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绿色》第二课时说课设计马昌营小学韩春生一、说教材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语文课标》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我在讲读课文时,以“绿色”为主线,以“迎接绿色,向往绿色”为核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抓住文章重点内容——人们是怎样爱护这株野生丝瓜的及作者生活环境的描写,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从而突破难点——感受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一、说教材单元地位及承载任务《迎接绿色》是北京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共有4篇课文,都是描写动、植物的,所以教学这一单元,要使学生感受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懂得热爱、保护动物,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同时,继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能够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说教材主要内容《迎接绿色》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楼房为背景,以一株丝瓜为主线,讲述了平时不大来往的邻居,因为这株野生的丝瓜而加强了联系,表现了现代城市生活中的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全文寓情于景,整篇文章让人们在一株丝瓜的引导下,很自然地抒发情感。一、说教材表达特点本篇课文语言朴实精美,情感细腻真实。1、借景抒情。课文借一株野生丝瓜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丝瓜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从而让我们体会到了人们对于绿色的渴望和向往。2、衬托作用。文中的2、3、4自然段写了作者周围的环境,让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在文中起的作用。二、学情分析这篇课文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学生或多或少都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对丝瓜及其生长过程也比较了解。但是对于丝瓜给人们带来的生活乐趣与和谐的邻里关系不容易领会。因为他们感受不到城市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距离,感受不到生活的压抑。对于“一株野生的丝瓜”所引起的人们行为表现的变化,学生较难理解与感悟。因此,教学中要努力把孩子带进文章的情境中,深刻理解现代城市生活中的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在学习中要给孩子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受。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绿色的可爱,人们是怎样爱护它,珍惜它的,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理解内容,了解人们是怎样爱护这株野生的丝瓜的,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2、能联系课文的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3、体会第2、3、4自然段的衬托作用。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内容,了解人们是怎样爱护这株野生的丝瓜的,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难点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这道自然的风景,这道人间的风景,给生活增添了乐趣,使这里充满了生机”的意思。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本课我以“绿色”为线索,以“迎接绿色,向往绿色”为核心,“以感受绿色的美好导入——感受绿色的美丽——感受人们怎样爱护绿色的——感受无绿色和有绿色生活的变化”为思路。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1.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2.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四、说教法与学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读、思、划、写、议教学时,我积极、灵活、大胆地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全面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学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五、说教学手段教师的准备:我结合教学设计自制教学课件;运用白板软件辅助教学,并熟知本课相关的背景资料。学生的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借助工具书独立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熟读课文;和住楼房的同学或老师了解居住情况。六、说教学过程——同学们,我们平时都说迎接什么?——今天我们说迎接绿色,在这里绿色指的是什么?(丝瓜)——那这是一株怎样的丝瓜呢?引出第一自然段。(其实只是株丝瓜,野生的。)学生读。——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丝瓜的平淡无奇,丝瓜的普通,很不起眼儿。)——你从哪感受到的?(把“其实”“只是”加点的句子出示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是这样一株普通的很不起眼的丝瓜给我们带来的绿色。环节1激情导入,感受绿色(4分钟)方式:——师生对话作用:——消除紧张感激发阅读兴趣六、说教学过程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思考我和邻居怎样爱护这株丝瓜的?围绕这个问题,学生自主思考、批画然后小组内合作学习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想边画边思考,同时简单做一些批注。这既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实效。环节2整体感知,质疑引探(25分钟)六、说教学过程1.感受人们对丝瓜的爱护,我把重点放在重点词语的分析上和学生朗读。出示相应语句,让学生体会重点词语,从而体会人们对丝瓜的爱护。抓住重点词语,适当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在朗读和咀嚼语言文字的实践中,积累语言,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在学生比较和推敲语言文字的实践中,体悟文章语言的精妙及字里行间蕴含的人文美。环节3细读课文,感受理解。(10分钟)解决教学重点六、说教学过程2.感受丝瓜的美丽可爱。出示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从颜色美、动态美、形态美、味儿美几方面,让学生从读中感受丝瓜的美丽与可爱。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不仅体会到了绿色带给人们的美,而且也领悟到了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当与生动,学到了表达方法,积累了语言,升华了情感。环节3细读课文,感受理解。(10分钟)六、说教学过程3.感受绿色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返回到课文的第2、3、4自然段,体会在文中的衬托作用。思考人们为什么这么热情地迎接绿色?(人们需要绿色,向往绿色)这些是对周围环境的描写,如果不写着几个自然段行不行?为什么?生活在井一般的环境中,过着井底之蛙的生活,人们多么渴望绿色,多么渴望自然,所以人们看到这蓬蓬勃勃的丝瓜,这样的关爱它,这样热情地迎接它。环节3细读课文,感受理解。(10分钟)六、说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写出我们的生活环境,更衬托出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对绿色的渴望。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关系,使学生进入到文本之中,理解这些住在“钢筋水泥包围”之中的人对绿色生命的渴望,对和谐生活的向往。深入感受到人们需要绿色渴望绿色的心情。环节3细读课文,感受理解。(10分钟)六、说教学过程4.理解自然的风景和人间的风景含义。这株丝瓜改变了人们怎样的生活呢?(出示句子)“这道自然的风景,这道人间的风景,给生活增添了乐趣,使这里充满了生机。”这道自然的风景指什么?(这株丝瓜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道人间的风景指什么?(使邻居之间关系和谐融洽,这是一道很美的人间风景,人们关爱这株丝瓜热情地迎接它,这也是一道很美的人间风景)正是这株野生的丝瓜,在人们照顾下长大开花,也正是因为这株丝瓜,使这些平日里不大来往的邻居,加强了联系,关系融洽了。邻居之间生活很快乐,人们也更加的热爱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生机。六、说教学过程回到文章的题目:迎接绿色,重新理解课题,你觉得这个题目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希望呢?(迎接绿色环境,倡导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睦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沟通)(设计意图:文章是一个整体,引导学生读文后再来品味课题,使学生在纵,横联系中深刻解读文本,升华情感。)知道作者为什么要以“迎接绿色”为题;再次强调文章要表达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而领悟到了人们“迎接绿色”的真正含义,感受到了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对和谐,美好的追求。环节4反顾课题,升华认识(5分钟)直接对话升华情感六、说教学过程面对这道自然的风景,面对这道人间的风景,你想说什么?把你想说的写下来。(设计意图:读写的结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使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从而实现思想教育和学习语言的有机结合。)环节4拓展延伸——随堂小练笔(5分钟)直接对话升华情感六、说教学过程17、迎接绿色自然风景人间风景藤罩花搭叶留样子伸钓(板书设计意图:让学生能一目了然的看出自然风景和人间风景指什么,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句子和本课难点的理解,对于学生背诵重点段也有一定的帮助。)环节5板书设计简明扼要清晰直观理清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