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精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精选)初一(1)班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怎样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远处驶来的帆船,先见桅杆,再见船身;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所拍摄的卫星照片。站得高看得远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两端的交点叫两极。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特点: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特点:经线是等长的。2、纬度、经度的比较:经度纬度度数起点线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赤道为0°纬线度数划分:本初子午线_是东西经的分界线。0°经线以东的180°为东经,以西的180°为西经,东、西经各有180°。东经180°与西经180°同在一条线上,这条经线称为180°经线。赤道为南北纬的分界线,赤道_以南为南纬,以北为北纬,南北纬各有90°,北纬90°即北极(N),南纬90°即为南极(S),代号东经(E),西经(W)北纬(N),南纬(S)半球划分习惯上以(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平分地球为东、西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3.纬度和经度赤道是纬度起始线。2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线。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低纬度地区:0°-30°,中纬度地区:30°-60°,高纬度地区:60°-90°。第二节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自转公转绕什么转: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期:约24小时一年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形成四季春分3月21日左右,(直射赤道,北半球昼夜等长)夏至6月22日左右;(往北移动,昼长夜短)秋分9月23日左右,(往南移动,移到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冬至12月22日左右。(往南移动,移动到南北回归线,北回归线昼短夜长)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人们根据太阳光热在地表的分别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五个带:范围获得太阳光热状况突出的自然现象北寒带北极圈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极圈少,终年低温极昼极夜北温带介于热带和寒带之间既无极昼也无极夜,四季分明热带多,终年高温一年有一、两次阳光直射现象3南温带介于热带和寒带之间既无极昼也无极夜,四季分明南寒带少,终年低温极昼极夜盐城市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物体影长最短,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物体影长最长,昼最短夜最长。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5.地图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是个分式,比值越大,比例尺也就越大,即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小,比例尺就越大;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实地范围越小。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四周向中心递增,有山峰标志;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突出。陡崖:等高线重叠。鞍部:两山顶之间,形似马鞍;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向低处凸出为山脊。缓坡等高线稀疏,陡坡等高线密集,陡崖坡最陡,密呈线一条;鞍部两山头,好似眼镜架。2、陆地上有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五种地形。二、陆地和海洋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4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海陆分布特点: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多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大陆)。4.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1)地球上的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其中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大洋洲介于亚洲、非洲、南极洲和南美、北美洲之间,为太平洋和印度洋所环绕。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绝大部分在南极圈内,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所环绕;全部分布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全部分布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全部分布于东半球的大洲:欧洲、非洲;全部在西半球的大洲: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各大洲之间陆地上的主要界线:欧洲与亚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南美洲与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2)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洋周围的大洲:太平洋: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大西洋: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南极洲和非洲之间。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南极洲和大洋洲之间。北冰洋位于北极圈内,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大洲所包围。最大的大洲亚洲,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最小的大洲大洋洲,最小的大洋北冰洋,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洋北冰洋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纬度最高的大洋北冰洋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积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5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沧海桑田变化(P32、33)说的是海陆变迁,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如喜马拉雅山中发现古代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和海平面的升降(海底古河流的遗迹;盐城东海岸曾经是一片汪洋)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荷兰的围海造田日本的填海造陆)也会引起海平面的升降。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8.全球划分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大洋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火山和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地带。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10.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主要有: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11.(P38、39)红海和东非大裂谷是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几千万年以后这里将成为新的海洋;因为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碰撞,地中海不断缩小,直至消失。因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青藏高原成为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喜马拉雅山不断隆起抬升成世界最雄伟的山脉、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最高峰。三、天气与气候(P42)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1、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常用到气温、降水、风、云、雾等要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变化不大,一般只注意到气温、降水两要素。2、认识卫星云图,图上绿色代表陆地,蓝色代表海洋,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越凝重,代表云层越厚,云厚的地方往往下雨就越大。3、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见P49)页。4、(P51)空气质量指数与空气污染指数评判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好坏。污染指数小(小于100),空气质量为优、良,则空气清新,对人体的健康有益;污染指数大,(大于6100),则空气污浊,对人体健康有害。5、风向是风的来向,即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是风的强弱。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海洋8月最低,2月最高。③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等,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4.世界的气候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③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④气候类型的特点: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常年高温多雨。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终年高温。7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