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中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上海市高中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徐阿根**【摘要】本课题针对高中生价值观教育的迫切性,探讨了有关价值和价值观以及青少年价值观念的研究文献,考察、借鉴了价值观教育的几种主要模式和各国青少年道德与价值观教育的概况,在此基础上对高中生价值观教育的若干主要途径进行了逐一分析,并阐述了我校各途径的具体实践情况,最后得出本课题的若干基本研究结论,并概况了实践工作的成果,陈述了工作中的反思,以资今后研究和实践的借鉴。【关键字】高中生,价值观教育,途径《上海市高中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是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课题组2005年申报的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该项目于2006年1月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立项为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教科规办函〔2006〕2号,审批号NO.FHB050691),2006年3月由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批立项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沪教委科〔2006〕8号,审批号NO.B05084)。课题原计划于2008年9月结题,现根据研究需要和实际工作进度延续至今。一、问题与缘起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高中时期是整个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使今天的高中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公民,就必须使其成长为具有正确价值观念的全面发展的人。从长远来看,在高中生中开展价值观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保证。上海作为沿海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文化多元开放,地域特色明显,又是我国的经济及金融中心。这些因素必然要对高中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上海在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确保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人生价值观乃是个体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从根本决定着个体的道德品质及其一生的发展方向。高中学生的价值观支配着他们对价值和价值关系的理解和追求,是影响他们确定行为目标、选择行为方式以及解*本文是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NO.FHB050691)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NO.B05084)结题报告提纲,全文约48000字。**课题组负责人:徐阿根;主要成员:张来春、陈聆洁、徐清明、王纪铨、周万梅、张磊、郑运泉、龚苓;本报告主要执笔撰写统稿人:张来春。-2-释行为结果意义的核心因素。因此,开展沿海发达城市上海高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高中阶段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价值观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探索、实践高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对有效实施价值观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树魂立根、弘扬民族精神,建立分层次、分层级的科学的价值观教育序列,从现实和理论看,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课题希望基于对高中学生价值观的整体把握,以上海市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高中生中出现的各种新的价值定位、动机、动向,加以分析和评论,探索其特点及影响,从而达到合理科学地解释高中生价值观的变化趋势,在本校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的研究和实践,探讨在课程教学中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索通过外部环境(包括校园文化、社区、教师等)对学生价值观施加影响的方式和途径。进而提出若干教育建议,引导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为有关青少年工作部门和同类学校在制定与高中生相关的事务与政策方面提供咨询、参考的作用。二、研究限制与方法选择如何开展高中生价值观教育?这涉及到许许多多的途径、内容、方法。本项研究的限制在重点探讨“高中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其中当然会涉及到具体的内容和方法,但也是为这一研究重点服务的,不是本项目的主要着力点。至于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值观”,它们有那些相关的定义,包含那些要素和内容,虽然会在下文的文献综述中论及,但却也不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这样一来,本课题拟主要探讨在学校日常生活中最主要最重要的课程教学活动中如何开展价值观教育;如何开展校园主题活动,建设怎样的校园文化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如何建设;外部环境对学生价值观有何影响,其施加影响的方式和途径是怎样的;可获取哪些社区资源,怎样获取;教师的人格和价值观对学生有何影响;如何影响等等问题。最终形成若干利用课堂教学、主题活动、校园文化、社区资源及教师自身价值观和人格因素对学生价值观施加正面影响的方法和经验。在研究范式的选取上,本课题的主要取向是行动研究,即在自然、真实的实际工作中,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持续不断地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研究者既是行动的主体,也是研究的对象。研究者即实践者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将主要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来达到研究的目的,主要采用小组座谈、深度访谈、教育叙事等方式进行。本研究的重点是在探讨上海市高中生价值观的特点、动态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研究上海市高中生正确价值观形成、发展的规律,培育符合时代需要的后备人力资源,从而促进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全面发展。本课题的难点在于如何-3-构建若干价值观教育的有效策略和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课题的研究,理论上的探讨尽量从整体把握来进行,实践工作的开展则仅限于在本校(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实施。研究的总体实施步骤为:拟定计划,文献探讨,工作中的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等),研究资料的汇总与处理,研究报告之撰写,结题,后续研究。三、学理依据及文献探讨1.价值的定义价值的定义众说纷纭,许多学科都涉及到价值观念的讨论,其中更以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较为重视,对价值各有其定义。我们择其要者分述如下:(……上略)综合上述,本研究将价值界定为影响个人或团体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外显或内隐的独特而内化的持久性信念,它不仅其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亦影响个人或团体的态度和行为。2.价值的类型(……上略)综合以上学者的理论和意见,我们认为价值应较偏向所追求者为何物与追求的方法,也就是较偏向于罗克奇等的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因此将价值类型分为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3.价值观念的形成、发展与改变(……上略)总之,个人由其先天的气质,经由家庭、亲友、学校、社会规范、民俗文化等影响,在成长过程的每一阶段,除了本身的觉知之外,经由外力之影响,逐渐形成个人独有的价值体系。(……下略)4.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之研究(……上略)综合相关研究,可以看到目前关于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研究,主要侧重在现状研究,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其中被广泛选用的正是修订过的“罗克奇价值观调查表”。问卷选择法,其提供的被选项数目较为有限,无法全面表述学生丰富多样的思想观念,而且往往带有很大的暗示性,诱使被试选择“正确”的答案。因此可以认为,这类调查难以准确地揭示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结果通常是所思非所言,学生的真实人生价值观水平要低于调查结果。而针对价值观念的形成、发展与改变,可以通过哪些有效途径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育,这方面的实践研究工作还非常少,而专门针对特定区域(上海)特定对象(高中学生)的研究则更少。5.价值观教育的几种主要模式价值观教育是一个世界性课题,美英等西方国家青少年在20世纪60年代都曾经有过价值观方面的危机,他们对现实不满,试图追求一种新的社会理想、新的生活方式。为了解决青少年中的问题,各国在六七十年代加强了价值观教育问题的研究,并形成了多种学派,发展成为多种理论,如“价值澄清”模式、“认-4-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和社会学习理论等。这些模式都是为了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的,各有其长短。回顾一下几种主要的价值观教育模式,对我们不无借鉴意义。(……上略)各种道德和价值观教育模式虽有差别,然而它们都是当代实践的产物,都是对当代学校道德和价值观教育实践的某一方面进行了探讨,因而都有其存在的时代背景和研究的价值。上述不同范型,实际上都应当看成是不同理论家和实践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而派生的一种策略,一种理论分析和实施的系统。既然我们承认每一种范型仅仅是对道德和价值观的某一方面、某一部分、某一形式或方法的研究,我们就不应当强求它们如何完美。任何模式都不是相互对立的,是从不同社会需要出发,对某一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对某一方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各种理论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开始向其他理论渗透,吸收别人的成果,研究出有特色的新模式,可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此,无论作为一个研究者和实践者,都有责任了解这些范型,为解决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所用。四、各国青少年道德与价值观教育概览世纪之交,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针对若干严重的青少年问题和社会困境,在经历了“价值中立”、“价值虚无”的思潮后,均十分重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和价值观教育,纷纷加强了对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和价值观教育,政府更加注重教育的作用,学校和教师的作用日渐凸显。我们概览各国青少年到的与价值观教育,了解其共同的趋势和特点,无疑对我们开展学生价值观教育会有所启发。(……上略)纵观以上各国的青少年道德与价值观教育,我们可以发现若干共同的趋势和特点,这些共同的趋势和特点无疑对我们开展学生价值观教育会有所启发。首先,为解决日益严重的青少年问题和走出社会困境,各国在经历了“价值中立”、“价值虚无”的思潮后,均十分重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和价值观教育。并且,随着宗教、家庭和社会的作用日趋淡化,政府更加注重教育的作用,学校和教师的作用日渐凸显。其次,随着宗教、种族、语言、文化的大融合,价值观渐趋多元,但在众多的价值观中,各国非常重视若干共通的、普适性的“核心价值观”。再次,各国的青少年道德和价值观教育,均从本国具体的社会历史实情出发,强调本民族的社会传统和国家认同。最后,一些转型中社会开展道德和价值观教育的情况和措施,更加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五、高中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分析(……上略)在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上,可以通过专门的课程和教学进行,也可以在学校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一定的价值观,其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课程教学、校园生活、社会实践中的讲解灌输、示范引领、纪律奖惩、经典阅读、讨论碰撞等。在这些途径和方法中,我们既要继承某些传统,又要摒-5-弃其中一些落后的东西;要突出教师的权威和作用,但也要反对教师的“独裁”;要摒弃价值中立的做法,明确将公认的主流价值观“灌输”给学生;要反对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主义,强调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和按价值观行动。1.通过课程教学传授价值观在传统上,学校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外,还要对他们传递占社会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教学,主要是学科课程教学,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形成品格和价值观主要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深入分析探讨学科价值、学习价值,有利于在学科教学中更好地进行价值观教育。(1)两种学科价值(……上略)我们可以把其中属于学科内容本身价值的部分称之为静态价值,而把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价值部分称之为动态价值。可以说,动态价值的实现是体现静态价值的重要途径,动态价值和静态价值一起构成了整门课程的价值系统。因此,如果没有动态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没有存在于这一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整个价值系统就会成为没有生命的东西,学科的真正价值也就无法实现。(……下略)(2)两种学习价值如果转到教与学关系的另一面来,我们会发现跟学科价值一样,也存在着两种学习价值观,一是作为成就的学习,一是作为任务的学习。学习(learn)一词可以在两种意义上使用,它既可作为成就动词,也可作为任务动词。(……下略)所以,在两种学习价值观中,使学生意识到提高学习的成就无疑很有必要,但仅仅注重成就则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明作为任务的学习的价值。基于上文对两种学科价值和两种学习价值的分析,我们可以从学科内容、素材和教学、学习的方法、过程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和开展学科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3)充分利用和挖掘学科的静态价值因素学科的静态价值是该学科教学内容本身具有的价值,客观存在于该学科课程中。为达成在学科教学中传递价值观,我们首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不同学科内容和材料本身所蕴涵的价值观教育资源。(……下略)(4)认真研究、开发教学过程中学科的动态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