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说课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说课高三第一轮复习课文综教研组卢秀荣(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必修一:政治史专题(世界政治文明的演进)历史借鉴: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和近现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历史地位:是中国民主进程中重大的事件,开启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现实意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中外关联,古今贯通)单元分析:从属于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从时间上讲它上承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作为反侵略求民主的重大事件具有典型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二)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三)教材重、难点内容分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课的重点:辛亥革命的背景、《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功绩。难点: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四)、教材处理从宏观上把辛亥革命视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在微观上把关键节点锁定在旧历的辛亥年,把教材整合为背景篇、过程篇、成果与评价篇。二、教学目标定位1、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辛亥革命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爆发、中华民国的成立、清帝退位、《临时约法》的颁布等史实,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事件发生、发展基本脉络的能力。(2)通过分析革命兴起的背景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3)探讨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维角度看待重大历史事件,得出对重大的历史事件如何评价的操作思路,并培养学生基本的史学素养。2、过程与方法:通过采用创设情境、启发式、合作探究式、讨论法等努力实现或实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过程。通过核心要点史料化和用五种史学观点解读辛亥革命让历史知识更形象、更鲜活、认识更深刻,同时避免炒冷饭的枯燥感,让学生在强烈的思想震撼中乐于参与学习。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认识与怀念,了解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为中华之振兴,舍小家为大家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德,使学生懂得为国家民族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历史绝不会忘记,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责任意识。三、说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和高三学生能力、情感、心理等方面的认知特点,结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我采用的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材料解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说明:此课属于上完课之后的说课,用一课时比较紧张。•(二)说学情高三学生第一轮复习有个特点:打开书知道,合上书不知道,不考试似乎都知道,考起来又不知道,不知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下不了笔,第二种是不知道怎么样下笔。第一种是“温故”不到位,第二种是能力没提高“知”不了“新”,我校学生在高一时为了在会考中考出好成绩,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的把握还是比较到位的,所以教师既要让学生保持学习的新鲜感也要让学生在复习中提高解题能力。还好的是打算考本科的同学虽然人数少但学习态度还好,他们的渴望反而会让教师更有压力和紧迫感。四、说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出示《十月围城》电影剧照并作基本介绍,电影《十月围城》由陈德森导演,陈可辛监制,王学圻、甄子丹、梁家辉、谢霆锋、李宇春、范冰冰、黎明等众星主演。讲述了1906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环,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双重高压下,浴血拼搏、保护孙中山的故事。引起学生思考:是什么吸引如此众多巨星参演此片?为什么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贩夫走卒能和成功商人富二代联手舍命护孙文?•设计意图:用电视剧照导入,尤其是巨星们饰演各类人物的剧照,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通过两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思考后在震撼中感悟为什么要学习这课,为情感目标的实现做铺垫。(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归纳概括本课的历史脉络。(展示成果)引导学生梳理辛亥革命的过程,整体把握辛亥革命的进程:背景→酝酿→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篡权设计意图: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确定下个环节讲授的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合作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环节一:背景篇: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如何以较为直观的方式去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文本内容和众多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我采用多媒体演示法:通过演示相关材料使学生从以下方面认识当时中国革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时代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社会背景: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自救失败,改良道路的一再失败;(此处安排一个材料型的选择题让学生理解背景)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初步发展,同时引导学生认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革命奠定经济基础,并由此形成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设计意图:旨在影响学生养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思考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再总结规律认识:必然性:历史发展不可改变的趋势;偶然性: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没有完全的必然性——没有完全设计好的辛亥革命;也没有纯粹的偶然性——没有对湖北新军的革命动员,就不会有武昌起义。必然性与偶然性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所以辛亥革命的爆发既有历史的必然性也有爆发时机的偶然性的特点。意图:对学生进行史学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遇到同类问题能触类旁通。•环节二:成果篇:中华民国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展示历史史料: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材料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材料三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材料四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设计相关问题:(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2)材料二中“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3)材料三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与哪一国家宪法类似?有何作用?(4)材料四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指实行什么制度?这一点又与哪国相似?(5)为什么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6)司马迁曾这样形容秦代到皇帝制“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纵观材料,你认为《临时约法》的治国思想和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主义最明显的变化在哪里?(7)世界上与此约法性质类似的法律文件还有哪些?意图:强化史料教学,通过对宪法内容分析和运用,对古今中外法律的比较,进一步理解宪法的精髓和进步意义,明确宪法在辛亥革命和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及意义。环节三:评价辛亥革命评价是史学的最高层次评价的方法一般是:判断性质积极性局限性(高一学生的要求)高三学生:用五种史学观点评价解读五种史观,培养史学素养•1、革命史观:人类历史是通过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2、现代化史观:人类历史由传统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3、文明史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的演进史,主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从横向看:古希腊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从纵向看: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新石器、青铜、铁器)、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4、社会史观:人类历史是与芸芸纵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如社会习俗、社会风尚等;•5、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到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其决定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6、生态史观: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联系前后知识点用史观解读辛亥革命1、革命史观:重点理解“资产阶级革命”概念的内涵;2、现代化史观: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面理解“近代”的含义;3、文明史观:复习必修二专题五第三、四课相关内容;4、社会史观:联系必修二专题四第一课的相关内容;5、整体史观:联系选修四第四单元和必修一专题七第二、三课的内容,并出示《三维设计》第20页第2题选择题,学生当场做题加深理解。(四)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梳理本课知识结构,多媒体展示板书设计。意图: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整体认知五、训练提能:总结升华:(核心要点史料化)探究:孙中山的思想主张和革命精神材料来源:《三维设计》第19页的两则材料,节选于孙中山先生的两次讲话课堂感悟高考:出示浙江2012年高考文综卷第39题,用新复习和学习过的知识去尝试解答此题。意图:选作这种经典题,让学生的思维更前沿,备考更给力39题(26分)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88年11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却未去指挥。众叛亲离之际,他在12月10日逃往法国。——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而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屈勒味林《英国史》材料三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中国清朝(1644—1912);中华民国(1912-1949)日本明治天皇(1867-1912在位);大正天皇(1912-1926在位)印度1849年英国殖民者占领全境;1947年成立印度自治领阿拉伯16世纪起为奥斯曼帝国统治;19世纪英国侵入;20世纪20-30年代开始独立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4世纪-1922);土耳其共和国(1923-)伊朗卡扎尔王朝(1796-1925);巴列维王朝(1925-1979)——据《辞海》等整理请回答:(1)中华民国建立时,除原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外,世界上的共和制国家寥寥无几。写出当时西方两个共和国制大国国名的全称并简要评价其宪法。(10分)(2)在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荣革命”。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7分)(3)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9分)课后演练提升:请完成课时跟踪检测(四)课后思考:1、如何在课内课外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拓宽知识面?(有时我会在课堂上补充一些历史故事以增加趣味性但却有浪费时间的嫌疑,生动是生动了但低了效率)2、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灵活处理教材,让学生更容易温故知新又学有所获?3、如何在历史教学中真正关注生命情感的培育,使学生能从人、人性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历史,获得智慧,启迪人生感受生命的长度和深度?这是我一直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敬请大家指导!特别鸣谢白建华老师的专业指导、陈姝静老师、金鑫老师的技术支持和李老师等其他老师的友情援助!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