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系列资料400-688-1789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1页共6页考点十七: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更多一轮复习资料:=1773585【考点精析】诗人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创造出具有一定思想内涵的具体可感的鲜明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既包含社会客观因素,也包含着诗人认识生活的主观因素。在每个形象中,都渗透着诗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思想和感情、观点和态度。因此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成为高考的热点之一。最新《考试大纲》中对诗歌鉴赏的要求——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查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评价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包含以下三方面:一是对作者思想情感的评判;二是对诗歌内容的评价;三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这三方面是一个完整体系,分析运用应着眼全篇,着眼于综合运用,着眼于评判与认定;同时,作者“思想情感”与“观点态度”应体察“语境”,明确作者在文章中的诉求,不仅满足知人论世,更重要的是据“境”断“意”。“思想感情”指作者在作品里流露的情感。“观点态度”则是指作者思想恋情倾向性及在诗歌中所表露的带倾向性的评价。【真题体验】1.(2013.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醉眠唐庚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⑵“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答案】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的能力。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门掩时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世味”是指世道人心,世态炎凉。“簟”指竹席。此时,诗人只想紧掩门户,远离人间是非。“时光簟已便”表面是说,盛夏酷热难耐,但醉卧竹席,却感到十分的舒适;其实说的是心清自然凉,这正是诗人心气平和的写照。2.(2013.新课标卷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鹊桥仙精品系列资料400-688-1789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2页共6页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5分)【答案】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诗歌的内容及情感,一定要对整个作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基调。掌握诗人的情感,不能脱离诗句去分析。具体赏析时,或借助创作背景去探求创作动机,把握诗人内在情感;或逐联赏析,结合诗句描述,直接感受情思。尾联直抒胸臆,先解释语句字面意思,后表述作者情感。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完成该类题,一定要结合具体诗句。先根据注释,理解“镜湖”的故事;后结合诗歌创作背景,知人论诗,从表达和内容两个方面,整体把握陆游的情感即可;第三,逐条整合答案。3.(2013.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②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注】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精品系列资料400-688-1789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3页共6页【答案】辅弼天下,建功立业。结合诗句:“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要点二: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结合诗句:“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4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完成该类题,一定要结合具体诗句。先根据注释,理解“鲁仲连”的故事;后结合诗歌创作背景,知人论诗,从表达和内容两个方面,整体把握李白的人生理想。【方法归纳】古代诗歌内容上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如果说以上三点是鉴赏诗歌的“形”,是鉴赏诗歌切入的目标和对象,那么“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是评价诗歌的“神”,由“形”入“神”,体现了探究事物的一般规律。在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时要尽可能地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思想的发展轨迹,围绕具体诗作的字词句篇中所透露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作出中肯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在鉴赏过程中,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根据诗歌题材,把握思想内容1.儿女情长。写这类内容的诗多为爱情诗、闺怨诗,诗人或表达对恋人的挚爱,或抒写对自由幸福的追求,或倾泻对负心者的不满,或揭露扼杀爱情的罪恶等。如《静女》、《氓》、《孔雀东南飞》。评价这类诗的内容,首先要整体把握作品体现的情感倾向是积极的、褒扬的,还是消极的、贬斥的;其次要从分析人物的性格入手,通过不同人物对爱情的不同态度,去把握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分析语言和表达技巧来分析诗歌内容。2.建功立业。(1)建功立业的渴望。曹操的《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陆游《书愤》里的“早岁那知世事艰”等。(2)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这种内容多在怀古诗词中表现。如辛弃疾在《永遇乐#8226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缅怀古代英雄,表达渴望收复失地、为国立功,但又无人问津的悲愤。苏轼在《念奴娇#8226赤壁怀古》中通过怀古,寄托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流露宦途失意之情。(3)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通过战斗场面的描写,表现了将士们保家卫国、奋起抗敌的英雄气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描写戍边将士平定边患的坚强意志和豪迈气概。这类诗内容多为边塞诗或怀古诗。边塞诗尽管内容异彩纷呈,但都体现着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分析时要善于把握这一主旨。同时应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盛唐时期,边塞诗大多精品系列资料400-688-1789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4页共6页豪迈、爽朗、昂扬向上;中晚唐时期,国势渐衰,诗中悲壮惋伤渐增;到南宋,统治者在风雨飘摇之中苟且偷安,诗歌多抒发悲愤、哀痛之情。3.离愁别绪写这类题材的多为惜别、送别诗。有的表达依依不舍的感情,如柳永《雨霖铃》描写了长亭送别的情景,表达了离人对情人的离情别绪无限留恋;有的是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的是陈述心志,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赏析这类诗,首先要注意人物的主客关系,弄清楚究竟谁送谁;其次要注意送别环境,把握好情与景的关系。4.归隐自然。这类题材的多为山水田园诗或写景抒情诗。评析其内容,首先要体味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写景中体现的思想感情;其次要注意其表达技巧,因为丰富的内容、闲适的心情的表达总得有一定的写作技巧来实现。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明月”、“松”、“清泉”、“石”、“竹”、“浣女”、“莲”、“渔舟”等意象的描写,勾画出一幅清新恬淡、安静明净的世外桃源式的秋居图,末句“王孙自可留”的“留”字暗隐了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泉水”、“青松”、“翠竹”、“青莲”正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诗歌情景交融,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歌为表达这一内容,运用了动静结合、实虚相生、烘托渲染等表现手法,使意境更加深远。(二)抓住诗眼,领会观点态度“诗眼”是一首诗或某联(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句)的词语。如陆游《书愤》的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的惆怅和满腔报国的热忱,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抒写悲愤之情。欣赏诗眼,首先要理解这个字眼的本义、语境义和词性变化等;其次要在语境中领会和感受它的效果和精妙;再次,要结合诗歌的主旨,来概括诗眼在表情达意等方面的效果。(三)抓住典故,分析内容与观点诗歌用典的目的,一是可以用极其精练的语言来概括比较丰富的内容,二是可以借典故来议论或含蓄地抒发作者自己的感情,所以在咏史抒怀诗词中用得较多,而在写景抒情的题材中则用得较少。辛弃疾在《永遇乐#8226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词人借用这些历史事实,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高考试题中的典故,应是课本中学过的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因此对课文涉及的典故应烂熟于心。(四)知背景,揣摩意图诗歌的背景往往是理解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一条捷径。作者在怎样的背景下写的诗歌,与其思想感情息息相关。即便是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背景下写的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也可能不一样。【知能巩固】精品系列资料400-688-1789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5页共6页1.(2013.徐州淮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水调歌头盟鸥①辛弃疾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注:①此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九年,作者被主和派弹劾落职闲居带湖之初。(1)作者借鸥鹭表达自己的孤独之情,请从内容上作简要说明。(4分)(2)结合全词,说说“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2.(2013.盐城中学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念奴娇淮城①感兴【南宋】张绍文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山隐隐。抚剑频看勋业事,惟有孤忠挺挺。宫阙腥膻,衣冠沦没,天地凭谁整?一枰棋坏,救时着数宜紧。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满地干戈犹未戢,毕竟中原谁定?便欲凌空,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倚风长啸,夜深霜露凄冷。注:①淮城,泛指淮水两岸的城市。蒙古自灭金后,就着手灭宋,淮水是宋与蒙古对峙的前线。(1)词人在上下片分别发出“天地凭谁整”与“毕竟中原谁定”这两问,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这两次发问的具体原因。(4分)(2)全词蕴含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4分)3.(2013.泰州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江上别柳中庸①李端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注释:①柳中庸:河东(战国时属秦地)人,李端诗友。此诗为李端送别他时所作。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4分)精品系列资料400-688-1789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6页共6页4.(2013.南通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7分)秋怀(宋)欧阳修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注:欧阳修北宋文坛领袖,居位时边境受侵,朝内统治严酷。本诗语言精练,但蕴情丰富,试就其情感意蕴做一分析。(5分)参考答案:1.(1)(4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