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思品第九课保护自我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教学设计题目第九课保护自我总课时3课时学校北安中学教者马书辉年级七年级学科政治设计来源网络书刊教学时间2010年12月6日—12月10日教材分析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的“学法用法”部分:“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学情分析对于十三四岁的青少年来说,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们有限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常常会受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我国法律在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方面虽然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不同方面的保护措施,但由于环境和条件所限,这些保护有时会出现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使青少年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身边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知道我国为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专门制定了相关法规;了解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2.能力目标: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有效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初步形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追求安全而充实的初中生活;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自我保护的勇气和信心;学会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自己,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重点青少年受到的种种侵害,青少年受到的身边的保护;提高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的意识,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难点青少年受到的心理、精神层面的伤害不易理解,来自学校、家庭的伤害不易觉察;增强自我保护的勇气和信心,在实践中学会有效地运用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课前准备1.教师:对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做进一步的了解;搜集资料,筛选出有代表性的事例以备教学使用。2.学生:搜集中学生遭受侵害的事例;搜集中学生成功自护的事例。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2教学流程分课时环节与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第一课时身边的侵害与保护一.整体感知(先学)(15分)二.问题探究(后练)(15分)1.新课导入青少年正初在兴趣高峰时期,好奇、好动、好学、好模仿,对许多问题都感兴趣,碰到新鲜的事物总想知道为什么,不免性急出了查错,招来他人、父母、老师等的惩罚,甚至招到毒打,留下遗憾,面对此现象你这时该如何办呢?在坐的同学有类似情况吗?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问题。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师简介)3.读书整体感知的问题如下:①青少年所受到的侵害主要来自哪些方面?②青少年容易受侵害的原因有哪些?③面对侵害行为,青少年身边的保护有哪些?1.提问上述问题,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在教材中落实。2.教师精讲,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一)种种侵害①阅读教材91页两个事例并观看两幅图,围绕问题讨论:A、两个事例、两幅图的青少年受到了来自哪方面的侵害?B、这些侵害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C、在我们周围还存在哪些侵害?小结:意外侵害、家庭侵害、学校侵害、社会侵害、自然侵害。②在以上基础上,进一步讨论青少年受到侵害的原因?讨论后鼓励学生进行小结:A、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B、生活环境复杂,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二)身边的保护师读材料:杜鹃的父亲封建思想很严重,认为女孩子读书没有用,一直让她辍学。到初中三年级时,他的成绩出现波动,为此父亲逼她辍学。老师知道了这件事,主动做她父亲的工作,最终维护了杜鹃的受教育权,使她继续自己的学习生活。思考老师导入的话语,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自由发言,打破课堂师生的局限,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共同讨论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学生阅读教材第P91页两个事例并观看两幅图,围绕以下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后鼓励学生进行小结体会老师讲的故事的内容△导入从学生的身边事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导入新课。△通过分析,使学生确实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各种侵害存在的客观性和防范的必要性。△通过分析使学生对自己的优劣势,尤其是劣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为下面的伤害和保护作好铺垫。△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课程资源尽可能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各种侵害事件的客观性。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3教学流程分课时环节与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第一课时三.达标训练(巩固)(10分)四.课堂总结(5分)板书设计①探讨:A、杜鹃受到的侵害来自何处?B、她采取的行动是什么?C、她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和保护?小结: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保护责任和保护措施。②假如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保护不及时、不到位,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呢?总结:加强自我保护;尽自己所能,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随堂练习:(1)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我们青少年可能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侵害?(ABCD)A家庭侵害B学校侵害C意外侵害D社会侵害(2)来自各方面的侵害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BD)A、影响身体的增长B、严重的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C、影响情绪D、严重损害青少年的生命健康(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青少年会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保护?(ABCD)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司法保护D社会保护(4)我们为什么必须加强自我保护?(ABC)A、身心尚未成熟B、社会经验不足C、缺乏自我保护的策略和方法D、生活环境比较良好,有了社会的保护(5)你知道在受到侵害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有效的保护自己吗?(ABD)A、加强自我保护B、要尽自己的所能C、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别引火上身D、用自己的智慧和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你有何收获?第一框身边的侵害与保护(一)种种侵害(二)身边的保护学生畅所欲言学生自由发言,打破课堂师生的局限,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共同讨论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让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写出自己应该怎么做。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总结△这里以一个真实发生的案例故事,比较新颖,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思维。○本节课教师自始至终站在引导者的角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一系列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氛围浓厚,但在教学环节的衔接上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引导学生总结,把课上所获得的体会,感悟转化为自己的实际动力。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4教学流程分课时环节与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第二课时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一.整体感知(先学)(15分)二.问题探究(后练)(15分)1.复习旧知:(详见第一节整体感知内容)2.新课导入:中新网郑州2002年9月2日消息,17岁的女中学生纯嫣永远地凋零了。9月1日,麻醉,绑架,杀害纯嫣的犯罪嫌疑人累某等四人被依法抓捕。据报道,8月19日,雷某在县城某网吧一番甜言蜜语后,很快顺利地将网友纯嫣约出。吃午饭时,纯嫣在喝完雷某掺有迷幻药物的饮料后,很快睡着了。雷某顺利的将纯嫣挟持到一空院内,接着,雷某约来了3名同伙,一番密谋后,打电话要求纯嫣的父亲迅速拿出15万元。次日,4人残忍地勒死了纯嫣。8月19日晚,公安局接到报案后,迅速展开调查。8月27日,一举将4人抓获。这个案例带给你什么样的思考?在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的同时,青少年自己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3.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师简要介绍)4.读书整体感知的问题如下:①网上交友应注意什么?②女同学的防护衣是什么?③面对不法侵害时,怎么办?1.提问上述问题,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在教材中落实。2.教师精讲,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提高警惕──避免受到侵害的重要前提。①前面的案例提醒我们,网上交友要注意些什么?小结:a.不要轻易说出自己的真实信息。b.与网友会面要慎重,并采取防护措施。c.遇到低级庸俗的网友,马上避开。②情景二:她穿上了新买的吊带衫和心爱的超短裙,决定独自出远门去姥姥家过暑假。站在这座陌生城市的十字路口,四处张望。这时,一辆风驰电掣的摩托车停在她身旁,车上的男青年问:“我可以帮你吗?”小燕怯生生地问:“请问人民路怎么走?”“正好同路,我送你。”男青年拿起小燕的旅行包,给了她一个头盔。摩托车载着小燕驶向前方……1、根据你的想象和猜测,给故事编个结尾。2、为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你想说些什么?复习上节课所学,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学生自由发言,打破课堂师生的局限,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共同讨论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讨论后发言△抽查学生作业本中的题目,帮助学生养成温故知新的好习惯。△以情景故事报道的方式,使学生知道身边可能遇到的种种侵害,引起学生的重视,自然导入新课。△依托现实的活动情景,帮助学生获得防止侵害,避免危险的方法△通过讨论解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护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用智慧保护自己。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5教学流程分课时环节与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第二课时三.达标训练(巩固)(10分)四.课堂总结(5分)板书设计小结:对于女同学来说,保持高度的警惕,文明的行为举止,得体的衣着打扮,是保护自我的防护衣。(二)用智慧保护自己情景三:观看教材96页,四副漫画(打劫、地震、尾随、触电)。讨论:1、图中的同学遇到了哪些险情?2、我们为他们脱离危险想想好办法吧?3、面对不法侵害时,怎么办?教师点评:①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②没能力将其制服,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③万不得已,对可能出现的不同后果进行比较,把损失降到最小。(三)用法律保护自己阅读教材97页“小峰中奖”的案例故事。思考:他靠什么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你的身边有类似的例子吗?小结:青少年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那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处理《资源评价》61页—66页中题目,可根据时间选作。这节课我们主要针对人身侵害了解了一些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的方法,但社会生活是复杂多变的,侵害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我们需要掌握几条防范侵害的基本原则,老师遍了首儿歌:青少年经验少自我保护很重要自尊自爱做防护公共场所莫露富提高警惕是关键遭遇侵害别慌张灵活机智用智慧法律伴随你左右提高警惕防范侵害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用智慧保护自己用法律保护自己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一些好的自我保护的办法。学生自由发言,打破课堂师生的局限,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共同讨论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当堂背诵,看谁背得快。让学生思考后回答。△“生活便是课堂,过程即是学习”,学生是在一种主动探究、合作共享、兴奋难抑的心理氛围中进行学习的。这种方式的学习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能调动起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从孩子的口中得出结论,更便于学生的记忆。○本课充分挖掘教材的材料,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积极开发课堂生活资源,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认识到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6教学流程分课时环节与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第三课时第九课复习训练课一.整体感知(先学)(15分)二.问题探究(后练)(15分)1.结合作业本中题目,检查识记情况。①青少年所受到的侵害主要来自哪些方面?②青少年容易受侵害的原因有哪些?③面对侵害行为,青少年身边的保护有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