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记录册》;评价内容、方法、标准;实施。《记录册》的相关说明《记录册》的设计《记录册》的实施面临的困难与评价内容建议《记录册》是原来“学习成绩评价手册”基础上的发展,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载体。它注重过程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及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差异,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健康发展,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格局。它将,从纸质文本逐渐走向电子化文本。《记录册》的相关说明《记录册》以培养目标为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全面反映课程方案和《两纲》、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更关注中小学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体育与健身学练进程中培育价值。小学低年级(1-2年级),小学中高年级(3--5年级),初中6-9年级和高中10---12年级四个阶段,非常重视学生爱国精神、国际视野、现代意识等的形成,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注重生命意识、环境意识、诚信意识、职业意识的养成。《记录册》的相关说明《记录册》的相关说明《记录册》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有针对性地制作,力图具有层次性、可操作性、可评价性,并各有侧重,如小学低年级着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中着重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有利于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和健康的个性等。《记录册》的相关说明《记录册》构建了适应基础型课程、扩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功能性的课程结构,加强了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记录册》的相关说明《记录册》的实施要求教师全面评价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状况,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发挥学生的特长,注意反映学生的差异,使之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和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记录册》从构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出发,对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学业情况确定了评价项目和要求。其中对基础型课程的学业评价,还设置了学科的学业评价情况表。评价既关注学生认知水平,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等。同时,设置了学生素质综合评语,主要由教师填写,教师通过描述性语言概述学生素质的个性特点和发展状况,它与《记录册》对学生其他各要素的评价相结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评价。《记录册》的设计《记录册》的设计《记录册》突出设计要素,即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证据;聚焦核心内容,即行为表现+学习成绩+通用能力;经历三项操作,即过程记录+证据分析+结果表达;借助信息化平台,完成计算、统计、分析和报告等工作,数据库+分析软件+报告软件。《记录册》的设计《记录册》在评价方式上采取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教师评定与家长、社会参与评定相结合的方式,以及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纵向比较的评定形式。评价结果用等第制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表示。《记录册》的设计《记录册》在实施中强调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学业评价不但要看结果,更要看学习的过程;二是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即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体验、自我诊断、自我反思;三是体现多元化的评价,体现个性化的差异评价。《记录册》的设计《记录册》栏目介绍名称小学:上海市小学生成长手册/1~5年级(学年一册共5本)初中:上海市中学生成长手册/6~9年级(学年一册共4本)高中:上海市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10~12年级(学段一册)《记录册》的设计结构小学、初中、高中——基础型课程:具体学科/如体育与健身学科学习情况记录表拓展型课程:“五个系列”/专题、学科、综合、资源、校本合一学习活动的评价表探究型课程:“三个系列”/主题探究、课题学习、课题研究活动的评价表少年雏鹰行动获奖记录身体健康状况记录校、班工作及社团工作情况记载(学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记录(学习成绩、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学生发展综合评语(学期)出勤记录、公示栏等家校、师生沟通留言《记录册》的设计《记录册》的设计《记录册》的特点全面性发展性主体性差异性交流性《记录册》所提供的这种特殊而亲切的交流方式不仅使学生有充分展示自我情感的机会,也让师长、父母、同学看到了他们平时鲜为人知的闪光点,自然而然地在师生、生生、亲子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互动的多彩桥梁。《记录册》的表现形式着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性)、个性发展(差异性)、主动发展(主体性)为主要理论指导,涵盖了“非智力因素”中的所有关键组成部分,最大程度地体现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非智力因素发展过程。《记录册》的设计《记录册》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有备而来——学生的发展就是我们的追求有序设计——适度调整、合理安排做个有心人——观察、交流、记录,勤留足迹做个细心人——观察、分析、测验(技评)、分析、记录、交流、反馈等做个勤于思索的人——将积累的信息、素材和数据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选择相关方面进行研究性积累做个勤于撰写的人——将一闪而过的思绪保存下来,将较为完整的评价的记学生身上确实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做个互动调适的人——及时交流反馈,修正方法手段,注意区别对待做个特别能理解学生的人做个诚实守信的教师《记录册》的实施《记录册》的实施处理好几种关系理论与实践教师指导与学生主体统一性和多样性点与面《记录册》的实施《记录册》的评价内容、方法和标准内容学习表现——学习态度(健身学练的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程度等)学习习惯(合作互助、锻炼愿望与行为、自我关注与遵守规则的习惯、良好的秩序和课堂常规等)学习成绩——基于原始、日常成绩,汇总相关阶段的最终成绩(主题单元学习结果的技评或考核等,项目为健身体能、健身技能、健身能力)具体详见附件《记录册》的实施学习能力——阅读交流表达(学练过程中的感知与表达、感悟与肢体表现、掌握与运用、保护与帮助、课内外自主获得健身知识、技能的能力等)科学探究(学练过程中的感发现与解疑、获得与创想等)实践能力——尝试操作/实践能力(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活动中加以运用的能力、用好比赛规则与制订新规则拟订健身计划(运动处方)并加以实施的能力等)《记录册》的实施方法和标准技评或考核、观察、记录、量表、分析和报告等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定量(绝对标准或相对标准)、定性评价,过程性、总结性评价等《记录册》的实施项目数与权重:内容与权重年级健身体能(项目数与比重)健身技能(项目数与比重)健身能力(项目数与比重)一至二年级260%230%110%三至五年级355%235%115%六至九年级345%235%120%十至十二年级235%340%125%备注:1、所测的项目学年内不得重复;2、健身能力的项目测试可以是健身体能、健身技能的有效力补充,也可以是学生课外习得的体育健身项;3、各项目测试后的成绩计算,统一使用本次培训下发的体能和技能评价标准,特殊情况允许个性化处理;4、承担“评价标准”完善工作的各区县相关学校,应在教研员的指导下,测试、记录成绩,并于学期的第十二周、二十周分两次将所需项目的数据汇总后交对应学段的数据管理员或课题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