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财政与金融基础》课程标准一、适应对象:初中起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二、课程性质:《财政与金融基础》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财政、金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经济政策及分析与运用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道德观念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课程定位为:一个认知: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财政与金融知识的认知问题,培育学生对学习财政与金融知识的兴趣,了解社会实践中的财政、金融现状和在专业工作、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表现。两个基础:即本课程一方面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另一方面是会计类岗位职业专业综合能力的养成课程。三个基本:即本课程教学内容主体是财政与金融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能力。四个目标:本课程应实现认知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技能;具备观察、理解能力等四个教学目标。三、课程改革指向:(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本课程教学内容知识性、专业性太强,长期以来存在:1、教学目标的单一性-----财政、金融、税收等知识的认知和把握。缺乏能力的训练。2、教学内容的选择层次性弱------本科、大专、中专等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选择性不明显,无职业教育特色。3、学生学习难度太大,不易理解,学习无兴趣,被动学习的局面相当普遍。4、教学方法单一,创新性弱,考核评价方式不以创新。(二)课程改革指向:1、重点突出、降低起点、重构基础、反映前沿。2、教学目标定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调整教学培养目标。体现了认知和能力训练的教学要求。3、符合职业技能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能力教学训练体系。使教学内容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实践性。尽量形成综合化或模块化教学内容结构,具有层次性。4、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便于增强学生自学的趣味。5、开发“以格式变化为切入点,以认知和能力训练为核心,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为主线,以体现时代性、立体性和动态性为要求、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有所创新、有所特色”的新教材。格式要具有创新性。6、促进教学形式的变化四、参考学时:72学时五、学分:4学分六、课程目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本课程教学目标为:(一)知识教学目标:1.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认知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2、认知税收的定义;税收基本特征;税收要素与分类;中国现行税制3.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货币流通的基本内容;信用形式;现行金融体系及构成;认知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4.认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二)能力培养目标-1.能运用财政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财政政策、方针、法规的变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2.能正确把握商业银行与企业、单位的关系。3.初步具备运用所学金融基础知识,进行存贷款业务、保险业务、证券等业务操作的能力。4.能运用金融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货币政策、金融法规的变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5.具有分析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形势变化对企业、单位财务状况影响的能力。(三)专业思想教育目标:1.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2.关心国家大事,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对现实影响的能力;七、课程设计思路:(一)本课程的设计总体要求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需要为主线,以构建单元、模块课程为主题,以会计岗位从业需要为主要考核依据,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要求,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二)形成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两条主线,体现认知和能力训练的教学要求。知识体系----由基本知识(正文)、扩展知识(知识连接)、趣味知识等组成:1、在保持专业知识系统性的基础上,以认知为原则,降低基本知识的量和难度,降低掌握要求;适当扩大了解的知识含量。2、体现知识的时代性,将最新的知识融入教学。3、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大胆的调整教学知识结构。尽可能减少理论内容,回避未定论的理论知识;能力训练体系-----由资料体系、学习指导等组成:1、训练阅读财经新闻、政策资料能力;(潜移默化)2、专业分析和认知能力3、实现仿真训练4、实现开放式思考能力的训练;5、解释佐证专业知识。(三)按照“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使课程内容具有实践性、层次性、趣味性”的教学组织要求,开发与本课程标准相适应的“理实一体化”、模块化、立体化教材,是教材具有先进性。(四)建议本课程实行模块化学分结构,学生完成不同的学习项目的模块后,即可取得相应学分。(五)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认知”、“理解”、“能”、“会”等用于来表述。“认知”用于表述事实性现象或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和“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八、课程内容纲要单元一财政基础知识(一)学习目标:1、认知财政的含义和一般特征,了解财政与政府、财政与经济的关系;理解财政的职能;能运用财政的基本知识观察社会经济现象。2、认知我国财政的形式和分类,了解我国财政财政收入合理规模确定标准,理解我国收入的基本特征。能运用财政收入的基本知识观察财政实践现象。3、把握我国财政支出的分类、依据、重点、范围、形式,了解我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相关内容。具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我国财政支出的现状和特征的能力。4、认知我国政府预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政府收支范围及其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历届政府预算的不同分类,了解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具有阅读和理解政府预决算的专业基本能力。(二)学习任务:模块一:财政基础参考学时8学习目标认知财政的含义和一般特征,了解财政与政府、财政与经济的关系;理解财政的职能;能运用财政的基本知识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相关知识基本知识:财政是什么?财政与政府、财政与经济分别有何关系?财政的一般特征是什么?财政的职能有哪些?扩展知识:私人需要、财政产生和发展、财政观点、效率与公平、资源配置能力训练阅读所给的财政资料和案例,培养阅读财政经济性新闻和资料的兴趣和能力。考核建议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模块二:财政收入参考学时4学习目标认知我国财政的形式和分类,了解我国财政财政收入合理规模确定标准,理解我国收入的基本特征。能运用财政收入的基本知识观察财政实践现象。相关知识基本知识:我国财政收入有哪些形式,其中主要的形式是什么;我国是如何确定财政收入合理规模的;国债收入的特征是什么。扩展知识:财政收入的发展史,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债发展史,财政赤字机弥补。能力训练我国财政收入的现实资料和案例,我国国债发展情况的资料和案例考核建议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模块三:财政支出参考学时6学习目标把握我国财政支出的分类、依据、重点、范围、形式,了解我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相关内容。具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我国财政支出的现状和特征的能力。相关知识基本知识:我国财政目前支出的重点和范围;我国财政支出的原则;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内容;财政支出的相关理论知识;财政支出、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制度、财政补贴。扩展知识:弹性经济学在财政支出中的运用,贫富差距与财政能力训练我国财政支出的现实资料和案例考核建议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模块四:政府预算参考学时4学习目标认知我国政府预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政府收支范围及其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历届政府预算的不同分类,了解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具有阅读和理解政府预决算的专业基本能力。相关知识基本知识:政府预算的含义及其分类;政府收支分类的改革;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政府预算、复式预算、绩效预算、部门预算、政府决算、预算管理体制、分税制。扩展知识:政府预算发展简史,预算年度,国家金库制度,预算管理体制概念。能力训练我国政府预算的现实资料和案例,政府预算的改革动态资料考核建议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单元二税收基础知识(一)学习目标:1、掌握我国税收制度体系,熟悉我国现行的主要税收种类,理解税收的特征和作用,了解税负转嫁的基本知识。2、把握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制的基本实务。3、认知国际税收的基本知识。(二)学习任务:模块一:国家税收参考学时10学习目标掌握我国税收制度体系,熟悉我国现行的主要税收种类,理解税收的特征和作用,了解税负转嫁的基本知识。把握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制的基本实务。相关知识基本知识:税收的特征、税制构成要素的定义及具体内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基本内容和区别;我国的税收体系。税收制度、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税收负担。扩展知识:我国税收发展简史,税与费,纳税人违章违法行为,关境与关税,不分税种历史能力训练我国税收的现实资料和案例,违税案例分析考核建议纳税计算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模块二:国际税收参考学时2学习目标认知国际税收的概念,能分清国际税收与涉外税收的区别,了解税收管辖与国际重复征税的概念。相关知识基本知识:国际税收的概念和特点,税收管辖权,国际重复征税,国际税收协定扩展知识:缔结国际税收协定参照范本能力训练反倾销税、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现实资料和案例考核建议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单元三:金融基础知识(一)学习目标:1、认知金融的基本内容、货币制度的基本知识、利率的作用、金融机构体系;理解和掌握信用的主要形式、利率的主要种类、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具备灵活与综合运用金融、信用、利率等重要概念来认知我国的金融实践活动的能力。2、掌握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知识,认知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关系、通货膨胀的概念和特征,理解我国的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基本现状。具有初步认识和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货币政策、货币流通的信息和现象的专业技能。3、掌握金融市场的含义和一般特征,认知金融市场的种类和功能。了解我国金融市场建设情况,具有能运用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观察社会金融实践现象的专业能力。4、认知国际收支的基本内容、外汇的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灵活运用金融、汇率、国际收支等重要概念分析我国的国际金融实践活动的专业能力。(二)学习任务:模块一:金融概要参考学时8学习目标认知金融的基本内容、货币制度的基本知识、利率的作用、金融机构体系;理解和掌握信用的主要形式、利率的主要种类、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具备灵活与综合运用金融、信用、利率等重要概念来认知我国的金融实践活动的能力。相关知识基本知识:金融的概念、构成,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及性质,市场经济中利息率的本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能。金融、货币、信用、利息与利率、货币制度、纸币;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消费信用、国家信用;复利、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扩展知识:货币史,我国支票、信用卡种类,假币识别,三角债,利率工具,我国金融机构种类,我国部分银行发展史。能力训练我国货币、银行、利率的有关现实资料和案例考核建议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模块二:货币流通参考学时4学习目标掌握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知识,认知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关系、通货膨胀的概念和特征,理解我国的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基本现状。具有初步认识和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货币政策、货币流通的信息和现象的专业技能。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流通规律,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通货膨胀及其对经济的影响,通货紧缩的基本特征。货币流通、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货币投放与回笼、抑制型通货膨胀、公开型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扩展知识:货币层次,先进的投放和回笼,银行结算体系,货币创造能力训练有关我国的历次通胀资料和案例,我国近期金融的新闻资料考核建议知识理解的测试、案例资料中知识点的分析。模块三:金融市场参考学时8学习目标把握金融市场的含义和一般特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