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浙江省宁波市江南中学2013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3年浙江省宁波市江南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1.(1分)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夏季柏油路面“变软”B.水遇冷结冰C.食物腐败变质D.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夏季柏油路面“变软”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水遇冷结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食物腐败变质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的过程中只是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1分)(2012•泰州)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SO2B.KMnO4C.C6H12O6D.O2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S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B、KMnO4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C、C6H12O6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D、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氧化物的判断,抓住氧化物的特征、熟悉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1分)(2012•宿迁)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钙”应理解为()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了解物质的元素组成,高钙牛奶、加碘食盐等产品.这里的钙、碘、是指组成物质的元素.解答:解: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钙指的是在食盐、牛奶中添加了相应的元素.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的有关知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的认识.4.(1分)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B.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这样以节约用水进行解答;B、根据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但是分配不均衡所以需兴建水利工程进行解答;C、根据农药和化肥可能会污染水资源进行解答;D、根据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进行解答.解答:解:A、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这样以节约用水,故A正确;B、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但是分配不均衡所以需兴建水利工程,故B错误;C、农药和化肥可能会污染水资源,所以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故C正确;D、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节约水的知识以及防止水污染的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5.(1分)(2012•重庆)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蔗糖C.味精D.芝麻油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分析:根据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食盐溶于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B、蔗糖溶于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C、味精溶于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D、芝麻油与水混合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D正确.故选D.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6.(1分)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称量氢氧化钠C.氧气验满D.读取液体体积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运用标签对着手心、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倾倒分析;B、运用氢氧化钠固体有强烈的腐蚀性,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分析;C、根据氧气验满的正确方法分析;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分析.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标签要对着手心,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倾倒,故操作正确;B、氢氧化钠固体有强烈的腐蚀性,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不能放在纸上称量,故操作错误;C、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入集气瓶内,故操作错误;D、读取液体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图中仰视读数,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根据装置特点可以判断装置图的正误,根据操作要求可以判断操作是否符合实验室的规定.7.(1分)(2010•南通)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B.空气受热体积膨胀C.氧气加压降温形成液氧D.1体积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小于2体积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解答: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含有花香的分子运动到了墙外的原因.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空气受热体积膨胀是因为在受热的条件下,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C、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由于氧分子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间隔,在加压的条件下容易被压缩.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隔;D、酒精有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我的,由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隔,当它们混合时两种分子相互穿插渗透,导致总体积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日常生活现象.8.(1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B.用水可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C.用酚酞溶液可区分盐酸和食盐水D.用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考点:硬水与软水;常见气体的用途;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硬水和软水区别方法分析;B、根据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分析;C、根据酚酞溶液在不同酸碱性的溶液中的变色分析;D、根据氮气的稳定性分析.解答:解:A、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故A叙述正确;B、由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所以,用水可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故B叙述正确;C、由于酚酞试液在盐酸和食盐水中都不变色,所以,用酚酞溶液不能区分盐酸和食盐水.故C叙述错误;D、由于氮气的性质稳定,用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故D叙述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不同来鉴别物质的方法,鉴别时能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区分两种物质.9.(1分)(2012•安徽)下列几种常见的食物中,维生素含量最丰富的是()A.米饭B.苹果C.蛋糕D.大馍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分析:根据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B、苹果中富含有维生素,故选项正确.C、蛋糕是以面粉、鸡蛋、白糖、油脂等为原料,富含糖类、蛋白质、油脂等,故选项错误.D、大馍中富含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很简单,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1分)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又称谷氨酰乙胺),它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效果.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B.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gC.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D.茶氨酸中含有1个氮分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C、根据茶氨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茶氨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7.6%,故选项说法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C、茶氨酸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茶氨酸是由茶氨酸分子构成的,不含氮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1分)(2013•盐城模拟)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a、b、c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B.t2℃时30g物质a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80g溶液C.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b>a=cD.若a中混有少量c,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专题:压轴实验题;函数图像的应用;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由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将a、b、c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由小的溶解度决定;由t2℃时的溶解度可求50g水溶解的a物质的质量;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不能确定溶质质量,因为不知饱和溶液的质量.解答:解:由图可知:A、将a、b、c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故A错误;B、由t2℃时的溶解度为50克,可求50g水溶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25克,则t2℃时30g物质a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25+50=75克,故B错误;C、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不能确定,因为不知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只能知道质量分数关系而不能确定质量关系.故C错误;D、若a中混有少量c,由于两者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说法正确,故D正确.故选D.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12.(1分)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乳浊液B.农业上常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C.用铁粉作食品保鲜吸氧剂D.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来裁玻璃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