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学测试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1教育学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在教育的诸多矛盾中,最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是()A.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D.受教育者与教育组织形式之间的矛盾2.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A.赫尔巴特B.桑代克C.乌申斯基D.夸美纽斯3.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法则全面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A.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C.卢梭D.洛克4.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A.知识、智力、能力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D.知识、智力、情感5.《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其作者是()A.凯洛夫B.克鲁普斯卡娅C.杨贤江D.恩格斯6.()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7.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8.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A.教育学的雏形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D.西方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9.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是()A.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B.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C.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D.对美学的学习10.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A.上课B.教学C.智育D.教育1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是()A.教育实验的热潮B.教育改革的实践C.素质教育运动D.教育的国际化走势12.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不包括()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教育机智13.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是()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课程目标D.课程理论14.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从()开始的。A.京师大学堂的建立B.五四以后C.京师同文馆的建立D.废科举,兴学校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215.中小学教材的编写要考虑的首要原则是()A.形象性与兴趣性统一B.娱乐性与生活性统一C.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D.知识性与个性统一16.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A.课程目标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教科书17.下列不属于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的是()A.孟子B.卢梭C.裴斯泰洛齐D.荀子18.“孟母三迁”反映了()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19.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是()A.全员参与B.学生为本C.决策分享D.个性化20.()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培养目标21.我国教育史上颁布的第一个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22.“学在官府”“以吏为师”指教师职业发展处于()A.专门化阶段B.职业化阶段C.非职业化阶段D.专业化阶段2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24.教育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是因为()A.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B.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C.人的发展具有互补性D.人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25.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大器晚成”,这说明()A.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B.人的发展具有差异性C.人的发展是由环境决定的D.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26.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A.示范性B.创造性C.系统性D.复杂性2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28.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教育家是()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科夫29.我国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A.天文学、数学、医学、修辞、辩证法、音乐B.文法、修辞、辩证法、几何、骑马、下棋C.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D.礼、乐、射、御、书、数3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的统一体。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331.教育在发展中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不同步,这是教育的()A.能动性B.可控性C.超前性D.相对独立性32.“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起影响作用。A.教育B.环境C.遗传D.主观努力33.—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可逆性C.模仿期D.关键期34.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A.教育为谁服务B.教育怎样培养人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D.要把教育引向何方35.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A.面向全体学生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6.教师作为一门职业最早出现于()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文艺复兴时期D.近代社会37.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都可以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38.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A.预见性B.目的性C.创造性D.选择性39.“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体现了教师的()A.创造性B.示范性C.长期性D.复杂性40.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六三三学制D.壬子癸卯学制41.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科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体作用D.学生的主体作用4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4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实验演示使学生得到感性知识所采用的直观手段属于()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言语直观D.感知直观44.()提出了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使班级授课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布鲁纳D.凯洛夫4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是()A.发现法B.练习法C.实习作业法D.实践活动法46.将教育评价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其划分依据是()A.教育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B.教育评价参照的基准不同C.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中有关实证与思辨的特色D.评价的分析方法47.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社会实践活动C.班主任工作D.共青团活动48.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A.品德认识B.品德意志C.品德情感D.品德行为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449.关于体谅模式的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坚持性恶论B.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C.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D.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50.德育中的实际锻炼法不包括()A.春游B.公益劳动C.生产劳动D.树立榜样51.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A.上好每一堂课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了解和研究学生D.教育好个别学生52.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A.民主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常规管理53.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A.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抓好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开展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54.借助学生的成绩表、作业、日记等书面材料对学生进行了解的方法是()A.观察法B.分析书面材料法C.调查法D.谈话法55.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A.发展学生个性B.促进“温故知新”C.加强“教学相长”D.坚持“循序渐进”56.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体育活动D.社会活动57.把两个及其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A.分层教学B.合作学习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58.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因果关系的办法,称为()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问卷法59.让“一草一木都能说话”“每一墙壁都能说话”体现了什么德育方法()A.陶冶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说服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60.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61.我国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最基本的方法是()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情感陶冶法62.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练习法63.()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A.常规班会B.班务会C.主题班会D.生活班会64.()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探索,强调研究与行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A.教育叙事研究B.教育行动研究C.教育质性研究D.教育调查研究65.()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A.榜样示范法B.品德修养指导法C.陶冶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566.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C.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规范的D.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67.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制B.分组教学制C.道尔顿制D.特朗普制68.一名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69.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的关系是()A.两者相同B.后者指导前者C.后者反映前者D.前者决定后者70.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施教,体现了()的教学原则。A.高速度B.高难度C.量力性D.直观性71.教学活动的本质是()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72.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A.孔子B.昆体良C.杜威D.夸美纽斯73.教学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A.领会知识B.巩固知识C.运用知识D.检查知识74.通过对地图的直观感知而进行的直观教学方式是()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形象直观D.言语直观75.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制B.小组合作学习C.个别教学D.现场教学7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77.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78.教师了解学生最简单最常用的班级管理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谈话法D.书面材料分析法79.课外教育工作是()A.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B.课堂教学的延续C.课外校外的文体活动D.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80.个案研究属于()A.历史研究B.比较研究C.调查研究D.实验研究81.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