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用土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随着养禽业的发展,鸡肉肉质一直是消费者和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热点,根据肉用土鸡的生理特点、结合生产实际,采用笼养、放养、笼养与放养相结合的方式作了对比试验,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其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拟为生产实际提供可行性依据.1材料和方法1.1试验设计试验共设6个处理,各处理组都是在网上育雏15d再进行分组试验,试验期90d.其中,凡放养饲喂的进行早晚补饲(上午6∶00-7∶30,下午5∶00-7∶00,自由采食).补饲饲粮与对照组为同一饲粮.处理1:全期笼养(对照组);处理2:全期野外放养;处理3:先笼养30d再放养60d;处理4:先笼养45d再放养45d;处理5:先笼养60d再放养30d;处理6:先笼养75d再放养15d.1.2试验动物试验用1800只1日龄的青脚麻鸡,按试验设计随机分为6组,每组300只,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00只.按常规的饲养管理进行.1.3试验饲粮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营养水平参照我国肉用仔鸡的饲养标准设计.1.4测定指标生长性能指标平均日增重(ADG)、料肉比(饲料转化率)、成活率、经济效益.屠宰性能指标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屠宰性能按照全国家禽育种协会1984年公布的“家禽生产性能与计算方法”进行.1.5数据处理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2结果分析2.1生长性能表2结果分析表明,处理2的末重、净增重、日增重极显著低于处理1,5,6(P0.01),处理3,4显著低于处理1,5,6(p0.05),处理1与处理5,6差异不显著(P0.05),但处理1最大,处理3,4显著高于处理2(P0.05).处理2,3的料肉比显著低于处理1,5,6(P0.05),处理2与处理3,4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2最低.其成活率显著低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其它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105).2.2屠宰性能表4结果分析表明,各处理的屠宰率差异不异著(P0.05);处理2的半净膛率显著低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处理2,3的全净膛率显著低于处理1,5,6(P0.05);处理2,3,4的腿肌率、胸肌率显著高于处理1,5,6(P0.05),以处理2的最高.处理1,5,6的腹脂率极显著高于处理2(P0.01),显著高于处理3,4(P0.05),处理3,4显著高于处理2(P0.05),处理1,5,6差异不显著(P0.05).3讨论3.1生长性能由结果分析表明,放养时间长的(处理2,3)的日增重、末重低于笼养时间长的处理组(处理1,5,6),主要是笼养采食量大、活动量小,能量消耗少,放养活动量较强,仅早晚补食,平均日采食的全价配合日粮的量低于笼养,并且放养自由觅食的食物结构与全价配合日粮不同.此外,放养所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尤其是生长前期,鸡的体质弱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而鸡本身在生长前期的生长速度快,过早放养既影响了生长速度,也影响了成活率.因而笼养时间长的增重高于放养时间长的.尽管笼养时间长(处理1,5,6)的增重高于放养时间长(处理2,3)的增重,但放养时间长的料肉比较低,即每单位体重所耗的饲料成本低.由于净增重的差异,平均每只鸡的净利润为处理3(先笼养30d再放养60d)最高7.92,处理2(全期放养)最低6.72,其它笼养时间长的各处理组都高于处理2(全期放养)(表3).总之,笼养和放养时间的不同影响了肉用土鸡的生长速度,成活率、经济效益.全期笼养生长速度、成活率最高,全期放养饲料成本最低,但经济效益最差.笼养时间长可提高生长速度、成活率,放养时间长可降低饲料成本.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先笼养30d放养60d的经济效益最佳.3.2屠宰性能从结果分析看,笼养和放养对屠宰率影响不大,各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放养时间长的全净膛率、半净膛率显著低于笼养时间长的处理组(P0.05);而放养时间长的腿肌率、胸肌率率显著高于笼养时间长的处理组(P0.05);笼养显著增加体增重,腹脂率也显著增加,笼养时间长的腹脂率显著高于放养时间长的处理组(P0.05);主要是笼养活动量小,能量消耗少,增加了腹部脂肪沉积,胸肌和腿肌的蛋白质沉积减少.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笼养时间长可提高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腹脂率,放养时间长有利于腿肌率、胸肌率的增加.但既可以增加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率又可以降低腹脂率,从表4的分析看,以笼养30d放养60d(处理3)较适宜.笼养时间长可提高生长速度、成活率,放养时间长可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本试验条件下,全期笼养生长速度、成活率最高,以先笼养30d放养60d的经济效益最好.笼养时间长可提高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腹脂率,放养时间长有利于腿肌率、胸肌率率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