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8课 春秋战国的文化(教案+导学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8课春秋战国的文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孔子的学说及对教育和文化的贡献。(2)了解老子及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3)思考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项值得继承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可以通过对前面两课的复习,从社会政治领域里的纷争联系到思想领域里的纷争变化,以旧引新进入本课。也可以通过传统思想对祖国现今社会的影响,从今引古倒叙进入本课。(2)本课正文的学习,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但要注意将知识点落实到位。本课涉及到重要历史人物较多,可用对比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记忆、掌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本课内容与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状况相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理解人们在社会所处的经济、社会地位决定其社会意识;反过来热门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观念。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2.教学难点:百家争鸣各学派的基本主张。三、教学课时1个课时四、教学过程1.课前引导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科技文艺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方面也有重大成就,出现了孔子、老子等思想家和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新课教学(一)老子根据课文中的老子像,向学生介绍老子的简单生平,指出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他本人还被后来的道教徒神化,尊崇为道教教主。并向学生讲明“道家”是学派,“道教”是宗教,两者是不同的概念。突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中对立的双方及其相互转化的精华所在,使学生了解老子是一位对事物有深刻观察力的智者。结合“塞翁失马”的成语典故,使学生了解祸兮、福兮含义。介绍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并说明产生这一思想的原因。联系这一思想主张在西汉初期的实行,使学生真正理解“无为而治”这一主张。(二)孔子创立儒家学派采用故事法,让学生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然后提问:这个故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学生回答:反对暴政或提倡“仁”的思想。教师进而提问:“仁”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学生从人际关系和人格方面去理解。教师指导学生看课后的畅想天地中的漫画,引导学生将孔子的“仁”的外延扩展到政治领域。同时引导学生展开开放性讨论,联系当前我们所提倡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畅谈对“仁”的作用的看法,以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关注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问:孔子除了在思想政治领域的贡献之外,还在哪些领域有重大成就?学生回答后,教师依照重点分析整理书本内容。最后采用讨论法讨论课中思考题:“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你认为这句话对吗?”学生分析讨论之后,教师视讨论情况作启发性的小结,以此结束这一小目的学习。(三)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教师首先要向学生明确: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物,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在战国时形成的。然后提问:什么是百家争鸣?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指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阴阳、纵横等诸子百家对激烈的社会变革提出不同的看法,纷纷著书立说,在政治、学术上展开各种争论,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提问: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看书,可以得出是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结果。教师进而帮助学生回顾社会大变革的具体表现:在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在政治上,商鞅等的变法使封建制度得以确立。思想文化领域的激烈碰撞正是政治经济大变革的反映,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哲学观点。2.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教师指导学生填写下表:学生填写此表后,教师应指出:①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无为”的思想和他的辩证法。②可补充介绍春秋时期的杰出军事家孙武和《孙子兵法》。③引导学生比较各派思想主张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五、教学检测(一)课中题1.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你认为这句话对吗?提示: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是多角度的:①这句话是对的。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都不要强加给别人,因为强加于人的行为是侵犯他人的人权。②孔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这一主张,有反对统治者向百姓施暴的一面,因此有进步性。③在阶级社会,要求统治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无法实现的。④如果用绝对化的观点看待这句话,它也有不对的一面。例如,一个人喜欢自强,不喜欢别人资助他,但他经常资助一些有困难的人,你能说他不对吗?2.你能谈谈本课所举各家主张的对立之处吗?提示:从立言之旨来看,儒法两家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而道墨两家则倾向于被统治者。从治国的手段来看,儒家反对苛政,主张实行“仁政”,法家主张严刑峻法、“法治”,儒法两家是对立的;道墨两家虽都倾向被统治者,但就“治”的方法来看,也有消极和积极的区别。六、课堂小结小结:总之,今天通过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学习,知道儒家、法家和道家是春秋旧中国时期最主要的学术派别,从中我们了解了儒、法、道、墨、兵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主张,以及对后世所产生的极大影响。进一步认识孔子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七、作业布置: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主要历史条件是什么?哪一派的学说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八、教学反思:第八课春秋战国的文化执教人刘立波课题春秋战国的文化课类主备人刘立波审定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自学目标(基础):1、孔子及其“仁”学说。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2、老子和他的辩证思想。3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合作目标(重点):孔子和百家争鸣探究目标(难点):百家争鸣各学派的基本主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本课内容与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状况相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理解人们在社会所处的经济、社会地位决定其社会意识;反过来热门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观念。主要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师主导步骤(要点问题化)学生学习步骤化(求解活动化)时间组织教学山东被誉为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是指泰山。一水指黄河。同学们,这一圣人指谁?(学生回答出孔子,从而导入课文)2目标展示口述目标1234专心听,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3导学达标一、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活动1:自主学习真快乐:一、道家学派----创始人是,生活在,著有《》朴素辨证法的思想。他认为一切事物都包括对立的两个方面,彼此之间,,弱可以变强,小可以变大。在政治上,他主张,认为,因此提倡“”,使人民的生活得到一定的改善,国家就容易治理了。15二、孔子创立儒家学派:1.孔子简介:孔子名丘,春秋晚期人,学派的创始人。2.孔子的主张:1)思想上:他的思想主要由“”和“”两个部分组成。政治上他主张,。要求统治者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要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任意刑杀和。2)文化上:整理了《》等书,根据鲁国史籍编订了《》。3)教育上:①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②主张“”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③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3.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三、百家争鸣2、背景:1)战国时期,社会发生急剧变化。2)许多思想家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的局面。2.时间:时期3.主要学派:、、、诸家。二、合作探究(根据问题小组讨论,每组推荐人回答自己的看法。)活动2:相互合作展风采1、分小组看书来回答表内内容,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是什么,最后拿出事先准备的表格来总结。)学派代表人主张或成就儒家墨家道家7法家兵家2、思考:道家和兵家的创始人分别是谁?3、古代思想家的主张与现代社会的联系(把相关的用线连起来)现代古代“和谐思想”①孔子主张人们相互爱护②墨子主张相互爱护反对不义战争“民本思想”③孟子主张“民为贵”“君为轻”三、精讲点拨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汉族,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卫氏。又称卫鞅、公孙鞅(卫鞅之“卫”即氏於国,商鞅之“商”即氏於居或氏於官,又“诸侯之子曰公子,诸侯之孙曰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为氏”。卫鞅之祖为卫国君,故又称公孙鞅。)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受到秦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其在秦执政二十余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并使秦国长期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但最后还是4死于自己的法。检测矫正教师指导点拨活动3:展示能力与成果1.下列作品是由孔子编订或整理的是()①《论语》②《诗经》③《春秋》④《道德经》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2008年初,温总理指挥抗击冰灾工作时说:“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古代先哲中,第一次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3、下列历史人物如果生活在现代,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是()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4、连线题:将下列主张和人物连接起来。不打无准备之仗孔子兼爱、非攻孟子民为贵,君为轻孙膑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庄子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墨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韩非子5、学以致用:假设为了更有利于电视栏目的创新和提高收视率,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下列人物中(孔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孙膑)最有可能入围的是哪些?并说明他们入围的理由。1.《法制空间》的主持5人:。理由:。2.《军事天地》的主持人:。理由:。3.《教育论坛》的主持人:。理由:。总结提升教师提示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2、完成右边练习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主要历史条件是什么?哪一派的学说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1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