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走进化学殿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专题1走进化学殿堂第一部分课标对专题1的学习要求单元教材内容学习目标单元1造福人类的化学1.化学的意义等。2.从生活中选取学生熟悉的事实并做演示实验(3个):出示发霉的饭粒、在沾有油污的餐具上滴上洗洁精、将生锈的铁钉浸泡在稀硫酸溶液中。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2.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判断。单元2迷人的化学1.认识化学研究的对象,定义,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2.演示实验(3个):木条燃烧、加热碱式碳酸铜、爆炸与颜色变化;学生分组实验(1个):压碎碱式碳酸铜。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认识物质的多样性。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3.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4.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5.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判断。6.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单元3走进化学殿堂1.实验室常规,实验基本操作。2.演示实验(5个):镁条燃烧、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用量筒取液体试剂;分组实验(2个):验证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观察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第二部分各单元案例设计单元1造福人类的化学【学习目标】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2.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判断。3.初步引入化学用语,分散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化学用语。2【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创设情景→看课本→讨论认识→初识化学用语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从本节课开始,我们来学化学。这是初中新增的最后一门课,它跟物理一样属于实验学科,学物理的好多方法,如观察、实验、思维方式都可以用在化学的学习上。那么什么是化学?化学又在哪里?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兴趣。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从物理的学习角度来猜想化学的学习。看课本,讨论认识引导学生看课本图1-1、图1-2,教师讲述。讨论认识: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看课本图1-3、图1-4,解释生活现象。在工业、农业和科学研究中都离不开化学。认识化学的意义。看课本图1-5、图1-6,讨论认识。化学使人类社会更美好。化学元素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小结⑴讨论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⑵要彻底理解上述看过的图片的意义,需要运用许多化学知识,后面的课我们将展开学习。认识到化学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将进一步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认识化学用语化学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就应从现在开始进入化学意境。以后说到物质,除了会说名称,还要会写化学式,大家有没有信心尝试一下?⑴出示碱式碳酸铜,学生近距离观察颜色、状态;⑵加热碱式碳酸铜:①文字表达式。②各物质化学式。③观察到的现象。下节课我们将通过实验来探究。⑴颜色:绿色;状态:固体。⑵①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②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氧化铜→CuO水→H2O二氧化碳→CO2对化学用语宜从初始课就切入,让学生一开始就适应化学学习环境。这里涉及的4种物质的化学式是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的,应留够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记忆。【请你尝试】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A.物质B.运动C.食品D.实验32.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过年时的传统习俗,但燃放会对环境造成这样的危害()①有毒有害气体污染;②噪声污染;③粉尘污染;④伤害人;⑤烟花爆竹的生产厂家有安全隐患A.①③⑤B.①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3.绿色化学是()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出有利环保的产品B.颜色为绿色的无害化工产品C.绝对不含任何化学元素的产品D.不能再生的化学产品4.下列各项研究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的内容的是()A.设计更优越的办公系统,开发人工智能B.开发研究新能源,研制新型化学合成材料C.培育杂交水稻,提高农作物产量D.研制赛车的动力系统,提高赛车速度5.社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能源,化学在利用、、等化石燃料的同时,正在积极寻求解决的有效途径,如开发、、等新能源,研制和开发。6.以前,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和奇妙的变化,却无法解释,不知其中的奥秘。化学能帮助我们揭开这些现象和变化的奥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衣、食、住、行、工农业生产等方面提出一些熟悉而又不知原因的问题,并填写在下列横线上:①酒精可以燃烧,但存放在玻璃瓶里的酒精却没有“着火”;②菜刀放在潮湿的地方比放在干燥处更容易生锈;③;④;⑤。单元2探寻物质世界的化学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认识物质的多样性。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3.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4.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5.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判断。6.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教学重点】1.对木条燃烧和加热碱式碳酸铜实验的探究。2.掌握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学难点】体验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区别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学手段】设置情景、活动探究、讨论。【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用具】有关物质化学变化的图片及课堂演示实验有关仪器及药品。【教学流程】创设情境→举例讨论→演示实验→分析比较→当堂练习【第1课时】4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看图1-7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自然界及生活中的变化及现象。[讲述]我们已经知道,一切物质都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像面包发霉变质、冰雪融化、木柴燃烧变成木炭、葡萄酿酒等,都是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变化。看图片及多媒体,认识物质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让学生分类认识这4种变化,分析出冰雪融化与其他3种变化的区别:冰雪、水是同一种物质,其它3种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从常见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在听课当中看课本的习惯。举例讨论冰融化成水没有生成新物质,像这样的变化就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从物质变化前、变化后比较——没有新物质生成,如冰融化成水,固态铁熔化成液态铁等。另三种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像这样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其特点是:从物质变化前、变化后比较——有新物质生成。理解冰是固态水,冰融化成的水是液态水,变化前后都是水,仅是状态发生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理解面包发霉变质等3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科学的概念。演示实验做课本第8页“请你尝试”的实验2(教师演示):压碎、分解碱式碳酸铜。(1)将碱式碳酸铜放在滤纸上,轻轻压碎。现象:仍然是绿色固体。问:这是什么变化?(2)加热分解,介绍仪器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观察物质变化前后的现象:用一个烧杯接住生成的水;试管中的物质由绿色固体变为黑色固体;把一个涂过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试管口,一会儿观察到石灰水变混浊。观察(1)后答:物理变化。填表实验内容变化前现象变化后现象压碎碱式碳酸铜绿色固体绿色固体加热碱式碳酸铜绿色固体有水珠产生、由绿色固体变为黑色固体、产生一种使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意识到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现象的重要性。5归纳引导看碱式碳酸铜压碎前、压碎后的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多是物质外形或状态的变化,如扩散、蒸发、冷凝、熔化、粉碎、挥发等都属于物理变化。加热碱式碳酸铜,它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在物质变化中没有生成其他新物质的变化,如压碎碱式碳酸铜。化学变化:在物质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加热碱式碳酸铜。培养学生归纳的意识和能力。比较两种变化的异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联系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培养学生画表及时归纳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课堂练习判断下列变化是什么变化?(1)水沸腾(2)锯断木材(3)冰融化(4)铁生锈(5)木炭燃烧(6)食物腐败引导学生从概念出发来判断两种变化。及时强化训练。讲述化学文字表达式示例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并介绍反应物、生成物概念,箭头符号、加号的含义碱式碳酸铜→加热氧化铜+水+二氧化碳初步了解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变化。小结物质变化及其特征,详见板书。【板书设计】单元2探寻物质世界的化学1.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实验现象:(1)由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2)试管壁上产生水珠(3)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文字表达式:碱式碳酸铜加热氧化铜+水+二氧化碳2.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请你尝试】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是()A.化学变化速度快,物理变化速度慢B.化学变化需要加热才能进行,而物理变化不需要加热C.化学变化有发光、放热或变色的现象,物理变化没有D.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2.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C.爆竹声中一岁降,春风送暖入屠苏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3.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1)灯泡通电发光、发热()6(2)铁生锈()(3)冰融化成水()(4)酒精挥发()(5)葡萄酿成酒()(6)森林着火()(7)湿衣服晾干()(8)火药爆炸()(9)海水晒盐()(10)点燃煤气()4.找出下列各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并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镁条点燃生成氧化镁(2)碳酸氢铵受热变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3)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第2课时】【教学流程】复习引入→举例讨论→学生实验→分析比较→当堂练习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回顾与评价[提问]什么是物理变化?它的特征是什么?思考、回答,写出第一堂课物质的符号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加强知识的巩固。实验让学生动手实验,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学生实验:⑴压碎碱式碳酸铜;⑵加热碱式碳酸铜。初步培养观察、分析、表达的意识和能力。交流讨论[提问]在实验⑵中除了有新物质生成还伴随着哪些现象?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有些化学变化除了有新物质生成外,还常伴随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等许多现象。引导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要科学、严谨。联系实际[提问]常见的变化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联系实际生活,同学之间交流。培养学生把实际生活应用于化学中。阅读教材归纳总结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体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体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不稳定性。主动学习,理解。7练习物质有许多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硬度、腐蚀性、可燃性、易生锈等,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类:属于物理性质的是颜色、状态、密度、硬度;属于化学性质的是腐蚀性、可燃性、易生锈。能正确的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的许多应用是由它们的性质所决定的。交流讨论填表: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性质的类型酒精用作燃料可燃性化学性质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化学的用途引导学生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归纳化学的定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归纳的能力。学习化学的意义介绍我国化学对人类的贡献。各抒己见。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小结化学的定义、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板书设计】单元2探寻物质世界的化学【第2课时】1.化学研究的对象:物质2.化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3.化学变化除了有新物质生成外,还常伴随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等许多现象。4.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