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读书会_主题:城中村2015-07-111理论2视角3困境4原因5对策ONTENTS内容大纲1理论2视角3困境4原因5对策ONTENTS内容大纲存量规划《大数据时代城中村改造的规划技术路线初探》:现阶段,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大部分城市由增量建设转向存量发展,而城中村改造正是存量发展的工作重点之一。《存量规划:理论与实践》不久前,上海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严守用地底线,实现建设用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增量规划的基础,主要是工程学的。交通、市政,甚至规模预测、功能分区,都是在回答怎样分配和组合资源,已达成最优的公共服务水准。存量规划则不同,它主要回答的是如何将现有的资源,转移给能为城市贡献最大的使用者。减少要素转移的成本,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是存量规划的主要目标。城市更新《城市再生:我国新型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195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开发概念发生了5次明显的变革,促进了城市再生理论的形成1950年代的城市重建(urbanreconstruction)1960年代的城市振兴(urbanrevitalization)1970年代的城市更新(urbanrenewal)1980年代的城市再开发(urbanredevelopment)和1990年代的城市再生(urbanregeneration)城市更新《城市再生:我国新型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到1990年代初步建立的城市再生的理论框架,迄今有6个主题:(1950年代的城市重建(urbanreconstruction)(1)城市物质改造与社会响应;(2)城市机体中诸多元素持续的物质替换;(3)城市经济与房地产开发、社会生活质量提高的互动关系;(4)城市土地最佳利用和避免不必要的土地扩张;(5)城市政策制定与社会惯例的协调;(6)城市可持续发展。1理论2视角3困境4原因5对策ONTENTS内容大纲“城中村”:断裂社会的连接带(城市社会学)早期研究多集中在城中村所引发的问题上,“城中村”被看做“问题村”,是“社会—经济塌陷带”应该根除经过无数次整治———发展———再整治的过程,这种现象反而更加严重原因何在?将城中村的存在作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事实”来看待,已不再是急切地思考如何尽快消除“城中村”,而是倾向于在一定范围内保留它的存在。“城中村”:断裂社会的连接带·概念断裂法国社会学家图海纳用“断裂”来描述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认为在中国城乡经济日渐疏远,城市对农村的依赖性减弱,农村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处于边缘状态,正在或者已经被“甩出”社会结构还不至于“断裂“城中村”:断裂社会的连接带·原因迪尔凯姆指出,对“社会事实”进行解释时,必须同时研究它形成的原因与产生的功能,并且对原因的分析要先于对功能的研究“郝家村”是在耕地被不断征用、蚕食的情况下形成的,其面积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下被城市所包围的住宅区在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的情况下,村民的生产方式由纯粹的农耕生产变为“生产蔬菜兼营旅社、运输业等”,即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逐步在第一个层次上实现了“城市化”“城中村”在20世纪最后10年大量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有着自身的历史、制度根源及深厚的现实基础:城市出现了大量的体制外人口,为“城中村”旅社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城中村”:断裂社会的连接带·功能社会经济构成:户均拥有出租房53间,房租均值是122元每间,每个月的房租收入均值可达6466元——强烈的经济吸引力(磁力)人口数量构成:1250,25440(20:1),远远大于其原住人口,在更大的意义上是作为“流动人员聚居区”而存在的人口社会性:“城中村”人口在职业分布上多属于次属劳动力市场,即工作环境差、时间长、报酬少;同时,也有不少人从事技术与管理性工作,其所占比例为16.8%,仅次于服务业23.6%的比例(传统农业社会以血缘、地缘等非正式化的社会关系为主;而现代工业社会则以业缘等组织化的社会关系为主)“城中村”:断裂社会的连接带·功能第一,为外来人口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栖居地第二,为外来人口提供了继续社会化的场所,一种文化进入另一种文化,发生“文化冲突”,为外来人员融入城市争取了时间与空间。第三,解决了部分在城市化过程中政府暂时无力解决的问题,在社会福利及各种社会保险方面,实际上履行了城市政府本应当承担的责任。第四,增加了城乡流动的可能性,有利于实现城市化,深受“城市性”熏陶,必将新的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等带回家乡,增强农村的“城市性”。不难看出,“城中村”同时对城市与农村发生深刻影响“城中村”:断裂社会的连接带·结构-功能模型“城中村”:断裂社会的连接带·结构-功能模型“城中村”是作为一个连接带出现的,这种连接性具有双重意义。一个地域实体,绝大多数农村人口到城市之后将“城中村”作为第一落脚点,从而在第一个层面上实现了“城市化”但它更是一个社会实体兼有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城中村”好比一个熔炉,要么融入城市,要么回到农村影响农村“城中村”同时生产着“新城市”与“新农村”,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我国的城市化、现代化水平。小结:城中村的存在增加了城市与农村之间进行交换的可能性,从而防止了“断裂”的出现,有助于社会和谐。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研究(政治经济学)首先,城市的兴衰是基于竞争性的资本主义的原则,本地的行动者通过改变土地使用模式的人工环境去争夺资本、廉价劳动力和其他资源其次,资本是流动的,而城市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城市发展必须顺应资本流动的规则最后,阶级斗争,或者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政治角力,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另一个动力如果说人文生态学认为城市的兴起是一个自然的生态学的过程,那么政治经济学则断言城市发展主要是经济和政治事务人为决定的结果从增长联盟到权益共同体:改造的逻辑重构城市改造(更新)是中国城市矛盾最聚焦的领域之一,更由于其行为主体的多元化,各利益方之间的博弈方式具有极其复杂的政治和制度根源在西方关于城市发展政治的研究中,增长联盟(growthcoalition)理论影响深远(哈维·莫罗奇《作为增长机器的城市》)城市的扩张是受到政治、商业和经济精英的操纵,出于追求土地的“交换价值”的目的,而这往往会与本地居民实现土地自身的“使用价值”发生冲突,城市的物理和社会形态也随着两者的冲突不断发生变化基于对美国城市深入的研究经验,莫罗奇认为:城市最主要的任务是增长,地方官员发展地方经济的强烈愿望和拥有资本的经济精英聚敛财富的动机主导着城市政治的发展方向,并因此在城市发展中形成了由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组成的联盟。联盟的组成通常包括经济利益集团、公共部门和第三部门的领导者、地方媒体等。饱受非议、困难重重的城市改造(更新),就是以“增长联盟”为形式的城市发展的矛盾集中点之一从增长联盟到权益共同体:改造的逻辑重构(背景)一方面,随着城市发展的空间日益狭窄,土地利用出现瓶颈:,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扩张,建设用地指标日益紧缩,力保全国18亿亩农业用地“红线”的政策丝毫不能动摇,全国各大城市近几年纷纷出台向旧城要土地、“内部挖潜”发展空间的发展战略——城市改造,特别是土地的改造必将成为中国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城市改造还停留在“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导”的“谋利”阶段,由政府发起、政府与强势利益集团形成“利益联盟”的大规模城市改造使原居民处于相对的弱势,较容易被边缘化旧改的逻辑重构从增长联盟到权益共同体:改造的逻辑重构(逻辑)完全由政府规划和实施的旧城改造和住房建设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广州城市改造采取的模式主要为“政府主导、零散改造”,是政府一直作为改造的主体,既是城市改造的政策制定者,又是城市改造项目的具体操作者,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城市改造时期,在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背景下,引入私有资本参与到城市改造中,将土地以公开“招拍挂”的方式进行出让,,政府和市场“联手”,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城市改造模式。政府搭台、市场主导的“三旧”改造时期,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牵涉主体较为复杂,形式较为多样,通常是政府出面主导改造,而开发商则是背后“看不见的手,“政府搭台,村联社和开发商唱戏”“后‘三旧’改造”时期:政府抑或市场?从增长联盟到权益共同体:改造的逻辑重构(重构)“以土地换增长”模式是中国城市改造屡受诟病的症结所在,是城市改造深陷矛盾的根源增长联盟过分注重城市改造中的经济利益,导致了中国城市改造的“大拆大建”,忽略了城市社会和城市居民的社会和人文利益需求城市社区和居民群体由于缺乏政治和经济资源,只能扮演被动的角色,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增长联盟之外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城市改造的方式和目的,斩断各级政府与城市改造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链条,促使城市改造实现从增长联盟向权益共同体的转变。从增长联盟到权益共同体:改造的逻辑重构(重构)这种权益共同体需要同时满足公共利益、市场利益和产权利益的平衡需求公共利益包括三个方面:城市利益、社区利益和综合利益:城市利益包括通过城市改造实现城市的土地整合,形成合理的空间规划和改善总体的生态环境;社区利益包括完善社区功能配套,保持社区历史风貌和延续社区的文化传承;综合利益包括协调相邻地块的发展规划,整合周边地区的有利资源和保障城区的基础设施市场利益包括改造项目的经济利益以及参与各方的利益回报产权利益既包括原业主在安置、回(搬)迁和补偿中的合法权益,也包括原租户的居住权益在这个权益共同体中,政府不应该有直接的利益介入,政府从城市改造中所获得的将是对城市发展规划愿景的实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美国城市史学中的人文生态学理论(人文生态学)城市化研究应该作为城市史学家主要致力的任务,应该把城市社会诸多关联的方面作为一个生态复合体来研究人类社会也与生物界一样,是一种生物链的相互关联的关系,城市社会人们的举止和行为是由城市的物质环境所决定的。传统的人文生态学(芝加哥学派)把城市视为一个自然系统,城市发展是一个新的群体和土地使用方式“入侵”、“更替”和“隔离”的生态学过程的结果美国城市史学中的人文生态学理论(人文生态学)人文生态学方法的创始者是罗伯特·帕克,他是第一个把生态理论模式运用于分析社会文化的社会学家从“文化”的角度来说,社会是作为一种默契而存在的这就是说,它是由作为某一特定社会标志的集体行为的基础,即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念、习惯和态度所组成的,这种社会的默契,或者说社会遗产,只有通过交往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才能出现社会接触有三种基本形式,即斗争、包容和同化,通过这三种形式的运作,文化秩序就能建立起来美国城市史学中的人文生态学理论(概念)从生态的角度考虑,帕克认为人类社会的“文化”秩序可以设想成“生物界”的秩序这个特定“生物界”的专门术语就是社会,它是以人类社会的次社会面貌出现,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简化为生态组织,或是某一地方不同单位之间相互依存的功能系统,而这一功能系统是次社会经过竞争过程发展的结果。这样,帕克认为,社会学中有关社会文化秩序的研究,就可以归结为人文生态学对生物界次结构的研究。美国城市史学中的人文生态学理论(自然区域理论)构成帕克人文生态学方法的基本理论是自然区域理论他认为,在迅速发展的城市中,最明显的生态特性是分为几个自然区域。也就是说,如果把一个城市作为大社区,那么,它又可以细分为几个小社区这些小社区的形成,或者人口的分布是按照语言、种族和阶级来划分的。每个城市有中心商业区、专门的居民区、郊区、重工业区、卫星城区和并非人为安排的劳动力市场,每一个美国城市有它的贫民窟、种族居住区和移民聚集地。这些就是所谓的城市自然`区域‘这些区域的划分是某些机构或特定人口为获得战略空间相互竞争的结果。在某一区域内,特定机构或人口吸引值钱位置的能力决定着土地利用类型的分配。美国城市史学中的人文生态学理论(生态星座)罗德里克·麦肯生态分布理论,即一个社区或地区所有居民的活动和机构的分布组合。这种组合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