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之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一、明确概念(《优化方案》P153)1、理解何为重要句子。“重要语句”指对理解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结构思路起重要作用的句子。主要包括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文眼”句),显示结构层次的句子(领起句、过渡句、收束句),对领悟主旨有提示性或引导性作用的句子,意蕴丰厚的句子,结构复杂的句子等。2、标注重要句子的类型:五种3、齐读二、试做真题(2013年安徽卷)[读后想一想]1.横线处语句在文中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句子?答案:属于“对领悟主旨有提示性或引导性作用的句子”。2.横线处语句在文中的位置和作用是什么?答案:处在第②段的观点句之后,进一步阐释观点。小结: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有哪些方法?提示:①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准确把握被解释的句子在文段中的作用,确定该句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除了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外,还要:②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分析句子的表达重心。②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什么目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绝不会碰到想“你不可以说谎”这样的句子。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读后做一做](2013·高考安徽卷1题)联系上下文,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B.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只关注、研究客观存在,决不会碰到“你不可说谎”这一类的命题。C.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都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而不放任自己或者凭一时冲动处理问题。D.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运用的不表达愿望、善恶等感情的概念,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解析:根据“具体问题依段落,全篇问题依主旨”的解答方式,句子的理解是具体问题。应结合本段的有关内容理解。有关语句处在第②段的观点句后,是对观点的阐释。结合这段文字看,A项,“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与上文“不表达什么感情”意思不同,理解错误;B项,与下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这样一类的句子”意思一致。C项,“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与原文“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表述不一致,理解错误;D项,结合第②段的首句和尾句看,“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这个特点”指的是“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而不是“科学家运用的不表达愿望、善恶等感情的概念”。方法小结: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有哪些方法?①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准确把握被解释的句子在文段中的作用,确定该句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②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分析句子的表达重心。③看前后文中与之有关联的词句,相互参照准确判断或解读。三、检查预习《全优设计》P7《乡土本色》1、看同学们做题时是否养成了勾画关键句以把握文章思路与大意的习惯。2、那么哪些是重要句子呢?3、完成后面的练习6.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答案】A。A项是第一段的概括。B中“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错,原文说“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C中“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第四段说“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原文表述的属于现代社会。D中说“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而原文第三段说“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BC两项误解了原文的意思,D项把被动变为主动。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答案】C。A中“没有隔阂”有两错,一是原文是隔膜,二者词义有差别,二是原文说“无数次的小磨擦”,就不能说他们没有隔阂(隔膜),二是“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原文“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只是强调二者自由的方式不同,没有说“更容易”。B中“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原文强调“在一个熟悉的社会”。D中“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原文说“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对这种信任是否定的。此类题是筛选信息,也是小阅读的保留题,答题时只要找到相应的信息区间,认真比较两种说法的异同,就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答案】B。A项主要是对五六段的概括,C项是对第七段的概括,D项是后三段的概括。B项中从“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中可以看出,乡土社会没有“根本原则”,也不讲究“普遍联系”。四、巩固练习:《全优设计》P8《道教》勾画全文重要句子,并完成下列问题:1.下列对“道教对江南山水审美品质的培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教在江南山水审美品质的塑造与培育方面功不可没,其审美追求使江南山水在六朝时成为一个千古不朽的审美形象。B.六朝时兴盛的道教在山水美景旁修建的具有较高美学品质和神圣气质的道观,将朴野的江南山水赋予强烈的人文气息。C.吟诗作赋、弹琴绘画是道教常见的审美活动形式,这些活动将人们对人与山水环境关系的思考与体悟生动地表达出来。D.道教的审美实践使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蕴含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从而不断地影响和塑造了人们的审美意识。1.D“道教在对江南山水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这些独创性的作品不断地融入人们的审美意识,进一步使江南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含蕴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因果倒置。所以选D。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陆修静在庐山修建太虚观,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以至于到了北宋时,太虚观仍然是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B.郭璞的“游仙诗”能体现出将觉醒的自我意识、道家的自由精神与正在崛起的山水审美相结合的风格,颇具道家特色。C.儒道释的融合使得吟咏赞美山水的优秀艺术作品涌现,从而为江南山水成为六朝社会审美生活的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D.阮籍对司马氏政权不满,但又感到世事难以改变,故其许多作品中都流露出到山水中追随神仙、获得永恒慰藉的愿望。2.A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将选项带回原文进行比较,辨识细微差别之处,再做取舍。A.太虚观仍然是“南方”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范围扩大。所以选A。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洞天福地使江南山水获得了更加高贵、更加完善的形貌特征,提升了审美品质,丰富了审美意蕴,给人更多美的感受。B.游仙诗将江南山水美景和逍遥的神秘道士组合在一起,既表现了道教的理想生活,客观上也引领人们品味江南山水精神。C.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时,常常将道和仙置入山水自然中,藉山水以体道,将道家所构建的虚灵世界当作自己的追求。D.立足道教的根底在江南山水这一观点来审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许多中国美学中玄奥、精妙命题便可以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3.A试题分析:可以运用比较排除法。在理解原文大意的基础上,把原文内容与选项进行比较,做出判断。A.不是“洞天福地”,而是“在道观的衬托下”。偷换概念。所以选A。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一、考点解读:详见《全优设计》P10论述类、实用类文本中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指按照考题的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关的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合成。考查形式一般是按照题目把命题人要求整合的信息与原文进行对比,然后按要求填出答案。二、典题举例(2014新课标高考压轴卷)《乡愁的现代文学起源及其变异》2、下列不属于“中国当代文学中有‘乡土叙事’而无‘乡土文学’”的原因的一项是:()A、现代的怀乡包含着更复杂的社会理念与情感,不再是古代单向度的怀乡。B、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乡土叙事”中,看不到浓郁的或深重的怀乡病。C、当代“乡土叙事”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已经被现代性占据,载不动一点“乡愁”。D、中国当代文学中有“乡土叙事”而无“乡土文学”并不能说明当代的“乡土叙事”就不如现代之初的“乡土文学”。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有哪些方法?①整体阅读,把握全文思路。主题:乡愁的现代文学起源及其变异思路:乡土文学的概念——起源及特点——变异②仔细阅读题干,明白题干要求。下列不属于“中国当代文学中有‘乡土叙事’而无‘乡土文学’”的原因的一项是:()A、现代的怀乡包含着更复杂的社会理念与情感,不再是古代单向度的怀乡。B、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乡土叙事”中,看不到浓郁的或深重的怀乡病。C、当代“乡土叙事”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已经被现代性占据,载不动一点“乡愁”。D、中国当代文学中有“乡土叙事”而无“乡土文学”并不能说明当代的“乡土叙事”就不如现代之初的“乡土文学”。2、D(该项所说的与题干无关。)四、技巧总结:详见《全优设计》P1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有哪些方法?①整体阅读,把握全文思路。②仔细阅读题干,明白题干要求。③仔细对照,正确判断。(客观题)(主观题)④根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区间,筛选提取信息。④归纳整合,形成答题要点1、下列关于“乡土”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对“乡土”非常强调,试图关怀它的价值,这与“现代性”理论的兴起有一定的关系。B、“乡土”的概念可以视为“现代性”反思的概念;没有对“现代性”的反思,就没有“乡土”的概念。C、“乡土”以情感的及形象的方式表达了对“现代性”的一种批判或反思。D、从鲁迅、沈从文、废名等作家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乡土”的存在,感受到更加具有个人化特征的经验或情绪。1、B(“没有……就没有……”说法错误,两者构不成条件关系。)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乡土”与城市或“现代”对抗的事实,说明在现代性思潮中,“乡土”与现代性渐行渐远。B、古代的怀乡与现代的怀乡有着很大差别,现代的怀乡包含着更复杂的社会理念与情感,更接近怀乡的本质意义。C、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虽然“乡土”更加具有个人化特征,但不能说现代文学的“乡土”就比当代的更有文学品位。D、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土文学”变为50年代、70年代的“农村题材”,继而变为90年代的“乡土叙事”,这充分说明现在的“乡愁”已经不再具有乡土离别的韵味了。3、C(A项“乡土”与现代性并不相悖,从“但它也是现代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句中可以看出。B项“现代的怀乡”“更接近怀乡的本质意义”于文无据。D项“这充分说明……的韵味了”说法绝对。)五、对点训练《全优设计》2013年高考语文山东卷P11《一丸冷月的韵味》7.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B.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