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二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考纲引领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含义要点梳理·夯实基础[知识梳理]①,②,③,④,⑤,⑥。2.图中有个神经元。3.图中兴奋的传导方向为。4.直接刺激④,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这一过程(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神经节3①→②→③→④→⑤不属于【解惑】肌肉不是完整的效应器,还应包括支配肌肉的传出神经末梢。肾上腺等内分泌腺可作为效应器的一部分。二、兴奋的传导与传递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比较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2)局部电流①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由区域向区域传导。②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由域向区域传导。(3)兴奋传导的特点:。概念特点产生原因静息电位未兴奋区的电位外流动作电位的电位内流内负外正内正外负K+Na+兴奋区未兴奋兴奋兴奋区未兴奋双向传导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①,②,③,④,⑤,⑥。(2)突触间隙内的液体为(填内环境成分)。(3)单向传递的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中,只能由释放,作用于上。轴突线粒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织液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三、连线人脑的高级功能【思考】H区是否就是听觉中枢,其损伤后在听觉方面有什么不同?提示:H区不是听觉中枢。H区损伤后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而听觉中枢受损后,患者听不见别人讲话。1.判断下列有关反射与反射弧的相关叙述。(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反射。()(2)反射弧完整就能形成反射。()提示反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反射弧完整和一定条件的刺激。[自主检测]××(3)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提示除传入神经受损伤不能产生感觉外,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受损伤也不能产生感觉;而无运动功能,反射弧的任一环节受损伤都能导致。(4)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提示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5)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应。()提示反射弧不完整,如传入神经损伤,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仍能反应,但该过程不叫反射。×(6)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其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2012·全国)()(7)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2011·广东)()(8)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2011·新课标)()√××(9)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2010·北京)()2.判断下列有关兴奋产生、传导与传递的叙述。(1)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2013·四川)()(2)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2012·海南)()(3)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2009·江苏)()(4)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2013·海南)()√√×××(5)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2013·全国)()(6)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2010·北京)()(7)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2008·上海)()3.如图1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1、2是指反射弧中的两位点),判断下列相关叙述。×××(1)若在1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2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2010·江苏)()(2)若在2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则在1处无膜电位变化,其原因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2012·山东)()(3)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且在c中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011·江苏)()√√×(4)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2012·浙江)()(5)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但若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2009·江苏)()(6)Ⅰ释放的乙酰胆碱经血液运输,导致突触间隙组织液中的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Ⅱ内,从而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2009·海南)()×××(7)如图2为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其中a~c段一直在发生Na+内流,不需要消耗能量。(2011·浙江理综)()图2√4.判断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1)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2011·海南)()(2)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2009·海南)()(3)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2009·海南)()√×√考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与调节方式【核心突破】高频考点·精研细剖1.神经元的结构及分类(1)结构:一个神经元包括胞体、树突和轴突,如下图所示。(2)树突和轴突:数量长度分支数功能树突多短多接受兴奋轴突少长少传导兴奋2.反射弧五种结构的功能分析3.比较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根据表中提示完善)反射类型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概念通过遗传获得,与生俱来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逐渐训练形成特点不经过大脑皮层;先天性;终生性;数量有限经过大脑皮层;后天性;可以建立,也能消退;数量可以不断增加意义使机体初步适应环境使机体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实例眨眼、啼哭、膝跳反射、吃东西分泌唾液等学习、“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等【易考明示】与反射、反射弧有关的3点提示(1)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都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却不属于反射。(2)神经中枢的兴奋只影响效应器的效应活动,而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3)非条件反射的完成可以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但条件反射的完成却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命题预测】★近年高考对反射弧考查较多,题目多以选择题或实验探究题形式考查反射弧的组成及兴奋传导过程。考向预测一反射弧的组成1.(2014·海南卷)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解题关键】解析由图中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知,b为传入神经,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A正确;传入神经的胞体在灰质以外,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B正确;从a到d没有效应器,不能构成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有神经兴奋的传递,所以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正确。答案C【方法规律】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3)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2.在用脊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刺激部分反应破坏前破坏后左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不收缩右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A.感受器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D.效应器解析在熟知反射弧结构的前提下,应通过分析破坏前的实验现象推出存在的反射弧,通过破坏后的实验现象推出可能被破坏的反射弧结构,综合分析并得出结论。由表可知:破坏前,刺激左后肢和右后肢的反应一样,说明具有这样的反射弧:“左后肢→神经中枢→左后肢”、“左后肢→神经中枢→右后肢”、“右后肢→神经中枢→右后肢”、“右后肢→神经中枢→左后肢”。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后,刺激左后肢,左、右后肢都不出现收缩的现象,说明是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受到损伤;刺激右后肢,左后肢无反应但右后肢能收缩,说明“右后肢→神经中枢→右后肢”的反射弧完整,而“右后肢→神经中枢→左后肢”的反射弧不完整,说明神经中枢之前的结构正常,左后肢不收缩说明破坏的是神经中枢之后的结构,即传出神经或效应器。答案C考向预测二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3.(2014·安徽卷)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解析喂食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喂食和铃声多次结合刺激后,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为条件反射,其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含高级神经中枢),可见A项错误;因为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低级神经中枢)不可能在大脑皮层,可知两种反射的反射弧不可能相同,D项错误;食物引起味觉的产生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属于反射,B项错误;铃声原本不能引起唾液分泌反射活动的发生,但喂食和铃声反复结合刺激后却形成了这种反射活动,说明此过程中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构成了新建立起的条件反射的反射弧,C项正确。答案C考向预测三反射弧各部分的功能4.反射的形成如下图所示(①→②→③→④→⑤)。讨论:(1)如果将②处传入神经剪断(或阻断),分别刺激断口的外周段和向中段,能否引起⑤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用解剖针破坏③脊髓灰质(神经中枢),分别用有效刺激(正常情况下足以引起兴奋)刺激①处和④处,能否引起⑤发生相应的活动?_________________。(3)由(1)(2)可知,正常生理状态下欲完成反射必须有完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处神经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④处神经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答案(1)刺激外周段不能引起⑤的活动,而刺激向中段则引起⑤发生相应的活动(2)刺激①处不能引起⑤的活动,而刺激④处(传出神经)产生的兴奋可直接传到⑤(效应器)引起相应的活动(3)反射弧传入传出考点二兴奋的传导和传递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1)过程:【核心突破】【易混易错】与兴奋产生与传导有关的3点提示(1)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主要是Na+内流的结果,Na+的内流需要膜载体(离子通道),同时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故属于协助扩散;同理,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过程中K+的外流也属于协助扩散。(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的形式传导。(3)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差别:①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②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传递(1)突触结构突触前膜是突触前神经元的细胞膜,突触后膜是突触后神经元的细胞膜,突触间隙实际上就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细胞间隙;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2)突触的类型〈1〉结构上:〈2〉功能上:①兴奋性突触②抑制性突触(2)传递过程:(3)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传递特点:单向传递和突触延搁(时间)(5)作用效果: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科内综合】(1)注意突触小体与突触的关系,范围不同,位置不同,但都包括突触前膜。(2)神经递质作用效果有两种:兴奋或抑制。(3)递质释放的过程为胞吐,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由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部分)上的糖蛋白识别。(4)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慢。原因是:兴奋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

1 / 1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