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后勤搭建“农校对接”平台的实践与探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上海高校后勤构建“农校对接”平台的实践与探索上海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1月5日,教育部、农业部和商务部三部办公厅联合发文《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发厅【2009】8号),文件将上海确定第一批试点地区,自2009年起开展鲜活农产品的基地直供高校食堂的试点工作,建立从产地到销售终端的可追溯源头的农产品食品安全的冷链物流体系。上海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4月8日,由全市40所高校入股,确立了以教育超市、物业管理、学校餐饮管理和配货管理中心(即3+1模式)等专业公司为主业的发展模式,现已发展为主业发展稳健、副业开拓多元、基业构建扎实的高校后勤载体。作为上海高校新型后勤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出了一条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社会化发展的具有上海特色的高校后勤改革道路,开创了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史先河。上海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了上海高校后勤配货管理中心,配货管理中心承担全市高校食堂采购与配送主副食品的工作已有12年历史,并于2004年成为市级储备单位。至2009年,配货管理中心为全市53所高校、119个校区、340个学生食堂配送近8大类29小类千余种主副食品,构筑了食堂主副食品的采购和配送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校对接”平台,具有可借鉴的操作模式和成功经验。全国首届“农校对接”洽谈会暨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周年成果展交流材料2一、上海高校后勤配货管理中心发展历程回顾上海现有全日制在校大学生56万人,为保障上海高校学生食堂主副食品的正常供应,降低采购成本,规范采购流程,避免商业贿赂,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1998上海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上海高校后勤配货管理中心,作为上海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3+1”经营模式中的“1”,它主要承担上海市高校后勤主副食品、学生公寓用品的团体采购和集体配送工作。十二年来,配货管理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8年至1999年上半年是配货项目合作阶段,按照初创时期的“市场统筹、项目分担、统一结算、按股分红”的思路,成立了五个专项配货经营部。1999年至2004年,配货中心实行一门式服务,形成供销一体的服务总台,使得配货管理中心的工作上了集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快通道。2004年至今,配货管理中心进入了发展期,承接了市级猪肉、鸡蛋和粮食的部分储备工作,在稳定高校食堂伙食价格、保障供应秩序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3至2009年,配货管理中心已累计为全市高校配送大米、面粉、肉类、禽蛋、食用油、蔬菜、豆制品以及各种调味品等总价10余亿元。主副食品团体采购和集中配送品种由当初的大米、猪肉、燃料发展到8大类、29个小类1290个品种,由每年1420万元发展到现在年销售额达到2亿元,配送量占到了上海高校需求量的35%以上,每天有近200吨的主副食品集中配送到上海各高校,成为上海高校副食品供应的主渠道。二、真诚主动、专业高效、安全廉洁,充分发挥配货管理中心“农校对接”的平台作用作为上海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3+1”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高校后勤配货管理中心坚持教育特点,目标明确,内重实效、外塑品牌,在确保学生食堂主副食品供应,稳定高校食堂物价,提升服务质量,完成储备任务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通过实现“五个统一”:统一订单、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监管和统一结算,发挥团购优势和规模效应,构建了“农校对接”的平台。1、统一订单。配货管理中心建立了全年365天无休的一门式服务窗口——配货服务总台,并建立了高后配货网上平台,公布了8个大类,29个小类,1300余种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学校通过电话或传真发送订单,再由配货管理中心统一汇总处理。2、统一采购。配货管理中心设立了采购供应部,按照学校的需求,统一采购货物,凸显团体采购的规模优势,保证供应稳定、低价配送。依托政府储备的同时,采购供应部积极介入市场,分析研究市4场,把握市场脉动,有效应对由于市场波动对经营产生的影响。3、统一配送。配货管理中心建立了物流配送中心,租赁了冷库和仓库,聘请了第三方物流,统一为学校配送主副食品,既能保证农副产品新鲜度,还降低了学校的采购成本。4、统一监管。坚持突出质量监管,从供应商资质、生产、加工、入库、储存、配送、检测等七个环节严格控制,开通投诉电话,认真及时处理学校投诉,建立严格的供应商准入、评价和淘汰机制,与粮油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市食品研究所检测中心建立协作关系,使得监管机制常态化。5、统一结算。在团体采购的操作过程中,配货中心进行货款统一结算制度,即学校向配货管理中心统一支付所有货款,配货管理中心向供应商统一结算货款,搭建起学校——配货管理中心——供应商统一的结算平台。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和发展,配货管理中心管理服务日趋规范、运行效率稳步提高,确立了“真诚主动、专业高效、安全廉洁”十二字的服务理念,正努力成为政府采购的延伸、保障高校生活后勤供应的主渠道、稳定高校生活后勤的重要平台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载体。三、抓住时机、努力进取,积极推进建设高校后勤冷链物流基地根据教发厅(2009)8号文件要求,上海作为第一批“农校对接”试点地区。我们深有体会地感到,这个文件发的好,“农校对接”政策对我们上海高校后勤配货管理中心是极好的政策支持。上海高校后5勤配货管理中心尽管已有12年的历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光有配货平台,没有可追溯安全源头的冷链物流加工基地做配套,要想提高我们的配货水平,使高校配货工作做到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的配货管理中心如果配备了冷链物流加工基地,就打通了阻碍配货管理中心工作的瓶颈,使配货工作如虎添翼,因此,我们上海高校后勤配货管理中心以国家推进“农校对接”为契机,提出了建设上海高校学生食堂冷链物流加工基地的设想。上海高校学生食堂冷链物流加工基地主要包括:农副食品的“农校对接”中转平台仓储、初加工基地、冷链加工系统、冷链物流配送系统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等六个组成部分。冷链物流加工基地的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形成可追溯食品安全源头的信息管理系统,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追溯从原材料至销售过程中的产品信息,包括生产场所、生产日期、生产环境等信息。其次,全市高校食堂共同的验货、检疫、计量与交易平台,放大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惠及师生。最后,将形成冷链加工中心变农副产品原材料为半成品成为全市高校食堂的中心厨房,满足上海高校学生食堂需求、节约采购成本,推进建立学生食堂的长效保障机制。四、对政府推进“农校对接”的建议三部委办公厅发文提出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试点省市并未实质性启动,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6因此,为了更好地把这件事情做好、把“农校对接”落到实处。我们有三个建议,供教育部及有关部门领导作参考。1、建议进一步明确推进“农校对接”中的牵头部门、操作方法和细则以及实施步骤等。2、建议进一步落实推进“农校对接”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财政扶持的资金和渠道。首先由于冷链物流基地作为特殊的物流基础设施,规模大、投资高,投资回收期长。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给与长期的两方面政策的支持,一是基础条件的创造,二是运作秩序的维护。3、正确理解“农校对接”的内涵,统筹、组织相关部门做“农校对接”项目的模式研究和开发、推广工作。明确建立可追溯食品安全源头的冷链物流基地是“农校对接”的核心环节。没有冷链物流基地的“农校对接”是最简单的贸易交易,而建立一个适合“农校对接”的高校配货中心冷链物流基地,在当前还是一个新课题。希望教育部及相关部门领导,能组织物流专家、建筑设计专家和高校餐饮专家、深入研究、专业设计、反复论证,形成理论上可信、操作上可行、投资回报有可能的投资方案和设计方案,然后在试点地区进行投资、建设,形成“农校对接”项目的成功模式,再向其他地区推广。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