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案阅读专题导语部分,思考回答:1.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采取政策,度过三年困难时期。之后实施政策,为国家工业化奠定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2.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了模式,斯大林逝世后,、等苏联领导人先后进行局部改革,收效甚微。3.改革,逐渐偏离方向,国家陷入困境。4.年,苏联解体,这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阅读专题导语部分,思考回答:1.十月革命胜利,严峻的内外局势促使苏维埃政权推行政策,以保障军事上得胜利。试图通过该政策的过渡,结果。2.政策取代政策是历史的必然,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并逐渐过渡到。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1)外患:①十月革命胜利,在俄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同国签订了《》,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②协约国勾结向苏俄进攻,妄图扼杀苏维埃政权。(2)内忧:俄国境内的反革命势力(被推翻的和),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总之,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四分之三领土落入敌手,并失去了主要粮食产地,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急。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3.内容1)农业方面:实行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到国家手中。2)工业方面:不论企业大小,一律,实行的管理政策。3)产品分配方面:国家取消了,实行制。为了保障前线的官兵和工厂的劳动力的需要,实行成年人制,规定“”。4.性质:是苏俄在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措施。5.作用:它适应了需要,把全国有限的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6.弊端:该政策中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继续推行该政策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的下降,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没有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利益,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以致发生经济政治危机。事实证明用该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和实践是失败的,严重脱离当时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和国情。【学思之窗】后来,列宁在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结合列宁的话,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1)经济危机:年,国内战争结束后,由于长期的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苏俄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2)政治危机:①俄共的一些领导人通过强化政策拯救经济危机中的国家并实现向主义的过渡。②苏俄的农民、工人、士兵对继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尤其是1921年发生的的兵变,反映出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2.实施:1921年,列宁在俄共(布)十大上作了《关于以代替制的报告》,标志着苏俄开始向政策的转变。3.主要内容(1)农业方面:以固定的代替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2)工业方面:改变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在坚持发展和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和的形式,转给和经营。(3)商业方面:允许,实行。(4)分配制度方面:废除的实物制,实行的工资制。4.实质:从国情出发,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的经济。5.意义(1)经济上:政策调动了广大工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维埃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政治上:新经济政策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巩固了,从而巩固了。(3)理论上: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一条俄国向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实际出发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问题思考】1.如何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时需要,这是“一切为了前线”而采取的非常措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集制、企业一律国有、实物配给制等,但实践证明其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3.通过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学习,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经验教训?1)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走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2)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们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3)每一次改革都有其积极性,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特别是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原则和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指导意义。第二节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阅读专题导语部分,思考回答:1、“斯大林模式”是指,它不是模式。【课前导学】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1.社会主义工业化(1)背景:①1924年逝世,成为主要领导人。②苏联是一个只能依靠从的落后农业国。③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尽快实现。(2)目的:为加强,为了给。(3)方针:年12月召开的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方针。(4)特点:优先发展,追求,依靠。(5)过程:①年,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②1926~1928年,主要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③从1928年起,开始实施的,政策被停止。④年,实施“一五”计划,提前完成。⑤年,实施“二五”计划,提前完成。(6)成就: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工业化建设取得重要成就,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发生了改变,年,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世界。一跃成为。(7)问题:形成了过重、过轻、落后的不合理。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问题探究】1、苏联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2、苏联工业化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不同之处及其原因?不同:1)苏联优先发展,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是从部门开始的;2)苏联工业化是采用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等手段筹集的。原因:不同;不同;不同。2.农业全盘集体化(1)背景①十月革命后,苏俄农业仍然停留于;为了改变农业生产的,实现农业的,对农业进行,引导农业小生产者走上道路。②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对粮食需求的日益增长,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斯大林决定通过农业来克服粮食危机。(2)提出方针:1927年提出了农业逐步的方针。(3)农业集体化的实施①从年起,全国各地的集体化运动一哄而起,强迫命令的一些过火行为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如出现了“”的过激口号,对不愿加入农庄的中农以、相威胁。②1930年,斯大林发表了《》对进行整顿,农业集体化运动又发展起来。到年,宣布农业集体化完成。1937年。(4)影响①积极: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急需的、、创造了便利条件。②消极:农业集体化没有促进本身的发展,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开展了对富农的斗争,国家对富农的和进行剥夺,并将财产转交,被强行迁往等地区参加劳动。年底,基本消灭了富农阶级。【问题探究】归纳从1917—1937苏俄(苏联)对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从中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是什么?①变革和调整:②经验教训:二、斯大林模式”1.概念:又称斯大林体制或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政治经济体制。2.形成条件: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集权主义的传统;斯大林个人因素3.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制定(1)社会主义化和农业的实现,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结构。(2)1936年,苏联通过了《》,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标志着模式的确立。4.特征:高度集中或高度集权5.内容:(1)经济方面①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模式,国家占有绝大部分,通过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排斥,优先发展尤其是军事工业。②评价:积极: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度推动了苏联的迅速发展;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消极: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长期片面优先发展,影响了、的发展;高度集中的管理,压抑了和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2)政治方面①表现: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大清洗运动②影响:保证了党对的领导,维系了政局的;但容易导致个人独裁,和遭到了严重破坏。(3)思想文化方面①表现:对斯大林的盛行,采取手段处理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②影响: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6.影响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三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问题思考】1.斯大林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什么?(1)苏联刚刚建立,工业基础薄弱。(2)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设备的国家。(3)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农业,为了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2.苏联工业化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在重点与手段上有何不同?(1)重点: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2)手段: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的。第三节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前导学】阅读专题导语部分,思考回答:1.斯大林逝世后,其后继者、、先后进行改革,但由于各种问题,改革,。2.1991年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建立后的改革,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一、赫鲁晓夫改革1.原因:(1)必要性:20世纪50年代,的弊端日益显现。对斯大林的有增无减。(2)可能性:年,逝世,为改革提供了契机;赫鲁晓夫感受到的弊病,尝试改革,揭开序幕。2.内容(1)经济方面:①农业方面:以作为改革突破口,试图改变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和的自主权;削减,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和种植。②工业方面:改革体制,扩大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的经济地位。(2)政治方面:①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的“秘密报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及其后果进行了批判。②会后,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斗争,并进行了平反活动。3.成效:改革虽然取了一些成果,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最终未能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4.影响:赫鲁晓夫改革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内容:将重点放在上,推行“”,改进管理,完善计划和加强的经济刺激。2.成效:(1)前期:对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使苏联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2)后期:20世纪70年代后,勃列日涅夫过分追求,放慢改革步伐,经济发展呈现和趋势。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目的:改变国民经济发展衰退的趋势,维持苏联的地位。2.内容;(1)经济方面:改革初期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领域,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但困难重重,遂将改革重心转到政治领域。(2)政治方面:提出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造成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纵容自由化思想,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使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成为难以控制的政治力量;推出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3.结果: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整个社会陷入失控状态,政局不稳,经济滑坡,思想混乱,运动加剧。4.影响:导致苏联解体。1)开始:1991年,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联盟变成了松散的邦联。2)加速:一些苏共干部为维护苏联发动“”事件遭到失败,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变。3)解体: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签订《明斯克协议》,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签署《》,苏联完全解体。4)消失:年12月25日,飘扬了69年的苏联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第二天,苏联被宣布正式停止存在。本课要旨:●赫鲁晓夫改革是突破斯大林模式的一次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