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特殊儿童社交困难心理咨询案例摘要:这是一例特殊儿童因为社交困难而引起自卑、社交恐惧的案例。本文阐述了对求助者心理诊断和心理疏导的过程,主要采取了系统脱敏法。经过治疗,求助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心理自卑,能够主动参与社交活动,达到了心理咨询的目标。一、来访者基本情况(一)基本资料钱某,男,10岁,浙江省杭州市新湾人,某小学三年级学生。近期在校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在家容易发脾气。晚上难以入眠,不能静下心来做事,班级活动也很少参与。当同学在他身边玩耍时,他总有莫名其妙的敌意,故意辱骂同学,与同学发生纠纷,但事后又感到后悔。班主任老师发现他存在社交困难等心理问题,希望通过心理咨询,帮助他改变现状。(二)既往生活史和当前生活场景钱某出身于普通农村家庭,独生子女,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但父母都比较宠爱他,他的要求一般都能满足。上学前班的时候能够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参与班集体活动。小学一二年级也能够在行为习惯上和同学们保持一致。在钱某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奶奶去世了。钱某明显意志消沉,下课的时候也较少参与同学们的游戏活动。在三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全班同学分组进行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因为钱某表现不佳,影响了小组的成绩,组员周某觉得很生气,认为钱某是故意不好好表现,然后钱某和周某就发生了争吵。事后,在班主任老师的调节之下,周某向钱某道歉,二人和好,但钱某在学校更加封闭自己,形单影只,几乎不再参与同学间的活动。最近班主任老师发现钱某,与人交谈时言语举止不自然,经常逃避他人的眼光。家长也反映,家中情绪烦躁,睡眠不好。(三)既往健康状况和咨询史钱某身高1.2米左右,体态瘦弱,在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被确诊为智力中度低下,身体无其他重大疾病,家族内其母亲也存在智能不足的情况,无精神病病史。在小学一二年级时曾接受过心理辅导,主要侧重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帮助自理生活。但未涉及人际交往困难方面的问题。二、问题评估与分析(一)主要问题评估求助者感知觉正常,情绪比较低落,思路清晰,知情意协调一致,人格完整,相对稳定。(二)分析与诊断诊断依据: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统一,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情绪低落、抑郁、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心理问题因现实负性事件引起,反应强度不甚强烈,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之下,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一个多月,时间比较短;排除器质性疾病所致。3.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三)该来访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1.生物原因:该求助者智力低下,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2.社会原因:①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在小组活动中被组员责备。②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没有及时得到理解和关注。三、咨询合约(一)制定咨询目标1.具体目标:缓解抑郁情绪和社交恐惧,改善睡眠状况。2.近期目标:帮助求助者摆脱对社交的恐惧,克服自卑心理3.远期目标:通过交朋友小组逐渐地参与到同伴活动之中,适应社会生活。4.最终目标:让来访者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学会面对现实、应对现实,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健康快乐地生活。(二)制定咨询方案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以下咨询方案:方法原理:应用系统脱敏法,帮助来访者克服心理恐惧,逐渐地适应社会交往活动。(三)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和义务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1、有权力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四)咨询的时间安排每周二次,每次40分钟,共12次。四、咨询过程运用系统脱敏法,逐步消除他的社交恐惧心理1.建立恐怖等级层在于钱某的交谈中,得知令钱某感到恐惧的对象如下:对象恐怖程度等级母亲自然0父亲有点紧张1普通同学紧张2数学老师害怕3周某恐怖并回避42.进行放松练习教师让钱某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并播放舒缓的请音乐,先让他全身慢慢地放松,再让他深吸气,再缓缓呼出,逐步放松全部肌肉。每次半个小时。3.想象脱敏训练教师:好。以下的问题,请你以手示意就行。比如紧张焦虑评0分,你就用拇指和食指构成一个环状;评1分你就伸出一个指头;评2分就伸出两个指头,依此类推。如果想象的图像清晰则点点头;不清晰,则摇摇头。记住了吗?钱某:记住了。教师:现在请你闭上眼,想象你正在同你父亲对话。(l5秒钟之后)钱某:(点头示意)教师:焦虑程度是多少?钱某:(伸一个指头)教师:抹掉脑中的想象,全身放松。(1分钟之后)教师:现在焦虑程度是多少?钱某:(示意为0)教师:请继续想象你同父亲对话的场景。(10秒钟之后)钱某:(点头示意)教师:焦虑程度是多少?钱某:(仍伸一个指头)教师:抹掉脑中的想象,全身放松……经过十几次想象—放松的反复交替之后,钱某示意,想象在与父亲对话的情景中不再紧张,第一次脱敏治疗成功结束。教师告诉钱某,现在见到父亲时,就不会像以前那样紧张了,万一还有点不自然,就运用这种接触—放松反复交替的办法。并嘱其一定要寻找机会与父亲接触,反复实践,巩固成果。一周之后,钱某告诉我,他已能比较轻松自如地与父亲相处。我让钱某,长时间地想象与父亲对话的情景,他自己示意焦虑程度为0分,从外表来看也十分平静。于是我们确认他已完成第一级脱敏,治疗可推向第二级......钱某第二级恐怖对象是他的同学。仍然采用想象—放松反复交替的方法,有了上次的成功经历,等二级脱敏在40分钟的咨询中顺利完成。后然后回家实践,效果令人满意。经这两次脱敏治疗之后,钱某的精神状态已大为改观,已不再畏畏缩缩,并主动与班中亲密同学交谈。按照原定计划,脱敏继续升级。最后几级的恐怖对象分别是:班里的普通同学,严厉的数学教师,还有曾经责怪他的周某。这几级的脱敏难度比较大,每一级都经过2次以上的脱敏治疗才算过关。五、效果评估与体会(一)效果评估钱某自我评估:明白和他人交谈没那么恐怖,同学们对我也没有偏见,我可以和他们交谈,参与他们的活动。教师评估:经过3次放松训练,9次系统脱敏,总共为期1个多月的治疗,钱某对人际交往已不再逃避,相信钱某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了,对未来的生活也有了信心。(二)体会1.做学生的心理导师当发现钱某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关心爱护他,因此我与他进行了一次交谈,帮助他敞开闭锁的心扉,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鼓励他改进自己。2.在实施时要多方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要与家长和学校其他老师紧密配合,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如果缺乏一方面的配合,这个工作将难以开展,或者效果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