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充电,努力丰富教师的内涵有效教学感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不断充电,努力丰富教师内涵精心策划,着眼促进学生发展——有效教学的感悟安丘市景芝镇浯河中学李晓红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探讨一些关于教和学的体会,尤其是自实施新课标以来的认识。一、我们共同的困惑——教学的不良倾向想必大家都有感觉,我们现在的课程和当初大家上学时的课程是有区别的。是的,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们的课程任务增加了,但是我们的授课时间却减少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拼命地讲,一个劲的灌输,课堂时间不够就拖堂,拖堂还解决不了问题就占用学生上自习课,甚至我们不得不抱怨,课程撵不出来,真急人!但是,我们很少考虑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并且经常纳闷:自己讲的那么透彻了,学生怎么还不会呢?其实,太多的长时间的知识输入,会引起学生视觉、听觉和大脑的疲惫,即使你讲的再好,有什么用呢?知识的输入没有被接受就是灌输,知识的输入被接受就是滋润。当我们在讲解时,有没有关注学生的表情,有没有考虑到所讲的知识和学生的知识网络达成连接,达成共识,形成共鸣。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即使是一头健康的猛兽,当它不饿的时候,如果有可能用鞭子强迫它不断地吞食,特别是当人们强迫喂给它的食物是经过选择的时候,也会使它失去贪吃的习性的。”一个老师,在课堂上剥夺了学生的参与权、说话权、思考权,又怎会积极主动的去听、去学呢?这一点,我也深有感受,当学生的感觉真的不是很好,如果老师讲的有趣,并且是我们所需要的,注意和我们互动,我们就觉得很感兴趣,觉得时间很快,而且一点也不觉得累。如果是我们不喜欢听的,觉得高深莫测的,老师语速很快的,长时间大量输入的,我们就会感到很累,一会就觉得困倦,走神。我们是成人,也有很好的自控力,也知道应该了解一些高端的东西,但还是无法完整的听下来。更何况我们年龄那么小的学生呢?怎么可以在我们滔滔不绝,不估计他们的时候,能一直认真的听讲,并领会我们讲的东西,虽然我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仍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就是高投入低输出的明显表现。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在教学中,出现了新的倾向。2一是“自主”没有落到实处。通过多次的课堂观察,发现“他主”现象明显。即学生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忙碌”交流,汇报,表演,操作,很难看到学生在静静地进行个体的思考,自主学习,满足于表面上的“热闹”没有达到“内化”的效果。二是“合作”存在无效现象。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体验,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教师们广泛采用。通过我们观察,确实存在无效现象.首先表现为:合作匆忙,合作过程简短,缺乏深思熟虑;其次,合作无机制,盲目分组围座,成员分工不明,结果乱轰轰;再次,合作成“包场”,合作学习中全员参与性不够,发言汇报时往往优等生包揽全场,其他人只是盲从。三是“探究”没有抓住重点。首先探究学习形式化,有些可用接受性学习来解决的问题,也要探究;其次,探究的问题无意义,探究的问题零碎,未抓住重点,不需要探究的也搞探究,费时过多,常常事倍功半;再次,探究问题多数来自教师,有时学生不感兴趣,在探究中多数被动,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四是“对话”理解不够全面。首先表现为:对话机会不等,在对话中使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有时在对话中,教师话语霸权严重;其次对话淡化倾听,在交流中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再次,对话忽视了准备,有少数教师问题一提出,学生未好好地思考,左一个讨论,右一个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五是“赏识”需要教师真诚。在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答的是什么,都一律评为“好”,“不错”!或者根本不评价,这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二、对有效教学的认识——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倡有效教学:从理论上讲,有效教学是一个评课标准,是针对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提出来的。什么是“有效教学”?第一要有效率,第二要有效果。有两个衡量标准,即两个90%:(1)本节课90%以上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2)本节课所学内容90%以上学生能掌握。有了每一节课的两个90%,就能保证教学的最终质量也就是第三个90%——中考时,90%以上学生每个学科都能取得及格以上的成绩。前两个90%只是评价一节课教学效果高低的标准,还不是评价一节课好坏的全面标准,因为一节的好坏,除教学效果外,还应有其他方面的内容。但保持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达不到这个基本要求,其他方面的评价就没有意义3了。后一个90%,是对一个学科最终教学质量的下线要求,是保底的下线,而上线是不封顶的,当然是越高越好。从实践讲,有效教学就是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通过快乐的过程,达到最大的学习结果。能够做到,教学资源消耗较少,教学过程快乐有趣,教学目标达成高。有效教学的要素:包括合适的目标,一定要给学生明示我们一节课到底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有效的活动,教师要尽量减少3T活动,也就是说尽量减少teachertalkingtime,教师讲得太多就是这就是课堂上低效的活动和举动;学生参与,把课堂中的每一个活动尽量分到小组去,让尽量多的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得到语言训练、思考、合作、交流的机会;预期的结果,课堂达成度要高,如果有些自然的生成就会更好,由于学生的开放性活动,很多时候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让我们意想不到,远远超出了预设,这就是课堂的最高境界。为什么要提出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呢?因为在我们的课堂上存在着许多“无效”现象。这种“无效”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课堂上许多学生精神不集中,不认真听讲,甚至有睡觉的。而老师对这种现象不问不闻,不去努力组织教学,不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在那里一味的讲下去。这样的教学,能收到什么效果?2、老师的讲课虽然没有什么明显错误,甚至还在认真地讲,但课后,多数学生不掌握,甚至不懂。我们学校在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中,在部分班级,作了一下无记名的抽查,分“全部掌握”、“部分掌握”、“没听懂”三个栏目,让学生打条。结果,有的班级,没听懂的学生占相当大比例。拿两个90%的标准来衡量,完全判定为无效教学的课,为数并不多。但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在很多老师的课堂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无效”现象。正是这种“无效”现象,在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出现无效教学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大致有三个:1、教与学脱节:老师的讲解,脱离学生的实际基础,超出全班学生的平均可接受度。什么是平均可接受度?就是我们班中等生的水平,或者中等生水平略微偏上或偏下。这应该是老师讲课的起点和立足点。取法乎上不行,丢了一大片;取法乎下也不行,多数人听着没意思;只有取法乎中,才能推动上头,也能带起下头。一堂课的成败,就看4老师能否把握这个“度”——可接受度。你课讲得再好,只有10个听懂,40个听不懂,这样的课也是失败的。2、讲与练脱节:我们经常说的师生互动,在课堂上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讲讲、练练,练练、讲讲,老师动口,学生动手,师生间协调配合,共同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知识可以讲清楚,但能力,必须通过训练来形成。有许多课,不是讲解不到位,而是训练不到位。这一点,每位老师都应深入反思。那些老师唱独角戏,不管学生懂不懂,自顾自己一味讲下去的课,不用别人评课,自己就应该否定自己,因为尽管你讲得很痛快,但没落实到学生身上,这样的课有什么用?3、备课不充分。表现在课堂上,老师虽然有教案,重点也很突出,也能按照教案的预设进行教学的各个程序,但是,没有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展开教和学的各项活动,所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不协调。当然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对于我们新青年教师尤为明显。三、对有效教学的实践1、真正理解:以学为主,师生互动,教辅结合,优差并重这四句话。以学为主:这是的前提。什么叫“以学为主”,它有两个含义,一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学为主”绝不是单纯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以学为主”的背后有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这个人是谁?是老师。“以学为主”是对老师的教学提出的要求。要求老师在教学之前,要想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之中,要认真地组织学生投入学习活动。前面提到的第一个90%,就是依据“以学为主”这一理念而提出来的。达到了这个90%,就贯彻了“以学为主”的理念。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相互依存,也相互促进。“师生互动”这一理念,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老师与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谓“有效”,它必然是师生互动的结果。在“师生互动”中,学生要靠教师来组织来调动,老师仍处于主导地位。有的老师,总以“完不成教学任务”为理由,舍不得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而忙着自己讲,自己赶进度。这种想法,是非常片面的。什么叫“完成教学任务”?一个学期按计划、按进度,把一本教材讲完了,这不叫“完成教学任务”,只有达到第二个90%,才叫完成教学任务。你把一本教材讲完了,多数学生不会,仍是无效教学,并没完成教学任务。把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5让学生动起来,和老师一起参与教学活动,只能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不会妨碍教学任务的完成。教辅结合:我们很多新教师来自农村学校,而农村学校的普遍状况是低分段学生比例偏大。这些学生,单靠课堂教学,并不能完全掌握应会的东西。课外辅导必须跟上,进行课后再加工,他们才能基本掌握应会的学习内容。对学习吃力的学生是这样,对学习好的学生也是这样,只有辅导跟上,他们才学得更加扎实,更加灵活,形成能力。优差并重:对待差生,我们平日听到的大多是抱怨声、叫苦声,而认真坐下来研究研究,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却很少。抱怨的声音、叫苦的声音多了,就会失去信心。老师对学生失去信心,那结果只能是听之任之,无所作为了。我们不能这样看待差生,更不能这样对待差生。我建议采取三项措施:第一,要调整讲课和课后习题的层次性,课上,讲课要让他们能听懂大部分;课后习题要让他们会作一部分;每次考试,要让他们的成绩都有所提升。这样的调整,也是对学生学习心态的调整。总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进,他们就不会对学习丧失信心。第二,要安排时间,给这些学生补课。第三,要加强对这些学生的个别辅导。采取了这些措施之后,这些人大部分还是后进生。后进没有关系,只要能在后面跟上大部队就行,千万不要让这些学生被甩在大部队之外,陷于绝望。我呼吁老师们,都要下力气抢救差生,这是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2、真正做好备课,严格推行“两案”。我们目前实行的是个人备课基本上的集体备课制。但是,大多情况下,个人备课不深入,集体备课走形式,导致这一备课制度执行乏力。本来备课是教学工作的最重要环节,现在反倒成了最薄弱的环节。我们要改革备课制度,实行“三段备课制”,即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再备课,在此基础上形成“两案”、“两题”。操作办法:每学期期末,备课组长要将下学期的备课任务,分章、节、课或单元,分配给同组的每一位老师,由这位老师利用假期时间,写出教案,并打印出来。我们把这份教案,叫作“参阅教案”。对这份教案提出五条要求:(1)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按三维设计);(2)必须有清晰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步骤、环节);(3)必须有对教材重点内容(重点、难点、)的分析和处理意见;(4)必须提出典型的课堂训练题(例题)和课后练习题(作业);(5)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制作必要的教学软件。这是备课的第一阶段,即个人备课阶段。备课的第二阶段是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时,每位老师手头都有一份参阅教案。集体备课的任务是:对参阅教案进行研究,作出6补充或修改。经全体认同后,作为大家的“共用教案”。备课的第三阶段是个人再备课,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写出学案。教案是供老师讲课用的,学案是供老师组织学生学习用的。学案的内容包括分析本班学生的原有基础、可接受度、学习习惯等,设计适用本班的教学方法、授课层次,也可设计适用于本班的课堂例题和课外作业。一句话,学案就是“共用教案”在本班的实施方案。如何设计学案呢?浯河中学导学案的必要步骤和内容1、快乐引备——包括学前预习或者准备内容以及学习目标。2、趣味引发——情境导入,自学提示,激发学生思维。这一环节的重点问题是怎样进行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从而揭示课题及教学目标。3、循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