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性别人员舒适性与室内参数的关系的调查研究王勇利朱能祝秀娟摘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逐步改善,人们越来越关注室内空气品质和舒适性。事实上我国的建筑中普遍存在着空气品质低劣和舒适性不良的现象。当今室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性的主要评价方法是主观评价,它是以人的感觉为测定对象,达到定性分析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人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总结出同性别的办公室内工作人员对病态建筑综合症的症状反应、不同性别人员对办公室内环境污染不满意率的评价以及办公室内环境参数对不同性别人员的影响排序。关键词室内空气品质病态建筑综合症热舒适性室内环境参数1概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地需要室内空气品质和舒适性的改善。室内空气品质(IAQ,IndoorAirQuality)是集暖通空调,卫生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学科。由于全球的能源危机的出现,使空调系统这个能源消耗大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节能降耗成为空调系统的关键。减少新风量是节能的一项重要的手段,但它必然导致了室内空气品质的下降,从而出现了病态建筑综合症(SBS,SickBuildingSyndrome)。病态建筑综合症就是由于建筑物本向和内部设施的问题,以及建筑物的运行管理不当,导致建筑物内部人员有不适的感觉,甚至引发疾病。过去国内外科学家已经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病态建筑综合症大量存在于一些建筑物中,它的症状主要有头痛,疲劳,粘膜刺激、发炎、灼热、鼻子堵塞、流鼻涕、嗓子沙哑,皮肤干燥、表面红肿、搔痒等,严重时可能导致癌症,而且不是所有的症状都在离开此建筑物之后能够消失。热舒适性是人体对周围环境污染满意程度,它受许多参数的影响,这些参数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室内物理参数和个人因素。与人体舒适性有关的物理参数有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室内空气的流速等。个人因素有人体的能量代谢率和衣着情况等。室内热舒适性的评价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室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性的主观评价方法是依据人体的感觉器官,采用意味着调查的方式.从事这方面的机构很多,例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家安全与健康机构等。在国内也有大量的研究人员从事过这方面的工作。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应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试者主观对周围环境状况的感应;二是受试者的个人背景资料;三是是否具有病态建筑综合症的症状。由于此种方法是以人的感觉为测定手段(人对环境的评价)或为测定对象(环境对人的影响),所以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调查者应慎重地筛选主观评价资料,做好统计和分析工作,合理地削弱误差带来的影响,以达到评价的目的。我们所做的工作也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的,以期得到不同性别人员具有病态建筑综合症的情况以他们的舒适性与室内参数之间关系的变化规律。2问卷调查的工作内容和问卷的设计这次调查是针对我国办公室人员,问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背景资料,包括性别、工作和生活所在地、受教育的程度、职业及吸烟情况等;二是要求被调查者写出所在的办公建筑的年限或新装修的年限,以及是否具有病态建筑综合症(SBS)的症状;三是不同性别的人员对办公室内的环境参数的不满意率的评价。四是要求被调查者对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8项因素按其对自己影响的大小自然排序。在时间上把一年分为不同的季节,由于中国绝大部分地区春秋季节室外气候相差不大,因此将春季与秋季合二为一,即把一年分为夏季、冬季、春秋季。这8项因素分别是室内温度、湿度、新鲜空气量、烟气味、噪声、灰尘、其他气味和光照强度。此次我们对天津、北京、厦门、重庆等城市的54个空调建筑内的1162人进行调查工作,共有效问卷为1084份,有效率达93%。在问卷中要求被调查对象对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8项因素按其对自己影响大小进行排序,即如果被调查者认为某一项因素对其影响最大,则该项因素的标记为1,次之的标记为2,再次之的记为3、4………依次类推直到最后一项记为8。问卷设计之初首先规定标记为1的因素其分值数为0.25,2的分值数为0.20,3、4、5、6、7、8的分值数集资为0.15,0.12,0.10,0.08,0.06,0.04,以此方法进行量化。这种量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其一是8项因素的总分值数为整数1,便于统计分析;其二是这种方法不会使统计结果数值太大,便于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其三,不论哪种取值方法,都不会影响得出的结论,因为欠用于比较的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3问卷调查的整理与数据分析3.1办公室内不同性别的人员具有病态建筑综合症的情况此次调查收集到54个建筑物的1084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为691人,占总调查人数63.7%;女性为39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6.3%。我们对这些调查问卷的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的室内工作人员具有病态建筑综合症的情况是不同的。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办公室环境中女性比男性出现病态建筑综合症的比率大。据笔者分析其原因有如下两点:一是女性对健康状况以及一些疾病更加敏感,例如皮肤病等。据美国皮肤病专家指出,在皮肤症状的临床诊断的研究中,女性患有皮肤病的人数要比男性多。二是女性对气味等比男性更敏感。图1建筑物中的不同性别的人员具有SBS症状的情况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建筑物中普遍存在不健康的因素。在调查中我们特意设计一项调查内容,就是填写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或新装修的年限,我们发现新建设或新装修的建筑内出现的病态建筑综合症可能性更大,我们分析认为这是由于现代建筑大量存在高污染的建筑材料或装饰材料,这些材料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主要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缘故,这些气味不可能在短时间能散发出去,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有关部门应该重视这种问题,及时地加以解决。3.2不同性别的人员对办公室内参数的不满意率不同性别的人员对办公室空气参数的不满意率如图2所示。图中字母代表的参数如下所示:T-室内温度(Temperature);RH-相对湿度(RelativeHumidity);O-其他气味(Odors);N-噪声(Noise);FA-新鲜空气(FreshAir);D-灰尘(Dust);S-烟味(Smoke);L-光照度(Light)图2不同性别的人员对办公室内的空气参数的不满意率从图2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在这些参数中,室内人员对新鲜的空气的不满意率最高,在当今年内的办公建筑中,空气系统的新风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这也是产生室内空气品质低劣和病态建筑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在大力提倡节能降耗的时候,不能一味地降低室内新风量。对室内新风量的评价中,女性的不满意率比男性高,其中女性的不满意率达到66.24%,而男性达到60%。不同性别人员对办公室的温度和湿度的评价基本相同,相差不到一个百分点。但是从基础的问卷中,我们能看出,室内人员对温度的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室内温度过高。对湿度的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室内湿度过低。在设计中我们应该适当地考虑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以保证人员对室内舒适性的要求。在几个室内参数中,室内烟气味、噪声和光线三个方面,男性的不满意率高于女性。烟气味是仅次于新风量的不满意参数,男性的不满意率较高与男性吸烟的比例高于女性有关。在调查中有15.44%的男性和13.35%的女性认为室内光线太强,18.10%的男性和16.23%的女性认为室内光线太弱。有55.22%的男性和51.56%的女性认为噪声的存在,这种噪声的影响与空调系统的运行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应重视系统和管道消声的工作。对其他气味的不满意率女性要比男性高,可能是因为女性比男性嗅觉敏感。有32.62%的男性和35.45%的女性认为在室内有吹风感,这有可能室内空调设计的问题,即室内某些风口风速过高的缘故。灰尘量是人员对室内参数不满意率最低的参数,空气中灰尘主要来源于室外灰尘的进入和人员活动带来的扰动。3.3性别与空气参数之间的关系我们通过对问卷的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的室内工作人员对室内空气参数要求是不同的,同时也说明室内空气参数对他们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在冬季,由图3可以看出,男性普遍认为温度是影响他们的最大因素,其次是新鲜空气和灰尘;而女性认为影响她们最大的因素是新鲜空气,其次是温度和空气中的烟气味,仅次于烟气味而居第四位的是灰尘。图3冬季办公室内人员性别与室内参数的关系在夏季,如图4所示,由于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夏季都比较热,因此男性与女性普遍认为影响他们最大的因素是室内温度,它所占的权重远远超过其他室内参数,都在17%以上,其次是新鲜空气和噪声,这对男女人员是一样的。噪声的不满意率比较高与人员在夏季的烦躁心情有很大的关系。其次,居第四位的影响因素,男性认为是灰尘,而女性认为是烟气味。图4夏季办公室内人员性别与室内参数的关系在春秋季节,由图5可以看出,人们普遍认为影响他们最大的因素是灰尘和新鲜空气,这二者对女性的影响权重值几乎是相等的,在男性中,灰尘的权重值要高于新鲜空气,在春秋季节,灰尘对人们的影响如此大与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国的广大北方地区,春季多风沙和沙尘现象严重有密切的关系。图5春秋季办公室内人员性别与室内参数的关系从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新鲜空气量一直都是人们普遍重视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室内有害气体的深度,和室内CO2的排出量,事实上,象烟气和灰尘量都与室内的新风量有关,因为它起到了稀释空气中其他气体和微粒的作用,因此我们设计人员同样也要更多地考虑到室内人员的舒适性来确定新风量。4结论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办公室内空气品质低劣和病态建筑综合症是在相当一部分建筑中存在的,并且对病态建筑综合症的症状女性比男性出现得更多。从总体来看,人们对现在的办公室内环境参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满意率,并且,男女的评价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男女对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评价基本相同。不同的性别的办公室人员随季节的变化对室内环境参数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参考文献1朱能,王侃红,田哲,暖通空调,1999,29(2):11~152耿世彬,杨家宝,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1,2(2):29~333沈晋明,暖通空调,1997,27(4):22~254JanSundell.ASHRAE.J,1996,38(6):51~57.6ASHRAERESTANDARD62-1989VentilationforAcceptableIndoorAirQuality,theU.S.A.19897StevenM.Stewart.ASHRAE.J.1992,34(8):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