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防治》重点知识总结最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1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一)一、气象灾害:(一)干旱:分布地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季风气候区。产生原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危害:①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②河塘、湖泊干涸;③人畜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粮食减产;④局部地区社会动荡。(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治理措施:①跨流域调水;②修建水库;③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④营造防护林;⑤节约用水⑥防止水污染⑦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的作物(或改良作物品种)⑧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技术。我国干旱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干旱在我国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春旱主要发生在黄淮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华北地区发生春旱的几率在70%左右,有“十年九春旱”之说。有的年份春旱可持续到6,7月份,形成春夏连旱,对农业生产影响严重,如1962,1972,1997年等。1965年甚至春夏秋三季连旱,对农业生产影响更为严重。夏旱通常分为初夏旱和伏旱。初夏旱多发生在北方。伏旱是盛夏“三伏”期间的干旱,多发生在秦岭、淮河以南到华南北部地区,以长江中下游多见。伏旱一般影响不很严重,只有旱情持续到9,10月或11月,即出现夏秋连旱时危害才比较重。秋旱多发生在华中、华南地区,对南方晚稻生长影响较大。北方秋旱对作物影响较小,但会对冬小麦播种、出苗不利。冬旱主要发生在华南和西南东部地区。因为这里冬季仍有作物生长,需水较多,如遇少雨年就会发生冬旱。有的年份干旱持续时间长,冬旱可持续至第二年初春,如1998年11月至1999年4月、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华南部分地区发生了持续秋冬春三季的连旱,对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等影响很大。西南地区冬春发生连旱时亦可持续4~5个月,有时也发生秋、冬、春三季的连旱。云南干旱原因:①冬季降水少②岩溶地貌,下渗量大,地表水资源少③工农业生产需水量大④地势起伏大,地表径流速度快,留水少。广西西部干旱原因:①降水东多西少②西部坡度大,地表水难以保留③西部地表土层较薄,难以保持水分④西部有石灰岩分布,易造成地表水渗漏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降水少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③大风天数多,加剧蒸发④工农业用水量大。(二)洪涝灾害: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世界主要发生地区:亚洲、欧洲、北美洲的沿海、沿河、沿湖地区。自然原因:(气候)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③台风的影响;④厄尔尼若现象(水文水系);(水系)⑤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⑥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⑦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地形)⑧地势低洼(海河、珠江);人为原因: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②围湖造田;③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如渭河流域)危害:①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②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③有的会危及人民的生命。治理措施:①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②退耕还湖、还草;③修建水利工程;④修建分洪区;⑤裁弯取直,加固大堤,疏浚河道;⑥开挖入海河道(淮河);⑦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⑧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三)台风——热带气旋发生时间:多发生夏秋季节。世界上热带气旋威胁最为严重的地区有三个: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危害:台风灾害由狂风、巨浪、暴雨、风暴潮造成。引发洪涝,冲毁农田和房屋建筑,中断交通、通信和输电线路。引起海难事故和人员伤亡,影响:利:①带来丰沛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②缓解高温酷暑天气。减小损失措施:①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气象卫星跟踪、沿海雷达监测)②植树造林③修建水利和护坡工程,加固提防。④制定救灾应急预案。(四)沙尘暴现象: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世界分布:中亚、美国、北非)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2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春季大风日数多;③地表植被稀少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治理措施:①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②控制载畜量;③加强生态工程建设,营造“三北防护林;④退耕还林、还牧;⑤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⑥严禁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①促成降水②形成土壤③减弱酸雨④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元素不利:①影响人们的正常活动和身体健康②掩埋或损毁各种地表物质③污染大气环境,引发各种环境问题(五)寒潮:成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季节:主要发生在冬半年。入侵中国的寒潮主要有4条路径:(1)西路:从西伯利亚西部进入中国新疆,经河西走廊向东南推进;(2)中路:从西伯利亚中部和蒙古进入中国后,经河套地区和华中南下;(3)从西伯利亚东部或蒙古东部进入我国东北地区,经华北地区南下;(4)东路加西路:东路冷空气从河套下游南下,西路冷空气从青海东南下,两股冷空气常在黄土高原东侧,黄河、长江之间汇合,汇合时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接着两股冷空气合并南下,出现大风和明显降温。受寒潮影响,常大风陡起、气压猛升、气温骤降、湿度锐减,还常伴有风沙、降水、吹雪、雷暴以及霜冻、结冰等天气。危害:强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讯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寒潮益处: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寒潮南侵时,常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缓解了冬天的旱情;增加土中有机肥料;寒潮带来的低温能够杀死越冬害虫和病菌;寒潮还可带来风资源。防御措施:①应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②注意个人保暖;③要加强交通监管和预警;④做好农作物防冻工作。(六)暴雪危害:交通受阻、房屋倒塌、食品供应紧张,农作物受损,牲畜冻死饿死、野生动植物死亡。好处:①增加土壤水分,利于来年春播和农作物生长②积雪对农作物有保温作用,利于农作物安全越冬③杀死部分越冬害虫,减轻病虫害暴雪后的次生灾害:洪灾、滑坡、泥石流。雪灾后洪灾的原因:冬季积雪多;春季气温回升快;融雪量大增;地形坡度大,山地河流水流急促。(七)凌汛成因:1、有冰期的河流。2、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且较明显的南北流向。(我国黄河在宁夏和在山东境内的河段都有凌汛现象,东北的河流在满足上述条件时也同样会出现凌汛现象。)危害及治理措施①冰凌冻结江河、湖泊、港口,影响航运交通。可采用破冰船破冰,或在港岸和船闸附近采用防冻措施;②冰凌冻结水力发电厂的引水渠,或阻塞拦污栅,影响发电出力。可设法抬高渠道中水位,促使形成冰盖,防止水内冰产生的措施;③冰凌冻结各种泄水建筑物的闸门,影响启闭运用。一般采用加热或其它防冻措施;④冰凌撞击建筑物。如桥墩、闸墩、整治河道的丁坝等,多采用局部加固或破碎大块流冰等措施;⑤冰盖膨胀时,会产生很大的膨胀力,增加建筑物的荷载。应在设计建筑物时考虑,也可在建筑物临水面设置表底水流交换器防冻,或按放圆浮筒减少冰压力的传递等措施;世界上有凌汛的河流主要有:黄河松花江乌苏里江鄂毕河(中国境内称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八)冻雨冻雨成因:天气条件:近地面2000米左右的空气层温度稍低于0℃;2000米至4000米的空气层温度高于0℃,比较暖一点;再往上一层又低于0℃,这样的大气层结构,使得上层云中的过冷却水滴、冰晶和雪花,掉进比较暖一点的气层,都变成液态水滴。再向下掉,又进入不算厚的冻结层。当它们随风下落,正准备冻结的时候,已经以过冷却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3的形式接触到冰冷的物体,转眼形成坚实的“冻雨”!冻雨危害①压断树木、电线杆,使通讯、供电中止,②妨碍公路和铁路交通,威胁飞机的飞行安全。消除冻雨灾害的方法:①在冻雨出现时,组织相关人员把电线上的雨凇敲刮干净;②在飞机上安装除冰设备或干脆绕开冻雨区域飞行。③对于公路上的积冰,及时撒盐溶冰,并组织人力清扫路面。(九)其他气象灾害:大风、冰雹、低温冷冻、雪灾、干热风、龙卷风、雷暴、连阴雨、冻雨、雾等。二、地质灾害:(一)主要地质灾害:1、地震: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基本概念:震级、烈度、等震线、震源、震中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①震级大,破坏性大;②浅源地震;③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④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⑤诱发其他灾害等。减灾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②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③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⑤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⑥加强国际合作等。危害:①房屋倒塌,人畜伤亡,地面裂缝,喷沙冒水,山石滚落崩塌;②诱发其他灾害,如水灾、火灾;毒害气体排放以及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③引发瘟疫。2、滑坡、泥石流概念: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破坏或掩埋坡上坡下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现象泥石流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饱含泥砂,石块以至巨大砾石,破坏力极强泥浆石块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危害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环境形成条件:①坡度大;②松散碎屑物;③降雨集中,快速融冰。我国分布广、多发成因:①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②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地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分布规律:山区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我国多发地区:云南四川两省西部(即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也会出现。3、火山:危害:①破坏田园建筑,威胁生命安全;②改变大气成分,影响天气、气候。(二)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分析:自然原因:①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岩石破碎;②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起伏大;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严重治理措施:恢复植被(三)地质灾害的防御:①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②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③实施一些预防措施;④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西南地区的主要灾害是:山地地质灾害、地震、干旱洪涝、水土流失等。)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4(四)其他地质灾害: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三、海洋灾害:(一)风暴潮:成因:是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危害:倾覆海上船只,破坏海上设施,严重侵袭沿岸地区,淹没城镇、村庄、耕地,破坏房屋与工程设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多发地区:孟加拉国、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家。风暴潮防御:①加强风暴潮预报预警技术研究;②系统开展我国沿海风暴潮灾害区划和风险评估;③加强沿海验潮站的合理布局,实现资料共享;完善风暴潮的监测系统的有效运行。④加强海堤建设。⑤有效地保护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红树林、珊瑚礁等均可有效的抵御风暴潮、海浪等海洋灾害,⑥广泛地开展风暴潮知识的普及、宣传(二)海啸:成因:是指海底突然变动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引起海啸的海底变动常与海底地震和海底火山爆发有关。危害:颠覆船只,摧毁港口设施,给沿海地带造成严重破坏。海啸征兆一是海水异常的暴退或暴涨;二是离海岸不远的浅海区,海面突然变成白色,其前方出现一道长长的明亮的水墙;三是位于浅海区的船只突然剧烈地上下颠簸;四是突然从海上传来异常的巨大响声,在夜间尤为令人警觉,其他的还有大批鱼虾等海生物在浅滩出现;海水冒泡,并突然开始快速倒退。防御措施:①建立完善的海啸预警系统;②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③加固沿海、防护堤坝;④营造沿海防护林;⑤远海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⑥近海船只应迅速靠岸,人离船往高处跑,否则应驶往深水区域;⑦受威胁区域人员必须尽快跑往高处;如果来不及,应就近撤离到附近钢筋混凝土高层酒店。⑧在海啸中不幸落水,要设法抓住树枝、木板之类保持浮在水面;海水不要喝,不仅不能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