经过邮局的路实质上是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经过商店的路是一条曲线,两点间线段长度小于曲线长度。)总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2)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固定物体,现在,王师傅正要用一根10米长的木料做一个三角形的框架,如果其中的一条边长3米,另外两边分别长多少米?(长度取整米数,接头忽略不计)有3种情况:(1)3米、1米、6米;(2)3米、2米、5米;(3)3米、3米、4米。在生活中,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有的同学虽然想到了另外两边的和是7米,但是并不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搭成的框架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利用几何画板展示三角形的形状。)师:如果长度不取整米数,两边的长度会有什么变化呢?看几何画板上的演示。师:你发现了什么?(不是整米数也能够围成三角形,因为它也满足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师:哪到底能围成多少种三角形呢?(无数种)四、全课总结,反思回顾。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知识?师:我们今天探究了三角形三条边的一个秘密,发现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规律,并且还解决了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其实三角形的秘密还有很多,将等着你们今后继续进行探究。五、拓展延伸师:之前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要想围成三角形,该怎么办?换掉其中一条线段,可以换成多长的呢?(带领学生测量线段长度)应该怎样考虑呢?(发散学生的思维:如果这两条线段是三条线段里较短的两条,另一条线段应该有多长?如果这两条线段里其中的一条就是最长的线段,另一条线段应该有多长?)让学生讨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