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析品德发展理论研究的嬗变刘晔(四川音乐学院基础部,成都,610025)摘要“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一直是教育者梦寐以求的理想。他们就“品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异彩纷呈的理论流派。本文依其研究视角的不同,对已有研究进行分类梳理,力图揭示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脉络和未来的走向趋势。关键词品德发展理论、研究视角、品德发展阶段作者简介:刘晔(1973—),女,四川达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引言品德即道德品质,它是个体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心理特征或倾向[1]。长久以来,“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一直是众多教育家、心理学家不懈奋斗的理想。他们就品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这些异彩纷呈的理论像一颗颗璀璨的明星缀满德育研究的天空,让人眼花缭乱。本文依其研究的不同视角,对这些纷繁纭杂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力图揭示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未来研究的走向趋势。2一、“着眼于心理过程”的品德发展理论“知、情、意”统属于人的心理过程。任何一种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完善。因此许多学者不约而同地选取了“着眼于心理过程”的研究视角,对品德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一)从“知”方面研究品德发展1894年,巴恩斯(Barnes)发表了研究报告《儿童心目中的惩罚》。同年,玛格丽特·夏伦伯格(Schallengberger)也发表了《儿童的公正观念》一文。他们俩几乎同时开启了从道德认知着手研究品德发展的大门。1897年鲍德温(Baldwin)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心理发展的社会和伦理的解释》一书,就品德发展提出较为系统的观点。他认为品德发展是以其逻辑认知发展为基础的,逻辑认知发展中的“价值判断”对于道德观及其道德行为形成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尽管鲍德温的研究是建立在经验和哲学思辨的基础上。但无疑为后继者的深入探索奠定了基础。后继者皮亚杰和科尔伯格(Kohlberg·L),是从“认知”角度研究品德发展成效最为卓著的两位心理学家,他们的理论一脉相承。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研究法,从认知发展的过程和结构方面来研究儿童品德的发展.依据儿童道德思维发展的过程,把其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提出了“儿童的道德判断是由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著名理论。科尔伯格,3把对偶故事法改进为两难故事法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了一套结构更精密,逻辑更连贯的品德发展阶段论。他认为:道德认知是关于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集中在道德判断上。他把品德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并把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扩展到了青年乃至成人。此外,他还注重跨区域的比较研究,坚持不懈地将其理论推广到教育实践中。但是他的研究方法并非十全十美。雷斯特(JamesRest)就主张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道德思维的信息,而不仅仅依赖于个体对于假设的道德两难问题进行推理这唯一的方法。他设置了新的道德发展测量方法“界定问题测验(DIT)”,力求更有效和可信地评估道德思维。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弗拉维尔(Flavell)和罗伯特·塞尔曼(Selman·R)为代表的研究者把“观点采择”的研究推向高潮[2]。这种观点针对前人仅局限于道德价值、规则判断方面进行研究的缺陷,指出观点采择的发展是道德认知发展的前提,强调要把道德认知和社会认知结合起来。80年代艾森伯格(Eisenberg·N)设计了亲社会道德两难情景来研究儿童的亲社会道德判断,其特点是“一个人必须在满足自己的愿望、需要和价值与满足他人的愿望、需要和价值之间做出选择[3]”。艾森伯格在此基础上把儿童亲社会道德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虽然“观点采择”理论和“亲社会道德推理理论”仍局限于“知”的范围之内,但无疑扩大了研究品德发展理论的视域,为品德4发展阶段理论的前进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1983年特瑞尔(ElliotTuriel)所著的《社会知识的发展:道德与习俗》标志着领域理论的诞生。该理论被誉为继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之后“建构主义道德心理学的第三代”[4]。特瑞尔、弩次(LarryNucci)和斯迈塔娜(JudithG.Smetana)等是该理论的代表人物。特瑞尔认为道德推理包含道德领域和社会领域两种不同成分,分别对应道德规则和社会习俗[5]。弩次认为这两种领域的分离是从儿童早期开始的,推理在每一个领域内的发展是平行的,但将经历与年龄相关的不同发展模式。领域理论强调品德发展的领域性,这是与科尔伯格他们强调发展的阶段性与序列性完全不同之处。由以上的梳理可以看出,从认知方面对品德发展进行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及其理论组成了较为系统的体系,既有认知——建构说,又形成了领域理论说;而且还在不断得深入、分化和完善。它们所揭示出的道德认知与人的成熟过程相关,以及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和由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规律,是品德发展的普遍本质特征。但是,由于品德是一个复杂的构成,道德认知仅仅是品德结构中的一个要素,它并不能代表全部品德的发展,所以仅仅从认知方面对品德发展进行研究,还不能反映完整的品德发展的特征。为了弥补这种缺陷,一些研究者又从心理过程的其他角度对品德发展进行了研究。5(二)从“情”方面研究品德发展最早强调情感对品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学者,是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Freud·S)。他认为超我代表着个人内化了的道德标准,是人格的道德、良知、良心、理性等方面,超我的形成过程是以“自居作用”加以解释的。在儿童的“自居作用”中,情感对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几乎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艾里克森(Erikson·E·H)承袭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并以道德情感的发展为主线提出了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他指出:道德是人格的一部分,个体的人格发展过程也是其品德发展过程。个体一生的人格发展可以分成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对冲突的情感矛盾。艾里克森运用辨证的观点看待人格发展,突破了科尔伯格等人的“直线型”纵向发展观,使品德发展理论向全新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吉利根(Gilligan·C)是科尔伯格的学生。她针对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忽视情感作用的倾向,提出了关怀取向的伦理道德观。她指出关怀取向的道德观不大讲究逻辑性和理智性,而更多地凭借个人的直觉,带有主观色彩和感情。吉利根提出的“个体道德取向性别差异”的理论修正了过去品德发展无性别差异的观点,是对品德发展理论的又一重大突破。但她对品德发展中情感因素的研究仅局限于“关怀”而已,这对探明品德发展的规律是远远不够的。620世纪70年代末,对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的研究开始兴起。研究者不再注重个体作出哪种水平的道德判断,他们更关注个体作出某种情绪判断的原因,以此找出道德发展的情绪和情感动力[6]。巴登(Barden)和尤尔(Yuill)的研究证明在道德情绪的归因上,个体由“结果定向”向“道德定向”发展。道德情绪归因是产生移情的必要前提,这就使研究者们对“移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80年代霍夫曼(Hoffman)用大量的实证和观察研究论证了移情的唤起在产生亲社会行为中的作用,进一步证实了道德情绪情感的激发对促进个体品德发展的重要价值。从以上的梳理可以看出:从情感方面对品德发展的研究较为薄弱,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逊色于从认知方面的研究。这首先表现在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较少。其次表现在对于情感自身的了解较为浅显,对于情感与品德发展的关系更是知之甚少。(三)从“意”方面研究品德发展道德意志是人们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能使个体抵御现实中的各种诱惑。20世纪60年代,沃尔特·米歇尔(Walter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抗拒诱惑、延迟满足,不仅是个体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和最重要的技能,也是个体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7但米歇尔并未深入研究“延迟满足”与道德意志之间的关系,更未就此对品德发展的过程及动力进行深度剖析。后继者们也未在此方面进一步展开,目前,从“意”方面研究品德发展的理论还非常的稀缺。二、“着眼于个性心理”的品德发展理论品德既然是一种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那么它的形成和发展除与人的心理过程相关外,必然也与人的动机、个性等心理因素紧密相连。所以,一些研究者也从力图这些角度对品德发展进行了探索。(一)从“动机”方面研究品德发展1908年麦独孤(McDougll)出版《社会心理学》一书,阐述有关品德发展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人在出生以后的早期无所谓道德和不道德,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制约的。后来由于对社会赞赏和谴责的预期而受到控制,如进一步发展的话,行为可由理想而调节。麦孤独的理论触及了动机因素与品德发展的关系,但其理论主观性色彩较浓,缺乏实证的支撑,显得较为粗糙。前苏联心理学家包若维奇提出的“活动——动机”理论,以动机为核心来揭示儿童品德的发展。包若维奇认为动机不是简单的、一维的,而是多层次的,同一层次上也有多种动机。在多种动机中,有占主导的动机,儿童个性的发展就是8主导动机的变化发展,品德发展也是如此[7]。包若维奇这种多维的、动态的观点使其品德发展理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并使以往扁平的品德发展理论研究视角变为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视角。由以上可以看出,从动机方面来研究品德的发展促使人们把品德的发展作为一个立体的、动态的系统来看待,使品德的发展与人自身个性的完善紧密结合起来。这无疑拓展了人们的研究视域,拔高了研究的平台。但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仅限于起步阶段,关注面较窄,需要后续者的继续努力和不懈奋斗。(二)从“个性”方面研究品德发展前苏联列昂捷夫等人提出的“活动--个性”理论认为,个性是在活动中形成的,道德品质是个性中的亚结构,所以它也必须在活动中形成。艾利康宁以列昂杰夫提出的“主导活动”概念划分了儿童个性发展的六个阶段(含品德发展),并指出儿童个性发展是分两方面进行的,一方面是掌握任务、动机、人际关系准则,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个性的动机需要层;另一方面是掌握社会通行的各种行为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智力、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这两方面像“双螺线”一样相互更替螺旋上升。个体的品德也包含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之中[8]。艾利康宁的“六阶段”划分法以动机为主,综合考虑到了动机、交往、认知等各种因素对品德发展产生的影响,9因而较符合品德发展的实际情况。但他是依据儿童成长阶段从事的主要活动来划分六阶段的,并未深入探讨个性心理的各种因素与品德发展的关系,其结论未免显得较为偏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将品德发展置于道德人格(也称道德个性)这个更为宽泛的背景下进行审视[9]。Haidt提出,道德直觉是“关于某人行为质量的评价在意识或意识边缘的即刻呈现,没有任何有意识地逐步搜索或权衡证据进而导出一个结论的加工”[10]。这种道德人格的潜意识使个体不需要科尔伯格所说的深思熟虑的决策过程,就能启动自发道德推理,进而自动实施行为。对道德人格的关注是品德发展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转向,但它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数量较少,研究范围较窄。由以上可以看出,从“个性心理”角度对品德发展进行研究,使人们能够把品德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认识,从而克服仅从品德结构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的缺陷。但是目前从这个角度进行的研究还未能提供像“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那样独立的、系统的、眉目清楚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三、品德发展理论研究的走向趋势通过以上的梳理可以看出,在品德发展研究史上,首先存在着一个由单因素、单方面的研究发展到着眼于多因素、多方面研究的变化。品德发展理论研究的视域经历了一个从10“直线”到“平面”再到“立体”的过程。起初学者们仅仅针对“道德推理”、“道德判断”进行品德发展研究,后来逐渐发展到从“亲社会道德推理”、“情感认同、移情”、“个性、活动影响”等各种因素、各个方面对品德发展进行研究;而且对品德发展的研究也由以往仅仅局限于品德心理学领域发展到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跨学科综合性研究。不过,除从“认知角度”对品德发展的研究较为完善,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外,其他方面的研究都显得较为薄弱。特别是从“道德意志”方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