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期对豫西夏玉米主推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播期对豫西夏玉米主推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孟战赢,王育红,王向阳(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洛阳471022)摘要:为明确豫西地区主推玉米品种播种时期,为玉米生长避开气象灾害和病虫害预防提供依据。试验以3个主推品种,分3个播期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郑单958在豫西地区适宜播期为播期Ⅱ(6月14日播种),比CK(6月7日)播种产量增加3.5%,穗行数增加0.6%,行粒数增加7.2%,有利于籽粒灌浆;浚单20在豫西地区适宜播期同样为播期Ⅱ,和CK相比,产量增加14.7%,千粒重增加9.7%,穗行数增加1.3%;行粒数减少10.4%;洛玉4号在豫西地区适宜播期为播期Ⅰ(6月7日播种),播期Ⅱ和CK相比,产量较少3.06%,千粒重减少1.8%,穗行数增加3.2%,行粒数减少2.4%,适宜适时早播。关键词:夏玉米;播期;产量;灌浆速率;玉米容重适宜的播期是玉米充分利用具体生态环境中有利的光热资源的条件保障[0]。在玉米栽培过程中,确定适宜的播种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播期过早过晚都会降低产量,同时不同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不同,适宜的播期也不一样,另外不同的品种也有不同的适宜播期。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播期是影响作物生产主要的一个栽培因素,适宜的播期是玉米充分利用具体生态环境中有利的光热资源的条件保障[1、2]。为确定适宜播种时间,促进玉米生长避开不利气象因素的影响,增加玉米产量,同时为改麦套玉米为夏直播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洛阳玉米综合试验站试验田。该地区年均降水量为646mm,但年蒸发量大(1793.0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8倍),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70%的降水集中在气温较高的7~9月份,春、秋干旱严重,0-50cm土壤含水量时常在10%以下。供试土壤地下水位4m-5m,土质为粘土,最大田间持水量为27.92%。试验地基础肥力为有机质14.52g/kg,全氮1.16g/kg,碱解氮106.9mg/kg,速效磷21.24mg/kg,速效钾107.56mg/kg。1.2试验设计选用本地主推玉米品种郑单958(省农科院提供)、浚单20(浚县农科所提供)和洛玉4号(洛阳农科院提供),设置3个播期,即播期Ⅰ(CK):6月7日播种,播期Ⅱ:6月14日播种,和播期Ⅲ:6月20日播种,小区面积96m2,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设置3次重复36行区,行长8米,田间种植密度为4000株/亩,试验于6月10日播种,8月5日吐丝,9月30日收获。试验田四周设4行以上保护行,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1.3测定项目与方法1.3.1基本农艺性状调查于灌浆期测定叶面积、茎粗。叶面积采用系数法(0.75),茎粗用游标卡尺测定基部第二节间扁平处测量。1.3.2灌浆速率的测定玉米抽丝期选择生长健壮一致的植株挂牌标记,在授粉后每隔7d每小区取3个果穗的中部籽粒30粒,称其鲜重并在恒温干燥箱中,用60-80℃温度烘烤24h以上,直至子粒重量不变为止,此时称其干重。并折算成1000个籽粒重与籽粒灌浆速率。1.3.3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玉米成熟时每小区取中间2行,按大小顺序排列后选取10穗进行室内考种,调查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等,考种后2行区穗进行脱粒并称重计产。2.试验结果与分析2.1播期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播种时期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以及最终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品种在不同时期播种对最后收获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具有很大的影响。从表1中可以看出郑单958在播期Ⅱ产量最高,比播期Ⅰ增产3.51%,而在播期Ⅲ产量最低,比播期Ⅰ减产21.39%,达极显著水平。说明了郑单958的适宜播期在6月14日左右。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可以看出播期Ⅱ主要时由于增加了穗行数和行粒数从而增加了最终产量,而播期Ⅲ主要是比播期Ⅰ千粒重减少60.%,穗行数减小0.3造成了和6月7日播种的播期Ⅰ减产。浚单20在播期Ⅱ和播期Ⅲ均比播期Ⅰ增产,分别增产14.68%和6.06%,播期Ⅱ比播期Ⅰ的增产达到显著水平,增产主要表现在对千粒重的增加上,播期Ⅱ的千粒重要比播期Ⅰ的千粒重增加9.8%。洛玉4号则在播期Ⅱ和播期Ⅲ均比播期Ⅰ减产,分别减产3.06%和16.52%,播期Ⅲ比播期Ⅰ减产达显著水平,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千粒重减少5.2%和行粒数减少0.8。分析说明了郑单958和浚单20适宜适时晚播,约在6月14日左右播种,而洛玉4号则需要适时早播。表1.播期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品种名称variety播期Sowingdata产量(kg/hm2)yield平均产量(kg)Averageyield较CK(±%)千粒重1000-kernelweight(g/1000粒)穗行数(行)Rowsperear行粒数(粒)KernelperearⅠⅡⅢ郑单958Ⅰ(CK)10297.410126.610612.510345.5363.7215.431.8Ⅱ10766.410795.710562.910708.3+3.51359.0815.534.1Ⅲ8292.28175.07931.38133.0**-21.39341.9215.132.9浚单20Ⅰ(CK)8751.68010.97818.88193.8328.6815.731.8Ⅱ9351.69365.69473.49397.5*+14.68360.7215.928.5Ⅲ8878.186498545.38690.8+6.06330.1215.732.8洛玉4号Ⅰ(CK)10588.510861.510516.510655.5402.8015.434.0Ⅱ10284.410584.410120.310329.7-3.06395.5615.933.2Ⅲ9496.98404.78784.48895.0*-16.52378.8815.233.22.2播期对夏玉米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产量构成因子对夏玉米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收获产量是产量各构成因子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不同的播期对不同品种的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随着播期的推延,郑单958的株高减小,茎粗也减小,秃尖长减小,而抗虫性也减小。而随诶高、穗粗和穗长则在播期Ⅱ最大,说明了播期Ⅱ比播期Ⅰ增产主要是由于播期Ⅱ增加了玉米穗长和穗粗,造成了播期Ⅱ比播期Ⅰ增产,而播期Ⅲ比播期Ⅰ减产则主要是株高、茎粗以及抗虫性比播期Ⅰ差造成了减产。浚单20则表现为播期Ⅱ和播期Ⅲ的穗粗比播期Ⅰ粗秃尖长比播期Ⅰ短导致比播期Ⅰ增产。洛玉4号株高随着播期的推延,株高降低,茎粗降低,穗位高降低,使得植株生长状况变差,最终造成播期Ⅱ和播期Ⅲ均比播期Ⅰ减产。这和表1的产量数据相吻合。同时也说明了郑单958和浚单20适宜播期为6月14号左右,而洛玉4号则适宜早播。表2.播期对夏玉米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品种variety播期Sowingdata株高(cm)Plantheight茎粗(cm)Stemdiameter穗位(cm)Earheight穗位高/株高穗粗(cm)Eardiameter穗长(cm)Earlength秃尖长(cm)虫数条/百株郑单958Ⅰ270.02.30121.30.4551.015.40.84.7Ⅱ258.32.19129.20.5052.315.90.55.7Ⅲ240.82.13128.70.5351.015.80.57.3浚单20Ⅰ270.02.28147.20.5550.715.70.73.6Ⅱ279.22.22151.20.5452.314.70.44.7Ⅲ236.72.12118.20.5053.016.10.25.2洛玉4号Ⅰ266.72.45129.70.4953.016.61.110.4Ⅱ256.72.38122.00.4855.216.80.66.3Ⅲ245.82.13119.00.4853.816.10.312.02.3播期对夏玉米灌浆期叶片SPAD值的影响3.结果与讨论适期早播有利于干物质积累[7]。在同一生态区,播期主要是通过灌浆期温度和灌浆持续期来影响粒重。播期对于郑单958、浚单20和洛玉4号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灌浆速率等均有重要影响。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郑单958和浚单20在豫西适宜于6月14日左右播种,因为在这个时期播种可以增加千粒重和穗行数,有利于籽粒灌浆。而洛玉4号在豫西则适宜适时早播,因为早播可以增加行粒数和千粒重。同时增加株高茎粗,增加品种抗倒能力。灌浆是玉米生长发育过程极为重要的生育阶段。玉米的产量受灌浆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较大。灌浆速率受基因型和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4]。灌浆时间的长短和灌浆速率决定了玉米灌浆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5]。黄智鸿等人[6]研究结果表明,在生产上适当延长灌浆持续天数,提高灌浆速率对增加粒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早播有利于灌浆持续的天数,有利于粒重的增加。而晚播则不利于灌浆持续天数,不利于粒重的增加。因此对于不同的品种推广不同的适宜播期对于发挥品种产量潜力,提高玉米最终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农技推广过程中也要对不同品种推广不同的适宜播期。参考文献[1]李绍长,白萍,吕新,等.不同生态区及播期对玉米籽粒灌浆的影响,作物学报,2003,29(5):775-778[1]李潮海,苏新宏,谢瑞芝,等.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夏玉米产量与气候生态条件关系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1,34(3):311-316.[2]李绍长,白萍,吕新,等.生态因素和播期对玉米灌浆的影响.作物学报.2003,29(5):775-778.[3]朱庆森,曹显祖,水稻籽粒的生长分析[J].作物学报,1988,14(3):182-193.[4]金益,张永林,王振华,等.玉米灌浆后期的百粒重变化的品种间差异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29(1):7-10.[5]李绍长,盛茜,陆嘉惠,等.玉米籽粒灌浆生长分析[]].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增刊):1-5.[6]黄智鸿,王思远,申林等.超高产玉米籽粒的灌浆特性[J],西北农业学报,2007,16(4):14-18.[7]吕新,白萍,张伟,等.不同播期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及分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4):285-288.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