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体会摘要:本文就一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从急性期护理、用药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浅谈了本人的护理体会。关键词:珠网膜下腔护理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由于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因素引起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占脑血管病总发病率的12%~20%,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再出血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患者主要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伴或不伴意识障碍,CT证实脑池和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征象或腰穿检查压力增高和血性脑脊液即可确诊[2]。因此,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积极的治疗,精心的护理必不可少。我院脑外科于2011年3月26日收治一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现将该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78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主诉剧烈头痛,恶心,颈、背疼痛,言语不清,经门诊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于2011年3月26日收住入院。查T:37.3℃,P:88次∕分,R:20次∕分,BP170∕100mmHg,一般情况差,嗜睡,呈慢性病容,两侧瞳孔不等大,右侧瞳孔2mm,左侧瞳孔3mm,对光反射均迟钝,双肺叩诊清音,心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反跳痛,肝胆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腱反射亢进。头颅CT示:大脑前纵裂,双侧裂池,鞍上池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诊断为:1蛛网膜下腔出血,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给予甘露醇、速尿等脱水降颅压治疗,并给予凝血酶等止血药物降低再出血率,缓慢静推尼莫地平,防治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2护理措施2.1急性期护理急性期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4-6周,避免不必要的搬动,保持病房安静,适当给予镇静剂止头痛,保证充足的睡眠。严格控制探视时间,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持续低流量给予氧气吸入,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和口鼻分泌物,防止呕吐物窒息,避免舌根后坠,建立静脉通路。血压升高程度及时间与出血的危险性呈正相关[3]血压过高及波动大容易继续出血,应控制血压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2.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瞳孔、意识、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果患者意识障碍程度进一步加重,可能再次出血,或者有脑疝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如有高热,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续低流量吸氧,改善脑组织的缺氧状态。2.3用药护理严格按照医嘱定时定量给药,正确使用脱水剂及降颅内压药物,在使用20%的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入进行脱水治疗时,应每5h一次,以降低颅内压减轻头痛,且治疗时要确保针头置留在血管内,避免药液外渗导致皮肤坏死。遵医嘱记录二十四小时尿量,同时注意观察尿量与水电解质的变化,防止低钾血症和肾功能受损,补充液体时应适当控制补液速度,注意观察病人的心肺功能情况,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2.4生活护理本例患者有轻度的意识障碍,患者入院后表现为食欲差,拒绝进食,汇报医生后予胃管鼻饲。指导家属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无刺激性,营养丰富的饮食。平日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和大小便护理,保持大便通畅,病人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少,用力排便可使血压突然升高,再次出血,因此要培养患者定时排便的习惯。每2小时应协助变换体位一次,注意保持床单整洁,干燥,按摩受压皮肤,保持皮肤干燥,防止压疮的发生。2.5心理护理由于SAH是突然发生的,患者及家属均无思想准备,患者常有烦躁不安、精神兴奋等症状,做好心理护理能够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护理人员在护理和照顾患者时,要细心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适时与患者交谈,用自己的言语、行为和表情去影响并改变患者的错误认识,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减少不必要的担心和恐惧。关心患者,消除紧张情绪,让患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2.6防止并发症蛛网膜片下腔出血患者易并发多种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脑水肿、脑疝、脑血管痉挛或再出血等[4]。本例患者住院期间未有并发症的发生。3护理体会蛛网膜下腔出血为神经外科最常见的危重疾病,且发生肺部感染、再出血或血管痉挛的危险性较高。护士应熟练掌握本病临床特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密切观注患者意识、瞳孔、血压、心率的变化,维持血压的稳定,加强与患者进行沟通,密切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及满意度,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患者变化,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预后。参考文献[1]董芳,陈金霞.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244.[2]李源,李秀艳.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9):308.[3]常晓杰.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1,11(23):26.[4]陈瑞芳.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措施[J].中国医学导报,2011,2(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