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4】2013年高考政治热点时政问题考点挖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热点链接】1、党的十八大要求“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要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大企业社会责任。要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提高统筹层次。要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棚户区改造。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主持召开医改领导小组第十二次全体会议。2013年1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主持召开医改领导小组第十二次全体会议。会议讨论和审议了《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李克强指出,医改是我国社会领域的重大改革,既涉及民生又事关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又联系到居民消费,许多国家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推动转型,都把医改作为重要抓手。李克强说,医改实践带给我们许多理念和启示,对经济社会领域其他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首先,我们说改革是最大红利,其目的就是让广大人民受益。其次,改革红利的释放要依靠创新体制、建立机制。第三,改革是渐进式的、累积式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不能踟蹰不前,绕着矛盾走。4、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顺利2012年11月12日,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现在还没想放松。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顺利,中央政府定的是“十二五”期间要建设3600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2011年已经开工了1000万套,今年开工了700多万套,明年计划开工数量正在研究当中,不会低于500万套,有可能在600万套左右。5、食品安全是餐桌上的民生、餐桌上的经济。2013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食安委第五次全体会议。李克强说,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群众对食品安全、环境质量等较过去有更高要求,发达国家也曾有过类似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保障好重大民生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经济和民生联系更加紧密,发展是第一要务,而改善民生是根本目的,搞得好,就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果搞成“两张皮”,百姓就会缺乏受惠和舒心感,经济发展也会2缺动力。政府要顺应这种趋势,加快转变职能,抓项目、上投资等应更多由企业自主决策,该由市场发挥作用的就交给市场,政府则要更加突出依法监管,特别是要加强事关民生的监管,创造安全公平法治的市场环境,这也是考量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标尺。李克强指出,食品安全是餐桌上的民生、餐桌上的经济。强化市场监管,食品应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柴米油盐,关系大局”。6、2012年我国新增就业创9年新高。2012年我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为过去9年来的最高水平。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2012年,全国有25个省份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适时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达到20.2%。7、社会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全覆盖。2012年,我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全覆盖,较原定2020年实现的目标提前了8年。2012年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9693亿元,总支出15502亿元,当期结余4191亿元,累计结余已达23667亿元。一些人所担心的养老金发放在当前是有保障的。8、广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2013年1月25日在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新时期广东精神。提升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切实保障异地务工人员合法权益。深入创建平安广东。【模块分析】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1、社会主义的本质。注重社会建设,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劳动着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2、国家的宏观调控。制定和落实有关就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抑制房价上涨。这些都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现。3、就业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国家必须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4、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对生产有能动的反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转变消费者的观念,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从而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增长。5、提高居民收入的意义:有利于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缩小地区间、部门间的收入差距;有利于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7、财政的作用。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保障。8、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3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的要求。2、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要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政府要重视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公共安全等,要求政府全面履行职能。3、.便民利民的政府。一方面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搞好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4、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求政府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5、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国家重视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抑制房价,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体现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6、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关注弱势群体,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1、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塑造人生。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教育事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2、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生活中汲取营养。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是文化创新的要求,也是民生的要求。3、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提倡的大众文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要求。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求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四、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分析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是客观实际的要求,又推动客观实际的发展。2、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又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4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千方百计地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利于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社会保障制度牵连着千家万户,是“社会安全网”。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要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要树立创新意识。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体现了辩证否定的要求。5、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要注意形成科学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既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的要求。6、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既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7、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体现了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且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8、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一基本矛盾的解决,要求不断地推进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体现了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要求。9、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我们要树立和坚持正确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保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