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消毒剂对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不同消毒剂对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影响作者:刘成,高乃云,蔡云龙,LIUCheng,GAONai-yun,CAIYun-long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刊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OFXI'ANUNIVERSITYOFARCHITECTURE&TECHNOLOGY(NATURALSCIENCEEDITION)年,卷(期):2007,39(2)被引用次数:1次参考文献(15条)1.VANDERKDAssimiableorganiccarbon(AOC)asanindicatorofbacterialregrowth1992(01)2.LECHEVLLIERM.SCHALZWBacterialmutrientsindrinkingwater1991(03)3.LECHEVLLERMWFull-scalestudiesoffactorsrelatedtocoliformregrowthindrinkingwater1996(07)4.VANDERKDAssimilableorganiccarbonasaindicatorofbacterialregrowth1992(02)5.WLiu.HWu.ZWangInvestigationofassimilableorganiccarbon(AOC)andbacterialregrowthindrinkingwaterdistributionsystem2002(36)6.叶劲成都市自来水的生物稳定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2003(12)7.王丽花.周鸿.张晓建某市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研究[期刊论文]-给水排水2001(12)8.张晓建.陈超.何文杰安全氯化消毒工艺的消毒副产物控制[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2004(09)9.MonikaPolanska.KoenHuysman.ChrisvanKeerInvestigationofassimilableorganiccarbon(AOC)inFlemishdrinkingwater2005(39)10.SHAWJP.MALLEYJJP.WILLOUGHBYSAEffectofUVirradiationonorganicmatter2000(04)11.LUNDV.ORMERODKTheinfluenceofdisinfectionprocessesonbiofilmfornationinwaterdistributionsystem1995(29)12.LEHTOLAMJ.MIETTINENIT.VARTIAINENTImpactofUVdisinfectiononmicrobiallyavailhblephosphorus,organiccarbon,andmicrobialgrowthindrinkingwater2003(37)13.刘文君饮用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消毒副产物特性研究200314.刘成.高乃云.黄廷林混凝工艺对细菌的杀灭作用及对有机物的去除研究[期刊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15.WEISSWJ.BOUWEREJ.RAboytesRiverbankfiltrationforcontrolofmicroorganisms:resultsfromfieldmonitoring2005(39)相似文献(5条)1.期刊论文李灵芝.李建渠.王占生.LiLingzhi.LiJianqu.WangZhansheng不同消毒剂对饮用水中可同化有机碳的影响-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6)以某地表水为原水(TOC为5.3mg/L),研究了氯、氯胺和臭氧3种消毒剂对可同化有机碳(AOC)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1mg/L氯氧化30min就会使AOC升高近3倍.投加3种剂量(1、2、3mg/L)的氯胺,氧化30min时AOC增加不到1倍;氧化24h时AOC浓度均比30min时的高,这说明氯胺的作用机理与氯不同.投加臭氧2.0mg/L氧化30min时可使AOC增加2.4倍;当臭氧质量浓度大于2.0mg/L时,AOC开始下降,这说明一部分中间产物进一步被氧化成了二氧化碳和水.2.期刊论文陈士才.雷云霞.CHENShi-cai.LEIYun-xia不同给水处理工艺的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研究-中国给水排水2008,24(19)以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作为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对常规处理工艺和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深度处理工艺控制AOC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工艺都会使出厂水的生物稳定性变差,常规处理工艺和深度处理工艺使出厂水的AOC平均浓度分别增加了26%、70%;尽管砂滤和BAC滤池去除AOC的效果良好,但O3氧化和氯胺消毒会大幅度提高AOC浓度.因此,有必要采取减少后臭氧投加量或单独采用BAC、增加生物滤池接触时间以及减少消毒剂投加量等措施来控制AOC浓度,促使出厂水水质达到生物稳定.3.期刊论文吴卿.赵新华.WUQing.ZHAOXin-hua饮用水管网生物稳定性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7,23(3)目的研究饮用水管网生物隐定性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我国北方某市市区配水管网中细菌总数、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生物可降解有机碳(BDOC)等水质指标进行了监测.结果水温是影响管网中细菌总数变化的重要因素,与细菌总数呈正相关关系.AOC与自由余氯间呈正相关关系;与细菌总数间无相关关系.BDOC与自由余氯呈负相关关系;与细菌总数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结论控制管网水中细菌的再繁殖,应将AOC与消毒剂余量和浊度的控制结合起来进行.管网中细菌、AOC和BDOC、氯及水力条件之间的关系复杂,而且不同的管网间差异较大.4.期刊论文鲁巍.姜登岭.张晓健配水管网中AOC与细菌再生长的关系-中国给水排水2004,20(5)对我国北方A市市区配水管网中可同化有机碳(AOC)与细菌再生长关系的研究表明:降雨量对水源水和管网水中AOC含量影响显著;HPCR2A的计数结果较吖啶橙染色直接计数(AODC)的低2~3个数量级,仅占AODC计数结果的0.1%~2.0%;使用传统琼脂培养基的HPC计数结果又比使用R2A培养基的HPC计数结果低1~2个数量级(前者仅占后者的0.4%~8.4%),有时甚至会出现未检出或检出量极低的情况,不利于试验研究;A市管网水中的AOC含量和异养茵总数的相关性较差,当AOC较低时(<100μg乙酸碳/L)异养菌已经大量繁殖(>104个/mL),而在AOC浓度较高(>200μg乙酸碳/L)的情况下异养茵数量却相对较低(102个/mL).因此要控制管网水中细茵的再生长,应将AOC的控制与消毒剂余量的控制相结合.5.期刊论文研究生论文摘要-给水排水2001,27(1)AOC在净水工艺中的去除与在管网中的变化和影响博士生:吴红伟导师:王占生(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100084)深入分析了国内主要城市自来水厂净水工艺对AOC的去除规律,在此基础上首次详细完整地研究了各种组合工艺和处理单元对AOC与BDOC及其它有机物特性指标(不同分子量的有机物、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和UV254)的去除效果,并针对消毒剂和细菌对水中AOC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同时还初步研究了水中AOC对管网腐蚀的影响。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我国大部分城市的饮用水属于生物不稳定的饮用水,有必要对自来水厂的现有净水工艺进行改进。(2)掌握了各种单元净水工艺对AOC与BDOC的去除能力,使得净水工艺的选择可以针对水源水有机污染特征有目的地进行。对于AOC和BDOC来说,生物处理、生物活性炭和臭氧-生物炭是非常有效的处理单元。预臭氧-生物预处理、常规处理与臭氧活性炭的组合工艺对AOC和BDOC有最高的去除,可使出水达到生物稳定。(3)氯和氯胺氧化水中有机物成为AOC的反应都存在两个较快增长期和下降期,由此提出了AOC在配水管网中变化的改进模型,使它更符合管网中的实际情况。(4)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加氯量,采用氯胺消毒,对降低水中可同化有机碳AOC值、增强管网水的生物稳定性都很有效。因此氯胺消毒在控制饮用水生物稳定性方面比氯更有优势。(5)证实了水管中确实存在微生物腐蚀,且微生物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互相促进、互为条件,微生物腐蚀的产物往往和电化学腐蚀的产物混合在一起。对于各种条件都相同的水管,可以肯定有机物AOC含量越高,管网腐蚀得越严重。[关键词]AOC,生物稳定性,组合工艺,消毒剂,微生物腐蚀。(答辩时间:2000年5月)燃煤火力发电厂干收湿排闭路除灰系统的结垢及其防治研究博士生:刘绍银导师:郝吉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100084)针对燃煤电厂干收湿排闭路除灰系统中的结垢及其防治问题进行了研究,其目的是探讨与该系统结垢及其防治有关的理论问题,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作者将该系统分为除灰和回水两个子系统,分别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最后,论文研究了整个闭路除灰系统与结垢有关的系统稳定性问题。对于除灰系统,论文研究了该系统中的成垢过程,提出了该系统结垢是由于灰浆中沉淀的碳酸钙夹杂其它物质在灰管壁上的沉积与沉积物被灰浆中的灰颗粒冲刷和磨损之间抗衡结果的观点,并认为,灰浆中出现碳酸钙沉淀是灰管结垢的决定性因素。根据这一观点论文解释了复杂的灰管结垢现象和结垢的形态。随后作者用试验手段,研究了干收湿排灰浆碳酸钙沉淀动力学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目前对于干收湿排灰浆防垢最有发展前途的“管前预处理”法中的一些理论问题。研究中,通过反应器概念的引入,从理论上阐述了“管前预处理时间”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管前预处理时间”的确定办法,从而使该法的理论体系趋于完整。对于回水系统,作者首先分析了回水系统结垢的原因以及回水碳酸钙结垢的判断问题。提出了可用于高pH回水碳酸钙结垢判断的“改进Langelier指数法”。同时,论文还引入了多组分情况下的化学平衡计算法,用于在测试数据较为充分的情况下,更准确地判断回水的结垢。作者还从理论上研究了利用二氧化碳对回水进行稳定处理的工艺,提出了再碳化处理的理论。此外,本文还结合回水系统的特点,研究了适于该系统的阻垢剂的评选办法。作者认为,解决闭路除灰系统的结垢问题,应是在尽力减轻系统结垢的基础上,辅之以除垢的方法。基于此,论文还就目前较为流行的开路酸洗方法中酸的浓度和流速等因素对酸洗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关于闭路除灰系统与结垢有关的稳定性问题,论文主要研究了闭路循环的水质变化、回水系统防垢方法对除灰系统结垢的影响以及闭路除灰系统的补水点的合理选择和系统的水平衡等问题。[关键词]燃煤火电厂,水力除灰系统,结垢,防垢。(答辩时间:1999年9月)SBR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生物除磷特性及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硕士生:卢然超导师:张晓健(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100084)采用模拟生活污水,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研究SBR工艺生物除磷及其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对除磷效果的影响,并着重考察了反应器中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和颗粒的微观形态结构。反应器经过了驯化、调整和提高阶段,反应器在高效除磷阶段中培养出具有除磷能力的好氧颗粒污泥。试验结果表明:(1)对于COD在475.4~595.4mg/L,P在9~15mg/L,TN在20~30mg/L的进水,出水COD浓度一般在52.3~68.5mg/L,P约为2mg/L,TN为5~6mg/L。总的COD去除率基本在90%左右,P的去除效率在85%左右,氨氮去除率在90%以上,总氮去除率约为80%。反应器处理有机物的负荷为1.2~1.6kgCOD/(m3*d)。这一数值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0.6~0.9kgCOD/(m3*d),也略优于吸附再生法0.8~1.2kgCOD/(m3*d),相当于氧化沟负荷的3倍。而且该工艺的曝气时间仅为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一半,节省动力能耗。这些表明此工艺对于处理生活污水具有很好的运行性能。在厌氧段,平均释放磷0.5~0.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