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关键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的研究”项目通讯主办:“中国关键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的研究”项目组第一期1999年3月4内容提要1项目简介2项目学术领导小组3奖励SCI论文的通知4会议报道5项目、课题及专题负责人通讯录6征稿启事地址: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邮编:100093传真:010-82591781本期编辑:马克平贺金生Email:Makp@mimi.cnc.ac.cnHejs@public2.east.net.cn电话:010-62591431-6285/6284项目网址:前言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中国关键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的研究”终于在1998年3月2日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论证,1998年8月正式启动。在此,我们代表项目组全体同仁向基金委和对本项目的设立以不同形式作出贡献的部门、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本项目的启动使中国科学院、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的专家真正地走到一起,形成一只优化的生物多样性研究队伍。这只队伍以年富力强的年轻人为主体,并有若干学术水平高,具有相当权威性的老科学家直接参与。真正达到了学科交叉、优势互补。自项目正式启动以来,各课题负责人积极推动各自的研究工作,使得各专题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为了及时沟通情况,反馈信息,特创办本“项目通讯”。愿这本小小的通讯成为您的朋友。同时,热诚欢迎您积极投稿,使项目组的同仁共享您的创新思想和取得成绩的快乐。祝各位朋友工作顺利,成就卓著!马克平孙儒泳1999年3月4日发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课题及专题主持人,各承担单位业务管理部门。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关键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的研究”(批准号39893360)项目主持人:马克平,孙儒泳主要内容:通过对亚热带森林、温带森林、干旱荒漠和长江中游两湖平原湿地4个关键地区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的多学科的深入研究,运用关键技术,进行生物多样性编目和现状评估,阐明关键种和功能群等重要类群在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中的作用;揭示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或濒危的机制;推动我国宏观生物学的发展,促进宏观与微观的交叉与结合;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育、恢复与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提供科学支撑,并利用我国特殊的生物多样性背景和综合的人才优势,使我国在若干方面跻身于世界保育生物学研究的前列。项目学术领导小组组长:王文采副组长:马克平,孙儒泳成员:陈家宽傅德志李典谟徐汝梅张大勇课题分解第一课题:关键地区生物多样性编目与评价主持人:陈家宽,傅德志主要内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监测等技术,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选择神农架地区、两湖平原湿地区域、东灵山地区、鄂尔多斯高原等四个关键地区,对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生物类群编目,搞清关键类群的种类、分布区域、种群生存数量等基础资料,以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价为研究重点,为生物多样性保育、持续利用和政策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课题分解:专题1神农架地区生物多样性编目与评价负责人:陈家宽,贺金生专题2两湖平原湿地生物多样性编目与评价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负责人:王建波,王金秋专题3东灵山地区生物多样性编目与评价负责人:周红章,高贤明专题4鄂尔多斯高原生物多样性编目与评价负责人:张明理,陈旭东专题5交互运行系统和3S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编目中的理论与方法负责人:吴健平,钟扬专题6关键地区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的建立负责人:纪力强第二课题:我国关键地区物种濒危机制和保护原理研究主持人:李典谟,徐汝梅主要内容:揭示我国10种濒危及渐危动植物的致濒机理和存活条件。分析系统压力和随机干扰对种群存活的影响;探讨异质种群结构和动态及其与景观结构和生境需求间的关系;建立异质种群模型,并进行种群生存力分析;阐明遗传结构、社群结构、婚配制度或繁殖系统、种群空间结构和时空动态对种群存活的意义;发展保护原理,提出保护对策。课题分解:专题1网蛱蝶濒危机制与保育对策研究负责人:徐汝梅专题2普通野生稻濒危机制与保育对策研究负责人:吴千红专题3大绒鼠濒危机制与保育对策研究负责人:曾宗永专题4微齿眼子菜濒危机制与保育策略负责人:郭友好专题5中国特有植物四合木濒危机制的研究负责人:郭泉水专题6银杉的濒危机制和保育原理负责人:谢宗强专题7独花兰濒危机制和保护对策研究负责人:葛颂专题8川金丝猴的栖息地需求、种群动态及种群生存力分析负责人:李义明专题9红珠绢蝶濒危机制与保育原理负责人:李典谟,郭中伟专题10遗鸥濒危机制与保育原理研究负责人:何芬奇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第三课题: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变化与维持主持人:马克平,张大勇主要内容:在东灵山和毛乌素的地带性生态系统及其演替系列为研究对象,从高等植物的功能群替代、小型哺乳动物和昆虫与种子命运、真菌与植物养分吸收和归还、根瘤菌与植物共生系统的功能及其遗传多样性基础、多物种系统关系模型及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的影响等方面,揭示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为生态系统的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课题分解:专题1植物功能群的替代与辽东栎林的演替负责人:马克平专题2小型哺乳动物和昆虫与辽东栎林更新负责人:张知彬,李庆芬专题3真菌在辽东栎林演替中的作用负责人:黄永青专题4鄂尔多斯高原沙地灌丛生态系统功能研究负责人:胡志昂,董学军专题5荒漠化草原群落种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的实验群落学研究负责人:杜国桢,王刚专题6物种相互作用与生物多样性共存稳定机制的研究负责人:张大勇,祖元刚会讯由本项目第一课题“关键地区生物多样性编目与评价”课题主持人陈家宽教授和傅德志研究员召集,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武汉大学承办的第一次Workshop,于1998年11月22日至24日在武汉举行,项目主持人马克平研究员应邀到会指导工作,复旦大学、中科院植物所、动物研究所、武汉植物所、武汉大学、华东师大及北京师大等单位的二十余位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主题:明确课题任务,统一工作规范,协调专题进度,强化预期成果。4个关键地区负责人介绍了区域概况及研究进展,有关专家对编目的技术及要求进行了专题介绍。会议决定将在华东师大举行“3S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编目中的应用workshop”。(贺金生摘自《会议纪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会讯1998年6月30日,国家基金委九五重大项目“中国关键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的研究”的第二课题“物种濒危机制与保育原理”的专题合同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签订,主持单位动物所和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参加单位植物所、中国林科院和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会议。会上,课题第一主持人李典谟研究员和北京大学雷光春博士分别作了种群生存力分析和异质种群的专题报告。各专题负责人交流了相关的工作基础和研究计划。同时,各专题负责人与课题负责人签订了合同书,并进行了富于建设性的讨论。这次会议使与会者了解了物种濒危机制研究的前沿,交流了情况,明确了研究任务,对于本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必将起到重要作用。(李欣海供稿)会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变化与维持课题组工作会议于1998年4月19日在北京召开。该课题所属各专题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课题负责人马克平和张大勇共同主持。会上,课题主持人首先介绍了课题的基本情况,特别强调了对于各专题在年度考核指标和预期成果方面的定量要求。各个专题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专题的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预期成果、年度考核指标和经费预算等,同时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问题。经过充分讨论协商,进一步明确了各专题的合同书内容和经费分配。可以说,这次会议对于本课题完成项目要求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马克平供稿)关于奖励SCI论文的通知项目负责人决定从管理费中拿出资金奖励本项目资助的有关专题的SCI论文50篇。凡符合下列条件的论文交3份抽印本后即拨款5000元科研经费予以奖励。按先后顺序,满50篇为止。对论文的要求:1所发表论文与承担的研究任务密切相关;2影响因子(Impactfactor)大于0.5;3第一作者为专题的承担者;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九·五”重大项目(39893360)为第一资助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39893360)资助”或“Supportedbyamajorprogram(39893360)of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标注。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6项目、课题及专题负责人通讯录姓名职称单位电话传真E-mail陈家宽教授复旦大学021-65642468021-65642468jkchen@fudan.edu.cn陈旭东副研植物所010-62591431-6273010-62590833董学军副研植物所010-62591431-6273010-62590833hejs.public2.east.net.cn杜国桢教授兰州大学0931-89121060931-8885076wangg@lzu.edu.cn傅德志研究员植物所010-62591431-6223010-62590296taxon@ns.ibcas.ac.cn高贤明副研植物所010-62591431-6263010-82591781gaoxm@hotmail.com葛颂研究员植物所010-62591431-6079010-62590843gesong@ns.ibcas.ac.cn郭泉水副研林科院010-62889554010-62889555liusr@prot.forestry.ac.cn郭友好副教授武汉大学027-87682869027-87649775lsoff@whu.edu.cn郭中伟副研动物所010-62557570010-62565689guozw@panda.ioz.ac.cn何芬奇助研动物所010-62562714010-62565689hefq@panda.ioz.ac.cn贺金生博士植物所010-62591431-6284010-62590296hejs@public2.east.net.cn胡志昂研究员植物所010-62591431-6221010-62590833黄永青副研微生物所010-62555692010-62560912huangyq@sun.im.ac.cn纪力强副研动物所010-62634437010-62565689ji@panda.ioz.ac.cn李典谟研究员动物所010-62555612010-62565689lidm@panda.ioz.ac.cn李庆芬教授北师大010-62556418010-62556418zhangzb@panda.ioz.ac.cn李义明副研动物所010-62557570010-62565689liym@panda.ioz.ac.cn马克平研究员植物所010-62591431-6285010-62591781makp@mimi.cnc.ac.cn孙儒泳教授北师大010-62208198010-62200567sunry@bnu.edu.cn王刚教授兰州大学0931-89121060931-8885076wangg@lzu.edu.cn王建波副教授武汉大学027-87682213027-87649775jbwang@whu.edu.cn王金秋副教授复旦大学021-65642819021-65642468jqwang@fudan.edu.cn吴健平副教授华东师大021-62232946wujianp@shtel.net.cn吴千红教授复旦大学021-65642819021-65646280jiqian@fudan.edu.cn谢宗强副研植物所010-62591431-6284010-62590833xiezongq@public2.east.net.cn徐汝梅教授北师大010-62207653010-6200567xurumei@bnu.edu.cn曾宗永教授四川联大028-5416371028-5417175zhhuliu@pridns.scuu.edu.cn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