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解读一、学习目标:1、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号召人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重点、难点: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三、重点解读分析:写作背景——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西雅图——被称为常青城,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城市。它海拔最低,却有古老的冰川,活跃的火山和终年积雪的山峰。西雅图又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城市,它拥有青山、湖泊,拥有港湾河道,拥有温暖的气候,如春的四季。无论是在美国本土,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城市能像西雅图那样,山峦、平地都被密密的、几近原始的森林所覆盖。市区内外皆衬饰着幽静的港湾、河流、绿树,掩映着色彩丰富的街市。而在环绕着城市的青山之中,又错落地隐藏着几十个大小不等的湖泊。树木葱郁,草地青葱,甚至飘来飘去的雨,轻轻掠过的风,都带着青绿的颜色。晋西北——晋西北在山西,通常指的是保德、河曲、偏关三县,它们隶属于忻州市,隔黄河、长城与陕西、内蒙古相望。绿色生态治理工程——晋西北地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有沙化土地和潜在沙化土地面积1700多万亩,近300万亩草地因风沙危害逐渐退化,成为风沙侵袭北京的主要通道和三大风沙源之一。词语麋鹿滋润松脂遗灰眷恋肆虐盘踞归宿劲挺淤泥荡漾麋鹿:哺乳动物,毛淡褐色,雄的有角,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但从整体来看哪一种动物都不像,俗称“四不像”。性温顺,以植物为食。原产我国,是一种稀有的珍贵兽类。滋润:增添水分,使不干枯。文中不仅指河流解决了我们的喝水问题,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能够健康地成长、快乐地生活。松脂:针叶树的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遗灰:遗留下来的痕迹。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文中用婴儿对母亲的留恋来表明印第安人对这片神圣土地的热爱和眷顾。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盘踞:非法占据。文中指晋西北经常受到干旱、霜冻、沙尘暴的迫害。归宿: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着,生命力非常旺盛。淤泥:河流、湖沼、水库、池塘中沉积的泥沙。文中指树下堆积的泥土。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文中指老人的院子里到处充满着绿色,到处被植被所围绕。《这片土地是神圣的》1、文路整理:从结构上说,这篇文章属于总分总的结构。第1~3自然段(跳跃式的笔触)描述了充满灵性的万物,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第4~8自然段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分别从善待河水、善待空气、善待动物三个层面来写。第9~11自然段(升华主题)进一步阐述了人类和大地的关系: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2、重点词句品读①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大地滋养着世间万物,包括动植物等一切有生命的事物,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个群体;同样,人类的生命成长离不开大地上各种自然资源的给予。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②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山峦”指连绵的山。起伏的群山蕴藏着宝贵的资源,流淌的河水养育着万物的生命;动物与植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朋友。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③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水是生命的源泉,在历史长河中,水之所以能保持它清澈、纯净的本性,离不开世世代代人的努力。是祖辈的辛勤呵护,水源才不至于被破坏;是祖辈的不懈努力,水流才不至于被污染。他们保护家园、捍卫纯洁的精神,将在时间长河中熠熠闪光,不断提醒人们应该爱护水源,就像尊重人类的祖先一样。④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生活在大地上,沐浴着阳光雨露,感受着风霜雨雪,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成长。如果家园受到破坏,而我们不能及时醒悟,不懂得及时补救挽回,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假如人们唾弃了大地,那么他们就是唾弃了自己。如果家园遭到毁灭,人类又怎能独自生存?这句话直接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保护联系起来,指出了两者兴则共兴、灭则同灭的密切关系。⑤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谁也没有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善恶来对待神圣的大地,来破坏、损伤大地的完整和庄严;相反,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拥有着生命成长所需的物质,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因此只有爱护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才能确保人类生命成长需要的各种自然条件,从而保持生命的延续。这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也是作者所要传达的主旨。3、全文总结: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情感充沛。一方面,课文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表达手法,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对这片土地的珍惜和热爱,表达出对它们无比眷恋的感情,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另一方面,体现课文主旨的语句“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青山不老》1、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接着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最后以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2、重点词句品读①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②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事没有完成,这条山沟还需要他,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③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黄土和绿树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其实人与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④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3、全文总结全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及其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预习导学一、预习新知我们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是期中复习,请同学们做好预习。二、预习点拨1、从字词句方面找出问题。2、阅读方面哪一项有问题,问题是什么?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一、先区别形近字,再选字组词。卷倦眷指智脂鹿庸鹰疲()()肪()角试()()慧雄()()恋()导平()二、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1、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2、没有了动物,人类会怎样?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三、完成句子练习:1、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缩句)2、青山是不会老的。(改成反问句)四、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序:()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五、如果你是记者,读了《青山不老》后,能将其整理成一份采访记录吗?采访地点采访对象姓名性别年龄主要外貌特征生活习惯感人的事迹我的感受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母亲我记得,那是个霪雨霏霏的日子……窗外,已接连下了几天的雨,似乎仍未尽兴,还在一个劲儿地猛下,这里简直成了水乡泽国。久雨生烦,我可不管它对庄稼有多少好处,心里只念着它破坏了我的兴致,所以对它讨厌得很。这个鬼天气!怎么下个没完?亏得那戴眼镜的老师还有那么大的雅兴,讲得很有滋味。我可对不起了,想找点事做,可惜那本《七侠五义》忘在家里了,要不,这时正好派上用场。“吱呀”一声响,一股冷气扑面而来,我不禁打了个寒噤。心想,又是风把门吹开了,讨厌!“哄……”教室里突然像开了闸的洪水,发出一阵大笑。我连忙抬起头,不解地朝周围看了看。顺着同学们指指点点的方向,我朝门口一瞧,脸“忽”地像着了火。妈妈?来的竟是妈妈!只见她的花白头发已完全淋湿了,雨水还在顺着发丝往下淌,滑过那苍白的两颊,滴落在胸前衣襟上。她那短细的双腿微微有点发抖,裤筒卷起老高,但下半截还是湿透了,且溅满了泥浆。一对鞋子完全被淤泥糊住,那破处正在往外“嘟嘟”地冒水。她用左臂搂着家中唯一的一把伞,右臂紧紧挨着身子,似乎在努力地夹住什么东西。她一见里面都在笑,显得很尴尬,可那双眼睛却已开始四下张望。我连忙低下头。“你找谁呀?”老师发话了。“我找……我找我们家的建国子呗。”妈妈毕竟没见过世面,说话粗声粗气的。她刚说罢,又引起一阵哄笑。我把头埋得更低了。“他的大名叫什么?”老师有点不耐烦了。“他叫……他叫……叫周……”可怜妈妈没念过书,在家喊我小名喊惯了,一下子哪能想起什么大名?“下课再找吧。”门被老师关上了。本来,我一眼就认出了那熟悉的面容,可面对妈妈的狼狈相和同学们无情的哄笑声,我就犹豫了。尽管我那时只有11岁。我之所以当时把头埋得很深,心里还回旋着一个念头:到底出了什么事,妈妈竟冒这么大的雨从五六里外的家里赶到这儿?我不敢扭头看外边,但我感到,妈妈那单薄的身影正在窗外晃动,那探寻的目光刺得我心里一阵阵酸痛。下课铃一响,我不顾一切地冲出了教室。妈妈一瞅见我,马上奔过来,伸手把胳膊底下夹着的东西递给我:“国儿,这是不是你掉的书?”《七侠五义》,原来是它!我的心一颤,脸热了起来。“耽误了你念书吧?”妈妈一见我神色不对,连忙解释:“我是今儿早给你收拾衣裳时才看见的,怕你着急,赶着给你送来。河里涨水,路不好走……”妈妈还在说,可我已听不清了,眼泪直在眼眶中打转……打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看过武侠小说之类的书,为了妈妈,更为了自己。几年了,每逢下雨天,我就会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想起那一幕,想起雨中的妈妈。1、把文中画“_______”的内容,换成相应的成语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短文,想想作者见到妈妈后情感的变化,完成填空。惊讶→()→矛盾→()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