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讲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考纲考情三年4考高考指数:★★☆☆☆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三年考题13年(1考):江苏T19、2012年(3考):浙江T1江苏T29(3)广东T41(4)(5)11年(0考):地理术语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公平、持续、共同应用举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符合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公平的观念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地理环境人定胜天因地制宜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时间人地关系理论主要核心思想19世纪地理环境决定论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_________的性质20世纪初可能论人对环境具有适应与利用的选择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和谐论(人地协调论)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协调发展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论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_____等诸多因素相协调地理环境环境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背景。①_________、资源危机和_________等问题,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_________都是有限的。②若沿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人类最终将因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化而陷入绝境。(2)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人口增长环境污染自净能力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_________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_________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3)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_________,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自身需求社会公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公平经济发展权利平等1.地理环境决定论中的环境仅指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决定论中的环境不包括社会环境,其思想认为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2.可持续发展不会阻碍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但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增长不仅指经济数量的增长,而且更加追求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3.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观念并不是均分责任。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推进的过程,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承担责任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要点解读】1.可持续发展概念、思想与目标:2.可持续发展的构成:可持续发展系统包括社会、经济和生态持续发展。三者间的关系如下:3.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观念内容要求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发展方式,尤其是对经济发展而言,可持续发展更具意义公平①时间方面:代际公平②空间方面:区际公平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现代人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观念内容要求环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为因果,彼此联系,两者对立统一,并不是不可调和的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不要仅注重其中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权利人类、国家、个人都享有享受优美环境的权利,任何人不能剥夺地区、国家之间不能转移污染严重的物质,不能使生态破坏跨国蔓延,各个国家、地区、个人及整个人类的决策和行为应有助于环保并不对其他人和地区的环境权利造成破坏【迁移应用】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区别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发展目标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经济的增长就意味着发展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标准,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增长方式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消费模式提倡高消费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标准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利益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时间尺度当代人的最大需求强调代际公平空间尺度从区域利益出发,采取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式的发展方式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式的发展方式【典例】(2013·江苏地理改编)《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1)、(2)题。(1)(可持续发展的构成)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①大量消耗资源②大量排放污染物③科教投入不足④人口增长缓慢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①社会保障建设②经济基础建设③农业基础建设④生态与环境建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题探究】(1)图中的发展支持系统发展的内涵是什么?其过快增长会带来什么问题?提示:图中发展支持系统主要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加大资源的需求和污染物的排放,由此产生资源减少和环境污染等问题。(2)图中五大支持系统中发展较慢的是哪些?如何实现发展支持系统的全面平衡发展?提示:环境支持系统(污染、生态)和生存支持系统(资源、农业)发展缓慢。实现发展支持系统的全面平衡发展必须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问题治理。【答案试做】(1)A,(2)C。【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经济)发展最快,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接近120,而此过程中环境支持系统(污染、生态)和生存支持系统(资源、农业)发展缓慢,所以经济的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导致污染加重、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第(2)题,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注重环境支持系统(污染、生态)的改善、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生存支持系统(资源、农业)的发展,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减少洪涝灾害,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加固训练】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表示经济系统B.乙表示工农业生产C.丙表示资源D.丁表示人口(2)图中乙→丙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A.工业生产排放“三废”B.人口增长过快C.可再生资源遭破坏D.城市交通拥堵【解析】(1)选B,(2)选C。可持续发展系统包含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乙为经济系统提供资源,并接纳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废弃物,应该表示环境。乙→丙过程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表现为过度开发资源导致可再生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考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要点解读】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实质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身价值、地位的认知,具体分析如下所示:【迁移应用】常见古文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地理环境决定论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向义,劳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定胜天论兵强胜人,人强胜天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人地协调论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典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地理环境决定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A.原始文明时代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D.环境文明时代(2)(人地关系的表现)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A.甲B.乙C.丙D.丁(3)(人地协调论)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C.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等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解题探究】(1)什么时期土地资源开始对人类活动起重要作用的?提示:农业文明时期,人们开始大规模发展种植和养殖,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成为制约人类活动的主要因素。(2)环境文明时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是怎样的?提示:环境文明时代,人类基于对环境问题的反思产生了人地协调发展的理论,倡导可持续发展。【答案试做】(1)A,(2)B,(3)B。【解析】第(1)题,原始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第(2)题,农业文明时代,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这一时期土地所占比例最高。第(3)题,环境文明时代倡导人与环境和谐相处,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方法技巧】“两步走”判定人地关系思想第一步,判定人地关系思想类型的问题,一般都会有一个背景材料,这个材料可能是一句话(如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图片(能够反映该时期人类的生产活动或者思想的图片)、数据(能够反映该时期人类生产活动的数据)、表格等。不管是哪一种背景材料,解决此类问题要看懂材料含义。第二步,根据每个时期人地关系特点对号入座即可。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农业文明时期-地理环境决定论、天人相关论和因地制宜思想;工业社会时期-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等观点;“二战”以后-人地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论。【加固训练】在我国古代《庄子·齐物论》中出现了“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据此回答(1)、(2)题。(1)该思想体现了()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类中心论思想C.人定胜天论思想D.人地协调论思想(2)下列做法符合上述思想的是()A.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产量B.围湖造田,扩大人类的生产空间C.“珠三角”地区建设桑基鱼塘D.变“北大荒”为“北大仓”【解析】(1)选D,(2)选C。由题干可知,该思想主张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共生,使人地关系得到协调发展。“珠三角”地区的桑基鱼塘就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地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备选要点】1.图示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2.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看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目标和责任:比较项目国家类型可持续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在可持续发展中承担责任发展中国家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并开始关注资源与环境问题少,次要责任发达国家高级阶段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多,主要责任人口与环境关系模式图的判读1.读图名、知图类:上图为“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相互关系模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数量、资源储量、粮食产量、工业产值、环境污染程度五大要素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了人口与环境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典型的关系图。2.看图例、析曲线:此图未涉及图例,但不同要素用不同的曲线表示,通过曲线变化,明确相互关系。图中人口数量、粮食产量都不断增长,后期增长减缓;工业产值前期迅速增加,后期略有下降;资源储量不断下降,后期变化平缓;环境污染程度先增后减。3.联题目、抓关键:对比不同曲线,明确人口数量的变化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从环境中取得资源、能源来满足各种需要,导致资源减少。同时,人类还要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把废弃物排放到环境里,导致环境污染。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人口数量的增长是环境各要素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合理调控人口数量使之与环境相适应。4.析原理、找方法:人口数量增长并非是造成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适应环境发展的人口增长能使人口发展与环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人口增长的过快和过慢都会产生很多问题,因此要正确认识人口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辩证地看待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5.组答案、明措施:结合图示信息,分析“相互”影响,即明确人口增长对各要素的影响,各要素对人口增长的制约,最后趋于平衡。协调人地关系,要注意结合图中信息和上面的分析,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粮食生产、工业发展、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