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up高中教育学习平台,您身边的教学助手!()专为高中学生打造的免费手机学习工具——591随身学!邀请码:591017(手机免费登陆网址:)浙江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请按Crtl键+左键点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0分)1.(2010年12月浙江省五校高三联考8题)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②7世纪初期③20世纪初期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2.(2011年5月浙江五校联考14题)下列人物中哪一位最有可能被称为中国的马丁·路德()A.康有为B.毛泽东C.孙中山D.陈独秀3.(2011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17题)“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陈独秀这一观点()①体现了彻底反封建的决心②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③为文学革命指明了方向④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倾向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4.(2011年4月杭州质检14题)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过程中,清政府陨落了。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也不断地进行自我拯救,力求跟上工业文明的脚步。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禁政策的实施表明清政府自我拯救的决心B.洋务运动的开展说明清政府完成了自我拯救C.维新变法运动使自我拯救深入到制度的层面D.护国运动加速了清政府自我拯救的步伐5.(2011年1月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4题)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曾被指“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陈独秀则宣称“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两者反映的共同问题是()A.儒家学说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C.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D.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有利工具6.(2011年1月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5题)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材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①革命目标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②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591up高中教育学习平台,您身边的教学助手!()专为高中学生打造的免费手机学习工具——591随身学!邀请码:591017(手机免费登陆网址:)③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④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2011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9题)新思想萌发的原因有()①民族危机的出现②封建制度的衰落③鸦片战争的震醒A.①②③B.①③C.①③D.②③8.(2010年11月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18题)“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运动C.启蒙运动D.新文化运动9.(2011年1月绍兴市高三期末质检18题)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根本上感觉不足。”此处省略的三个词分别是()A.器物制度文化B.器物文化制度C.文化制度器物D.制度文化器物10.(2011年4月杭州质检15题)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1.(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21题)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2.(2010年9月浙江温州高三返校联考19题)“……产生于清末的新知识分子群也是如此,他们不是其他哪一个阶级经济利益的代表,而是民族精神和社会良心的承载者。以他们为社会基础的民主革命派发起和领导辛亥革命,不是受到哪个阶级的利益驱使,而是为了救国救民,为了使中国摆脱民族危机和社会苦难……”材料主要强调了“新知识分子”A.作为一个群体形成于清末B.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民族精神C.作为独立的社会阶层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D.成为推翻清政府的主力591up高中教育学习平台,您身边的教学助手!()专为高中学生打造的免费手机学习工具——591随身学!邀请码:591017(手机免费登陆网址:)13.(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6题)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14.(2011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11题)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③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5.(2010年10月浙江温州十校高三联考24题)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16.(2010年11月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17题)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17.(2011年5月浙江五校联考15题)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中写有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对此事件胡适认为这是“欺人之弱,乘人之丧”,“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还亲赴醇亲王府向溥仪表示慰问,声称这“是东方的野蛮”。关于胡适这一态度不能说明()A.胡适坚持契约精神B.胡适反封建精神不够彻底C.胡适深受英美文化熏陶D.对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18.(2011年4月绍兴市质检15题)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591up高中教育学习平台,您身边的教学助手!()专为高中学生打造的免费手机学习工具——591随身学!邀请码:591017(手机免费登陆网址:)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9.(2010年12月温州五校高三联考22题)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20.(浙江省2011届高考考试样卷17题)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史料表明A.先进的中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B.西方文明程度高,中国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C.感受近代都市文明,康有为思想发生转变D.近代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0分)21.(2011年1月宁波市高三调研28题)(19分)中国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简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成就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8分)材料二熹平四年,东汉灵帝令蔡邕(官拜郎中)等以隶书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591up高中教育学习平台,您身边的教学助手!()专为高中学生打造的免费手机学习工具——591随身学!邀请码:591017(手机免费登陆网址:)(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代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教育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的作用。(6分)材料三中法战争后,康有为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于1891年租借“邱氏书院”作为讲学堂,创办了万木草堂。草堂的命名,含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意思。万木草堂主要讲授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旁及西方国家历史、政治,也注重体育和音乐。在弟子们的帮助下,康有为编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万木草堂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特色以及作用。(5分)浙江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本题选自2010年高考上海卷。根据题意“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指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7世纪初期指唐朝统一时期,没有变革和动荡;20世纪初期清末民国初,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兴起,属于“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据此本题选①③,D项。2.A解析:马丁·路德是欧洲宗教改革的发起者,主张因信称义,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在《孔子改制考》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这与马丁·路德有相似之处。故选择A项。3.B解析:分析材料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民主591up高中教育学习平台,您身边的教学助手!()专为高中学生打造的免费手机学习工具——591随身学!邀请码:591017(手机免费登陆网址:)和科学的旗帜下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了全面的进攻。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也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们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做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做封建文化加以否定,而把一切西方文化都看做是进步的。本题“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陈独秀这一观点体现了彻底反封建的决心;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倾向,本题选B项。第③项与材料没有联系。4.C解析:A是自我封闭和保护,与题干要求不符。B洋务运动失败,故不能说完成。D发生时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故符合题意的只有C.5.B解析:戊戌变法的尊孔和新文化运动的反孔都是中国资产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