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第一单元教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李红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是围绕人与生物圈编写的,这套教材共分八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是“生物和生圈”。一、把“生物和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的设计意图生物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每一种生物在生物圈中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与生物圈息息相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而生物圈的变化也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当前人类面临的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都与此密切相关。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是中学生物课程应该担负的义务和责任。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教材突出的是生物圈,人体和人类活动,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教材按照这一思路,介绍人和其他生物在生物圈中的生活和生存状态,各类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之前,应该首先对什么是生物,什么是生物圈,生物圈的状况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从宏观而不是微观的角度开始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从熟悉的生物现象入手进行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鉴于以上考虑,教材把“生物和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二、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本单元包括两章。第一章“认识生物”,首先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让学生观察教师提供的生物和非生物的实物或图片,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跟同学讨论怎样区别生物和非生物,归纳生物的共同特征。然后将学生带到户外,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学习调查的一般方法,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尝试对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的情感,引起学生对生物生存状况的关注,为第二章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是在学生对生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教材依次讲述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生物圈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人类应当设法保护生物圈。本章安排了数量、类型较多的科学探究活动,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并使学生通过活动,更深刻地理解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自觉承担起保护生2物目的责任。(二)本单元编写方式上的特点1.从学生熟悉的生物现象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位事业有成的人,无不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充满了兴趣,乐在其中。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教科书的编者,都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是从学生熟悉的现象、亲身经历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奇妙现象,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单元多处采取了这种处理办法。例如,在讲述生态系统时,首先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一片树林中,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然后描述其中的各种生物现象,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不知不觉地走上探索生物奥秘之路。2.重视科学探究,倡导探究性学习。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承、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教材所传授的知识,大部分需要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获得。本单元的科学探究活动有:2个“观察与思考”5个“资料分析”、2个“探究”1个“调查”、2个“进一步探究”3个“技能训练”,科学探究活动的数量多、类型丰富,有利于开展探究性学习。这些探究活动在能力培养上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观察与思考”侧重培养观察能力;“资料分析”侧重培养分析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探究”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环节,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调查”倡导走出课堂,到大自然或社会中,就某个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培养实践能力;“技能训练”对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等科学探究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其中“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和“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是本单元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两个重点活动。它们在活动指导的写法上不太一样,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也是不一样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主要是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认真观察和记录,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培养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是让学生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这个探究中的6道思考题,是从探究过程的不同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的。第1题引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第2题引导作出假设,第3、4题引导学生思考测量中的科学性问题,第5题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第6题训练良好的数据记录习惯。通过这两个探究,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将会有初步的认识。3.注重科学方法教育。科学方法包括哲学层次的方法、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学科内的特殊方法。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生物课中重点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调查等获取经验材料的方法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教材十分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在学生第一次接触某一种科学方法时,都对这种方法做浅显易懂的解释,并用色块标注出来。第一单元用到的科学方法有观察、实验、调查和资料分析等,教材对这几种方法都在适当的位置进行了介绍。教材明确写出这些方法性内容,意在引导学生从活动中领悟、总结和应用这些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当做教条来记忆。4.加强了生物学知识与社会的联系。3过去的生物学教材偏向以知识为中心,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教育在教材中体现不够。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和具体的内容标准中都突出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本单元不仅在体系的构建和内容的选择上十分注意这个问题,还设置了有关的专门栏目,如“科学·技术·社会”“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等。其中涉及的内容如生物圈II号、林业工人的新任务都与社会热点问题密切相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5.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的水平千差万别,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通过学习获得的发展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因材施教,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因而,教材内容不应是整齐划一的,而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较充分的空间,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留有余地。本单元适当体现了教材的这一功能。在“生物的特征”一节有这样一段话:“请注意,关于生物的共同特征,专家们做出的概括也不尽相同。请你分析下面的概括是否全面、准确。你有什么不同意见或补充建议吗?”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之后,安排了“进一步探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探究鼠妇的生活是否还受其他因素(土壤的潮湿程度,温度等)的影响。教材的这些处理,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不断产生新的疑问,提出问题,自己通过探究寻找答案。这种探究是无止境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三、本单元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不要在知识上加深加难国家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遵循的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初中阶段的生物学教育,是普通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不是培养生物学家的启蒙教育,不能片面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人教版实验教材,注重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适当删减了需要单纯记忆的知识,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例如,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不是从现代生物学发展水平的角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要在知识上做过多的补充、拓展、加深,而应把重点放在组织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由学生自主获得关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识。如果还沿用以前讲授知识式的教学方法,将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弱化科学素养的养成和发展,不能真正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二)在落实知识目标的同时,要重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现目标初中生物学的课程目标涵盖了生物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综合起来说,也就是期望学生达到的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科书的单元小结,充分体现和贯彻了课程目标。单元小结的第一段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第二段是科学过程、方法以及由此达到的技能和能力方面的要求,第三段是理解有关生物学观点、知识并加以应用的要求。教师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也应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的要求。例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节,知识目标可定为描述身边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能力目标可定为尝试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定为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只有三方面的目标统一考虑,才有利于培养具有全面素养的人才。(三)创造条件完成各种探究活动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教师应设法完成课程标准和教材安排的科学探4究活动。活动教学需要一定的教具、学具、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条件等,除原有的显微镜、永久切片或装片、常用药品外,教师还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新要求,增加必需的学生活动用具。对于教学经费有限的地区,教师可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制作简易的替代教具和学具,以保证探究性学习的正常开展。此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教材所提到的实验材料不一定在所有的地方都具备,教师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更换实验材料,只要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即可。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如果当地找不到鼠妇,教师可考虑用其他实验生物代替,以完成教学目标,把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