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详解版)2013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专题闯关》精选2013年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专题六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一、选择题1.(2013年江苏省四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4题)明末松江府“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A.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提高B.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C.种棉纺纱织布,赋税来源改变D.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棉纺织业的发展。从“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可以看出并没有提高土地收入。排除A。题目中无法看出人民是否无法承担,排除B。棉纺织业的发展是由于赋税的变化,并没有实行工商皆本,排除D。从“百万之赋”“赖此一机一杼”可以看出赋税来源的变化,故选C。2.(2013年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二模文科综合试题历史)清朝张廷玉《明史》第七十七《食货志一》中记载,宪宗即位,以没入曹吉祥地为宫中庄田,皇庄之名由此始。其后庄田遍郡县。给事中齐庄言:“天子以四海为家,何必置立庄田,与贫民较利。”这表明A.皇室兼并土地加剧社会矛盾B.皇室已成为最大的土地占有者C.明朝时期自耕农的生活困苦D.这是引发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经济。从材料信息可知,明宪宗将曹吉祥的土地纳入宫中庄田,成为皇庄。之后皇庄遍布各地郡县。这反映了皇室对土地的兼并。土地兼并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故选A。材料无法体现皇室占有土地的比重,故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农民生活状况,排除C项;皇室兼并是土地兼并现象之一,而土地兼并只是引发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D项表述绝对。3.(2013年安徽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5题)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A.忽视海防的重要性B.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2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D.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D【解析】西方选择了海洋,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通过海上路线,疯狂对外殖民扩张,中国选择了陆地,则指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严格限制外国人来华,严格限制中国人出海。4.(2013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试题12题)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职业自耕农和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占人口比例24%36%30%10%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A.汉代江南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D.明代苏杭地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明朝区域经济的特征。从表格的数字看,这一地区已经出现了工场主,并且占30%的比例。手工工场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在明朝的中后期,首先出现在苏州的丝织部门。5.(2013年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8题)今(明朝)贡舶与市舶一事也,凡外夷贡者,皆设市舶司以领之,许带他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矣。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明朝禁止对外贸易B.政府特许与进贡国家有限贸易C.禁止官商对外贸易D.希望外夷向天朝上国朝觐纳贡【答案】B【解析】考察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据信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表明政府准许与外国(但必须是进贡国)做贸易。故答案为B。6.(2013年汕头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第一次测评14题)有西方学者指出,传统中国是“一具涂着香料、裹着丝绸、写着象形文字的木乃伊,它的内部循环就如同一只冬眠鼠那样”。该学者认为A.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前的B.中国外表僵化内部充满活力C.中国传统社会与埃及相类似D.中华文明悠久灿烂并且连续不断【答案】A【解析】“木乃伊”“如同一只冬眠鼠那样”这些形象的比喻说明,传统中国社会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的束缚下停滞不前。37.(2013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试卷文科综合试题28题)明朝时“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于北”。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大布商,你会选择以下哪些经营方式?①为了安全和方便,搭乘轮船进行长途贩运②和同乡布商结伴北上贩棉,南下购布③为了节省成本和获取更多利润,将棉花直接交给松江织户加工,支付一定薪酬④少部分货物在国内异地销售,大部分货物雇船运往东南亚销售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考察明朝时期经济发展特别是商业发展概况。材料说的是:北方生产棉花,南方善于纺织,所以②可以;明朝时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所以③也可以;①不对,当时没有轮船;④也不正确,当时明朝后期实行海禁政策。故选C。8.(2013年江西省鹰潭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题26题)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危机,对下表解读最正确的是弘治、嘉靖年间江西的人口户数及朝廷在江西的征税统计表时间人口户数官民田地山塘夏税米农桑丝折绢秋粮米弘治年间(1488-1505)148.7万户399270顷13亩余86600石余3970斤余3175匹余2560270石余嘉靖年间(1522)130.3万户398566顷35亩余82965石余4264斤余3411匹余2576888石余A.明弘治、嘉靖年间农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B.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削减C.明弘治、嘉靖年间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D.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成为朝廷重要的税收来源地【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明代经济。15世纪末16世纪初时期,我国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从图表信息可知,明弘治、嘉靖年间,政府征收赋税以实物为主,这说明此时农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故选A。由图表中信息可知,江西人口减少,但政府税收并未相应大幅削减,可排除B;C、D两项与史实不符。9.(2013年河南省濮阳市高中三年级三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11题)《国富论》写道:“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物产,……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4必然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是因为这里亚当·斯密A.指出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B.建议西方列强尽快打开中国市场C.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条件优越D.盛赞康乾时期中国经济的高度繁荣【答案】A【解析】考察对古代中国经济的理解。材料体现的是,18世纪的中国只凭借国内市场发展经济,而在对外方面实行闭关锁国,国外市场狭小,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故选A。10.(2013年陕西省咸阳市高考第一次模拟检测历史试题5题)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答案】A【解析】考查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商品化。表中的集市一般指农村的定期买卖货物的市场,集市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可见农民与市场联系不断加强。11.(2013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综合练习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5题)1832年6月,一艘英国商船驶抵宁波,对中国地方官提出了通商要求。结合时代特征判断,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中国人对英国造船技术感兴趣并效仿B.地方官因宁波非泊船之所而命其驶离C.船上商品通过宁波合法转售到内地D.地方官因《南京条约》而同意其请求【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清朝对外政策演变的过程。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前,省区嘉靖至万历州县数集市数顺治至雍正州县数集市数乾隆至道光州县数集市数直隶山东14132421048252764112643537741583陕西(关中)161432123828264江西福建(不含台湾)454591913151545152054397639511广东——7212707119595清朝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地,严格限制对外交往。12.(2013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14题)《迷途的帝国》一文中这样写到:“康熙大帝是一个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具备非凡过人的雄才大略。使中国一举摆脱明末清初大动荡后满目疮痍的局面,成为东方最强大的王朝。然而,他最终却没能跨越封建体制雷池半步。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盛极而衰,很快滑向萧条冷落的帝国黄昏。”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康熙帝①强化君主专制②强调农商并重③推行文化专制④实行海禁政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考查明清时期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把握材料关键信息“没能跨越封建体制雷池半步”、“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等可知选择D项。重农抑商是封建王朝的一项基本政策,在中国古代自始至终贯彻。13.(2013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15题)1759年,有一位官员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这些言辞中包含的信息主要有①清朝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发达②丝绸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③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国内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形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考查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从材料时间信息1759年可知此时列强尚未大规模侵华,故中国尚未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选择C项。14.(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011年新版《水浒传》在全国各地卫视上热播,由于疏忽,其背景知识出现了一些历史错误。如()A.东京街头店铺林立,市坊杂处B.鲁智深在相国寺庙会上买酒吃肉C.宋江与吴用在玉米地里“设计”D.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杨柳岸晓风残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北宋社会、经济和文学等概况,联系所学,ABD三项符合史实,C项错误,玉米的原产地是墨西哥或中美洲,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玉米,以后逐渐传至世界各地,明朝末年在中国玉米的种植已达十余省。15.(湖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月考试卷)海外汉学界有以明代作为近代中国的开端,如有历史学家写道:“纵观四百年来中国近代史,其最大特征即是中西文化冲击、适应及和6平共处。”以下说法,能证明作者观点的是A.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继传入西方B.欧洲传教士把西方文化介绍来华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答案】B【解析】分析材料海外学者将明代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是“其最大特征即是中西文化冲击、适应及和平共处”,说明明代这一时期存在中西文化冲击、适应及和平共处,分析各选项应选B项“欧洲传教士把西方文化介绍来华”,A项四大发明外传,首先在时间上不符;C项不存在中西文化冲击等;D项是经济形态。16.(湖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月考试卷)1621年,一位葡萄牙商人说:“白银在全世界到处流荡,直至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像到了它的天然中心。”对此说法认识正确的是A.中国主导了当时的世界贸易B.白银的流入推动了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C.中国政府推行了积极的贸易政策D.当时的世界贸易比较活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1621年这一时间,当时的中国处于明末,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禁止民间海外通商。分析各选项,A项明显错误;B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白银涌入无关;C项错误,本题选D项。17.(湖北省武昌区2013届高三年级元月调研测试)据道光《苏州府志》记载,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煮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该史料用来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②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