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节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二、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三节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一、1920年以前二、1920—1950年三、1950—1970年四、1970年以来第四节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一、发展特点二、主要研究领域参考文献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第一节城市概念及标准一、城市和城镇二、定义城镇的标准第二节城乡界线的划分和大都市带的出现一、城乡界线的划分二、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第三节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统计口径一、中国市、镇建制标准二、中国的城乡划分和统计口径三、市带县参考文献第三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二节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二、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第三节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一、概念二、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第四节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一、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型城镇二、转运功能、区际贸易与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三、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与以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参考文献第四章城市化原理第一节城市化定义一、城市化的不同解释二、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三、城市化含义的三个争论问题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一、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三、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四、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第三节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一、城市化的类型二、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第四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一、内部市区的城市化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三、郊区的城市化参考文献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第一节世界城市的发展史一、城市产生及早期城市的发展二、中世纪城市的发展三、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化第二节当代世界的城市化一、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二、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三、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第三节中国城市发展史一、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二、封建社会前期城市的发展三、封建社会中期的城市发展四、封建社会后期的城市发展五、近现代社会时期第四节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二、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三、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四、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第五节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一、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二、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三、多指标综合分析预测法参考文献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第一节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一、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二、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三、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四、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第二节城市职能分类方法一、城市职能的概念二、一般描述方法三、统计描述方法四、统计分析方法五、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方法六、多变量分析法第三节中国城市职能分类一、区域性城市职能分类二、全国性城市职能分类参考文献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第一节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一、城市首位律(LawofthePrimateCity)二、城市金字塔三、位序-规模法则(Rank-SizeRule)第二节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一、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二、对城市规模分布的理论解释三、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的利弊第三节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一、我国城市位序-规模法则的验证二、我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变化三、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省际差异第四节城市规模发展政策的讨论一、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来龙去脉二、关于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讨论三、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参考文献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第一节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一、相互作用的分类二、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三、城市间、城市和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四、空间扩散第二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一、假设条件和基本概念二、六边形网络和城镇等级体系的形成三、理论模型第三节廖士景观一、需求圆锥体二、市场网三、廖士景观四、与克里斯塔勒学说的比较第四节对中心地学说的发展、验证及评价一、贝里和加里森对中心地学说的发展二、斯梅尔斯的验证三、斯金纳的验证四、对中心地学说的评价第五节核心与边缘理论一、均衡增长与不均衡增长二、生长极理论三、核心-边缘模式第六节中国城市空间分布一、空间分布类型二、城镇密度三、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的空间组织四、城市经济区参考文献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的提出一、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二、城镇体系规划的提出第二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一、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二、城镇体系的基础条件分析三、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分析四、实施规划的措施和建议第三节城镇体系规划流程和工作方法一、工作流程二、工作方法参考文献第十章城市土地利用第一节自然环境与城市土地利用一、城市地理位置的选择二、城市地下空间三、地基承载力四、城市地形五、城市气候六、城市植被第二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一、土地利用类型二、均质性和均质地域三、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四、霍伊特的扇形模式五、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六、城市土地利用三模式的发展第三节中心商务区一、CBD的界定二、CBD的内部结构三、CBD的演变参考文献第十一章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第一节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一、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的构成二、加纳(B.J.Garner)的商业中心空间模式三、赫夫(D.L.Huff)的商业零售引力模式四、我国城市内部市场空间分析第二节城市社会空间一、邻里、社区、社会区和社会空间二、社会区分析三、因子生态分析第三节城市感应空间分析一、感应、环境和行为二、居民构想图(城市意象图)三、研究实例介绍四、研究感应空间的作用参考文献第十二章城市问题第一节城市环境问题一、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表现形式二、资源与城市环境三、人口与城市环境四、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五、城市环境保护管理的措施第二节城市交通问题一、城市交通问题的表现形式二、我国城市交通问题三、国外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四、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途径第三节城市住宅问题一、国外城市的住宅问题二、我国城市的住宅问题第四节城市社会问题一、就业问题二、贫困问题三、老年人问题四、社会责任感缺乏五、种族与社会争端六、内城问题参考文献内容提要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基础知识。全书共分十二章。首先介绍了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回顾了学科的发展史,并探讨了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的概念,追溯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然后以城市化为中心,阐述了城市化原理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等研习内容;以城市体系为中心,阐述了城市职能分类、城市规模分布、城市空间分布体系等研习内容;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为中心,阐述了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等研习内容。最后对城市问题作了介绍。本书注重理论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可供综合性大学与师范院校地理系和规划系本科生作为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使用,同时也可作为地理学、规划学、经济学、社会学有关人员的研究和教学参考书,还可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国土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第一节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Settlement)的一种特殊形态。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不同的人口分布和迁移特点,都对城市的发展速度、性质、规模、空间组织等产生影响。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它在地球表面占据着一部分土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同周围广大区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控制、调整和服务等机能。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组合问题。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一个“点”。几乎每个城市都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或文化的中心,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影响区域(腹地或集散区)。由于城市规模不同,影响范围有大有小,各城市影响区之间也可能有叠加或交错,但每个城市都在其影响区域内起着焦点或核心作用。由此可见,城市不仅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属于历史范畴。一方面,人们都把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代表,时代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的渊薮和焦点。另一方面,城市也集中了整个社会生活、整个时代所具有的各种矛盾。所以,城市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大系统。这个系统包含的内容很广,不仅包括生产、消费、流通等空间现象,也包罗造成空间现象的非空间过程。为了揭示城市系统的空间现象,必须深入研究形成这种空间现象的社会、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态等非空间因素。城市地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就是这样一种城市。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讲,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揭示和掌握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属于认识世界的任务;科学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变化规律,属于改造世界的任务。就我国来说,当前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四化建设向我国城市地理学提出了许多重大的实践问题。比如,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和城镇化水平的调控,区域城镇体系的形成,农业劳动力转移,城市职能的更替和空间重组等问题。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社会经济建设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以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城市地理学必须在总结我国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借鉴西方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加快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建设。西方城市地理学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是无数地理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其中有不少带普遍性的理论和方法,经过了外国社会实践检验,对于我国来说,虽然只是间接的,但只要注意到国情,取其精华,洋为中用,仍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无疑,任何理论的产生总不能超越其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许多学说表面看来那么抽象晦涩,远离现实,但是,只要从它们的主导思想倾向和基本原理进行深入分析,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们的产生和发展的根源,都有着理论的客观性。但是,所谓理论的客观性只是相对的,总是有时代的局限性,受发明者和倡导者的立场观点所制约,其中掺杂着不少主观成分。作为社会科学的城市地理学也毫不例外,其本身的发展无不打上时代、文化背景及社会性质的烙印。因此,我们在学习外国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绝不能不顾国情,生搬硬套。我们知道,西方理论本身在西方的国度里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在发展之中。同时,西方理论,尤其是通过归纳法而得到的理论,其归纳范围仅仅局限于过去一段时间的西方社会经验,即使是今日的西方社会也不一定适用,更何况是不同时期的非西方社会!例如,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在西方18、19世纪的时空条件下,城市化确实促进了工业化。可是今天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城市化,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工业化。现代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理论和模式,其归纳范围主要是西方城市,特别是欧美的城市,这是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城市化地区和大城市主要集中于欧美地区。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可以预料,到2000年,世界上大部分城市人口,大部分大城市将出现在第三世界,而欧美地区的城市和城市人口在世界上所占比例将愈来愈小,其代表性也将有所降低。未来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若循归纳法研究,忽略第三世界的城市,若循演绎法研究,没有经过世界上各地区,特别是第三世界城市的检验,那么,这种理论和研究方法便不可能有充分的代表性,必然缺乏现实意义。我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着可以发展高水平的城市地理学的土壤。然而,可惜的是,我们缺少理论的概括,科学的推论,模式的建立。我们知道,一种理论,一个研究模式的创立、发展和运用是无数学者、实践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总结我国城市发展的过程,并对西方理论加以验证,在吸收西方有益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当然,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离不了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从教学、研究来看,都需要不同层次的城市地理学专业人才。教学上,既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