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析】福建省漳州八校2015届高三年联考历史试卷(范围:必修二)命题:龙文中学2014.12.25一、单项选择题(2×30=60分)1.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来牛耕、铁农具[来源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答案】D考点:精耕细作的模式。材料反映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内容有: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兴建水利工程、注重农时、总结和推广农业经验,故A、B、C三项不全面。综合表格中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可以判断其作用在提高单位面积农业产量,故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模式。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朝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主要反映的是当时()A.依据性别的分工方式B.耕织结合的田园生活C.世代相承的学艺传统D.安居乐业的社会状态【答案】B考点:小农经济。材料明细的可以看出这是体现了我国古代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情景,故选B。ACD仔细分析可以看出,材料均未体现。3.据《唐会要》记载:“开成五年十二月敕:‘京夜市,宜令禁断’。”该史料反映了这一时期()A.夜市已被政府禁绝B.市的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C.市已由定时而聚发展为常设商业区D.都城汴京夜市的繁华景象【答案】B考点:商业的发展表现。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夜市的出现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材料中“令禁断”体现出政府管理违背经济发展的要求,B项正确。A项表达不准确。C项无法体现。唐朝都城为长安,北宋都城为汴京,D项错误。4.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朱”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瓷窑近千座。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A.出现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B.南方经济超过北方C.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D.区域经济分工扩大【答案】D考点:手工业的发展。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太湖地区纺织业很发达,苏州震泽镇丝织业很发达,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很发达,景德镇制瓷业很发达,这反映了区域经济分工扩大,故D项正确;A、B、C三项题意不符,故排除。5.晚清福州文人郭柏苍在《沁泉山馆诗》中写道:“年来通商号令行,穷黎遍享茶山利。高阜小邱(丘)恣铲除,百万磳田(即山田)一朝弃。”从中可提取的信息不包括A.大批农民弃农经商B.农民种茶收入增加-2-C.农业生产结构变化D.商品经济渗透到农村【答案】A考点:商业的发展表现分析材料,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茶叶市场扩大,农民铲除山田大量种植茶叶,导致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B、C、D符合材料;A项材料无法体现。6.史载,西汉政府曾令商人自报资产并按高于手工业者五倍的税率纳税。对违反规定者,没收其全部财产,对揭发者,奖给所没收财产的一半。此举的作用包括()①增加了财政收人②加强了经济调控③强化了“工官”制度④打击了商人势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西汉政府大力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人课以重税,这即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可以打击商人势力,加强对经济调控。“工官”制度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皇室,其生产水平最高,题干中的措施属于“抑商”的体现。题干中“五倍的税率纳税”体现①,“政府曾令”体现了②,“没收其全部财产”体现了④。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商的出现,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因此排除③。故答案选择B项。7.轮船招商局创办的宗旨是:“发展中国航运事业,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等业务。”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①以发展民族航运为中心②提供“一条龙”的业务服务③有可能与外商形成竞争④是当时中国最早的洋务企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考点:洋务运动。轮船招商局创办的宗旨是“发展中国航运事业,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等业务。”据此可知①②③正确;中国最早的洋务企业是安庆军械所,排除④,故选A。8.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答案】B考点:近代中国经济。据关键信息“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民族工业一出现后,就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故选B。A表述不全面,CD解读材料错误。9.右图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外贸易的状况。该状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走向公开对峙B.新中国坚持平等互利的对外贸易原则C.新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答案】D考点:新中国的外交。材料表明时间为1950年至1955年中国对苏联及西方的贸易额,图示1950年中国对西方贸易额大大高于对苏联的贸易额,此后年份恰好相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从战时合作已经走向公开对峙,故A项原因分析正确;新中国始终坚持平等互利的外交政策,其中当然也包括相应的外贸原则,故B项原因分析正确;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导致出现图示现象,故C项原因-3-分析正确;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是在1956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10.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A、推行了土地改革B、组织了人民公社C、实施了“一五”计划D、发动了“大跃进”【答案】C考点:“一五”计划。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20世纪50年代初”可知,中国完成了土地改革,而人民公社和“大跃进”是在1958年,排除了A、B、D。材料讲的是中国重工业很薄弱,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所以答案选C。11.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l952年到l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24.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①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②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③计划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④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③④【答案】A考点: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反映了农业的发展在工业发展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因此①符合题意,又依据“l952年到l957年”可知当时我国正处于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时期,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③的表述也符合史实,而②④的表述在材料无法体现,故选A。12.某学习小组以某一城市近现代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来见证中国的复兴历程。下面是其收集的相关材料,据此可判断这座城市是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②较早的聚集了近代中国各种类型的企业③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A.南京B.广州C.上海D.厦门【答案】C考点:本题主要通过对③的分析可得出结论。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重要标志的是上海浦东的开发。同时,上海也是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近代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较早聚集在上海。13.1980年12月11日,温州人章华妹领到了自己期待很久的营业执照(右图),成为全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非公有制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对立面,谈“私”色变。使人们摆脱这种恐“私”症困扰的制度性决策是A.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C.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决策D.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确立的依法治国战略【答案】C考点:中共十五大。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上述材料反映了人们对非公有制的偏见,使人们摆脱这种恐“私”症困扰的制度性决策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实现的,在这次大会上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项符合题意;其它选项不符合史实;故选C。-4-14.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答案】D考点:中共十四大。该题属于史实记忆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能力。题中考察的是新时期我国积极探索中的三次转折性事件,19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故D项正确。15.在世俗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近现代中外经济文化思想交融的痕迹。据此,下列情景描述正确的是()A.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之际,合身适体的改良旗袍迅速流行C.新文化运动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终于成为一种社会时尚D.1992年中国企业家常通过互联网认真学习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答案】A考点:中外经济文化思想交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20世纪20年代后期,随着辛亥革命的开展,中山装也就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所以,情景描述正确的只能是A。而其他几个选项很明显是错误的。16.“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对该现象本质原因的分析最准确是()A.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B.文艺复兴为探险家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主义C.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D.资本主义萌芽引起欧洲社会广泛变化【答案】D考点: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表明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而推动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萌芽,因此A项为表象,D项为本质,故D项正确。文艺复兴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7.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图中体现出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特点是()A.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B.后者比前者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更大C.英国工业发展速度均高于世界其他国家D.两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答案】B考点:英国工业革命。从图示可以看出在1800年后,英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数明显的提高,反映了第二次-5-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经济的推动更为明显,故选B。A错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的变化并不代表数值的变化;CD项材料无法体现。18.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