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特色工业基地产业发展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公文万州府办〔2008〕82号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万州区特色工业基地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江南新区管委会,各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重庆市万州区特色工业基地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二○○八年五月九日抄送:区委办公室,区人大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人武部。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08年5月9日印—2—重庆市万州区特色工业基地产业发展规划(2007-2020年)万州地处我国东西部结合部,是长江上游重要水陆交通枢纽,长江沿江开埠最早的工商业城市之一,渝东北沟通川东、鄂西、陕南、湘西北和贵东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三峡工程最大的移民搬迁城市。根据中央对重庆的战略新定位和重庆对万州提出的“135”目标要求,为有效实施万州经济社会发展“1113”工程计划和工业发展“521”工程计划,以培育盐气化工、新型材料、纺织服装、食品药品、机械电子五大特色产业为着力点,加快特色工业基地建设步伐,尽快将万州建成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第二大城市、渝东北和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和谐稳定新库区的示范区,成为全市“一圈两翼”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增长极,特编制《重庆市万州区特色工业基地产业发展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重点是2007-2011年。一、发展基础和环境(一)发展有利条件与现实基础万州具有发展盐气化工、新型材料、纺织服装、食品药品、—3—机械电子等特色产业的资源优势、环境条件和产业基础。特色自然资源。万州及其周边地区是盐岩、天然气、硅、石灰石等矿产资源的富集区;水资源极为丰富;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适合多品类的动植物生长,是我国南北物种的聚汇地。物流与市场条件。万州拥有长江上游最优的深水港区。三峡工程移民以来,万州内外部交通条件根本改善,初步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并被纳入国家大交通体系建设范围。“十一五”期间,国家和重庆市将进一步完善万州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加快深水港和集装箱码头建设,推进绕城高速、万云高速、渝万沿江、万达和万利高速公路建设,宜万铁路、渝万城际铁路建设和电气化改造达万铁路,并将启动西安经万州至黔江的南北向铁路建设前期工作。由于万州地处华中、西南、西北三大经济区川、鄂、陕、湘、贵、渝六省市结合部,自唐代以来即为川渝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之一,辐射近30个县市,是长江上游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城市之一,现在是重庆除主城以外的最大商业城市,并设有海关。城市平台条件。经过近20年的建设,万州由10多万人口的城市,发展成60万人口的城市,正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到2011年,预测万州城市人口将达到75万人,到2020年,万州将建成百万人口级的重庆第二大城市。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4—增加了城市的经济活力;城市能级的提升,为承接大规模投资和高端产业创造了条件。人力资源供给条件。万州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和较发达的职业教育,是重庆三峡库区职业教育暨移民技能培训基地。拥有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重庆信息技术学院、重庆市万州电视大学等5所高校,23所中等职业学校,具有较强的人才培养输送能力。近10余年,万州长年外出务工劳动力有约有40万人,有务工经历的人员累计超过80万人,为特色工业发展尤其是承接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储备了大量有一定经验的管理者和熟练工人。劳动力价格便宜,人力资源供给综合成本远低于发达地区。政策环境。万州是西部对东部开放的“第一窗口”,是三峡库区承担移民任务最重和最大的移民迁建城市,是重庆确定的统筹城乡发展的第二大城市,除可以享受我国一般同级同类地区共享政策外,还可享受国家西部政策、三峡库区政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和重庆市为建设第二大城市提供的特殊政策,是我国各类优惠政策最集中的地区。产业发展基础。经过近20多年的改革发展,尤其是1999年结合移民搬迁进行工业结构调整以来,万州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实力不断增强,工业在全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越来越突出,—5—正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新阶段。至2006年,工业增加值达到42亿元,占全区地方生产总值的27.7%。盐气化工、新型材料、纺织服装、食品药品、机械电子等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正在形成,进入工业选择性、特色化发展的新阶段。至2006年,五大特色产业产值达到57亿元,增加值达到17亿元,聚集的各类规模以上企业80户,其中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1户。专栏12006年万州工业五大特色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单位:亿元产业总产值增加值利税盐气化工业7.192.981.17新型材料业14.194.881.34纺织服装业4.571.300.30食品药品业25.106.401.70机械电子业6.312.100.46合计57.3617.665.51(二)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未来5-14年,是万州经济上档升位和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和特色发展战略的特殊“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1、万州正成为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最佳承接地之一—6—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进程的加快,由于万州特殊的区位、交通、城市、市场、人力资源供给等条件的不断改善和优化,以及具有显在的特色资源和优势政策的吸引和引导,万州的投资区位价值快速提升,正成为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理想承接地和西部内陆地区投资发展的新亮点。2、西部开发和成渝经济带建设给万州带来了发展新机遇加快西部发展和成渝经济带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是国家未来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万州是成渝经济带的东大门,由于库区因素,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重庆设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为万州创新机制,形成制度优势环境,获得制度改革创新始发效益,带来了特殊的机遇。3、万州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长江经济带是中国区域经济中贯通东西部的发展主轴,全长约700公里的三峡库区段是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的薄弱环节,万州处于这一区段的中心位置,也是这一区段唯一的一座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和长江上游最优良的深水港区,加快万州的建设与发展,是国家畅通长江经济大动脉的客观要求。同时,按中央对重庆的战略新定位,重庆要实现“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这一核心经济功能目标,需要特别发挥长江上游拥有最优航运条件的库区经济功能,为万州发展临港产业带来了广阔前景。—7—4、万州在重庆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按照重庆市新的“一圈两翼”战略构想,万州被定位为重庆第二大城市和渝东北地区经济中心,重庆市加大了对万州建设尤其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空前。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万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中,强调要“着力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把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培育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的盐气化工、新型材料、纺织服装、食品药品、机械电子五大支柱产业”;将优先保障产业发展所需的土地、天然气等要素资源和能源需求,争取三峡电直供万州;并在基础设施、物流、科技与人才、融资保障、财税、行政管理权限等方面,给予了万州一系列特殊政策。这些措施,为万州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关键性的物质保障和活力机制。5、三峡工程移民后期扶持为万州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三峡工程移民由移民搬迁进入后期扶持新阶段,中央对库区产业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万州是库区移民任务最重的区县和最大搬迁城市,是移民后期扶持政策集中投入的重点。一是国家增加了库区产业发展基金,延长了三峡建设基金征收年限。从2006年到2009年,产业发展基金从5亿元增加到10亿元,支持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2009年三峡工程完工后,—8—国家将延长三峡建设基金征收年限,并把部分资金优先用于库区产业发展。二是提供能源及要素资源保障。为支持库区产业发展,国家安排三峡电站每年以优惠价供应重庆。国家投资建设安装了天然气输送管道和新上了天然气脱硫装置项目,并在用气指标上给予了倾斜安排。三是提供更大力度的金融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市农村商业银行、市三峡银行向库区提供更大力度的信贷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将实施支持库区产业化项目的政策性贷款,并与市财政共同出资组建了20亿元资本金规模的融资担保公司,特别在万州设立了融资担保分支机构。此外,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安排等方面也将对库区进行重点倾斜,全国对口支援库区产业发展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三)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从大环境看。一是国际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保护期结束,国内外产业转型升级加速,高新技术化、集成化、集约化、集群化、生态化、特色化发展,成为产业竞争发展的主流趋势,对万州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近期国家在宏观政策上加大了对投资、建设用地、环境保护的控制,对—9—处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过渡期、工业刚刚起步、产业“空虚”现象突出的万州,客观上增加了压力。从万州自身情况看。一是五大特色产业总体上经济总量不大、技术结构层次偏低、核心竞争能力尚未完全形成、产业体系不够完整和优化、相当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不高;二是库区高标准的环境保护要求,对产业选择和一些产业的运行成本效益有较大影响;三是受地理条件限制,工业适用土地选择空间狭窄;四是相当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自身投、融资能力形成困难,资金活力不足;五是产业配套不完善,产业综合运行成本相对较高;六是由于复杂的山地条件和农村土地制度缺陷,对建设规模化原料基地有较大制约;七是公路交通运行成本高,“路通车难通、车通货难通”现象突出;八是较严重存在“软实力”不足的问题,如,体制机制不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人力资源供给存在结构性缺失、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氛围尚未完全形成等。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抓住难得的机遇,着力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加快发展五大特色产业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快速增强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和经济支撑能力,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带动库区尽快实现产业弱势向产业优势的转换。—10—二、总体思路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快速提高经济综合实力为核心,以扩大开放、深化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动力,走创新型、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国家的指导、扶持和社会各方的支援下,负重自强、自力更生、开拓进取,依托比较优势,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移民致富,加快重庆第二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万州及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二)基本原则——特色产业发展与移民安稳致富结合。——特色产业发展与库区生态坏境保护结合。——特色产业发展与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庆第二大城市结合。——特色产业发展与促进周边地区发展结合。——经济总量扩大与经济效益提高结合。(三)特色战略按照万州“工业强区、城市带动、开放创新、软实力提升、—11—生态文明、固本强基”的六大战略,特色工业基地产业发展实施6大战略。1、优势突破。通过组合利用特色资源、特殊区位条件和特殊政策优势,实现经济要素聚集,增强经济实力,突破区域现实经济综合能力不强的制约瓶颈,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全面开放。面向东部开放与面向西部开放结合,面向国内外大环境开放与面向周边地区小环境开放结合,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结合。促进区域内外部经济资源的互补利用和组合利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速产业发展。3、体系竞争。着力构建完整的和自适应性强的特色产业链体系及配套产业体系,逐步实现由单体企业、项目竞争向特色产业体系整体竞争的转移。以基础性、关键性、支撑性核心项目和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集中培育核心产业集群,带动产业和行业的集群化发展,实现企业分散投资、孤立发展向产业集群化、生态化方向转移。4、平台提升。通过城市平台、工业园区平台、物流平台、融资平台、科技研发平台等平台建设,创造更优的规模化投资环境,综合降低工业运行成本,缩短工业扩大、升级过程。5、创新促进。加快产业更新,突出特色产业经济支柱和引领产业升级的功能作用,强调效率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