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1.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3.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目标1.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征2.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具体性3.运用:具体分析把握联系的普遍性;结合实例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明确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知识点一、什么是联系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注意:不能把人们生活中的具体联系混同于唯物辩证法中的辩证联系,它们之间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二、联系具有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1.原理:(1)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2)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3)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事物的真实、具体的联系,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注意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即就联系的普遍性而言,联系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是任何具体的联系又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相对的。也就是说,联系具有普遍性,但是不能胡乱联系,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把握联系,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三、联系具有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1.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联系可分为自在联系和人为联系。自在联系和人为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为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2.方法论要求:(1)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2)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四、联系具有多样性——原理及其方法论1.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联系的表现: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2.方法论要求: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注意1.联系具有条件性:任何具体的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联系具有可变性: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所以随着条件的变化,联系也会发生变化。(不是根据人的意志而变化)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知识目标1.识记:整体与部分、系统和要素的含义2.理解:用实例表述整体与部分、系统和要素的关系3.运用: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理解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管理;学会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分析实例,注意事物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知识点一、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1.原理:(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①含义不同:二者有严格的界限,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整体是一;而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部分是多。②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2.方法论要求:(1)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2)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实际上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第二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第三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2.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3.如何实现系统优化(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2)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3)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才能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4)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系统优化方法原理及方法论(1)原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2)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练习1.“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寓言说明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答案:(1)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部分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部分的结构状况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2)“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寓言说明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伤整体功能的发挥,整体功能就会小于部分功能之和。(3)但是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4)仅仅因为“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存在,就认为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是片面的。(5)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片面的。2.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所以,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答:(1)一切事物都是一个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实际上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第二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第三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3)“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强调的是整体对部分的统率作用和决定作用,部分从属于整体,但这只是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一方面,二者关系的另一方面,则是部分对整体的影响,只有把局部搞好了,才能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4)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片面的。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总特征)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知识目标1.识记: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新事物旧事物的含义2.理解:发展的普遍原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3.运用:能区别新旧事物;剖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观点;联系生活实例,说明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知识点引言: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一、发展具有普遍性——表现1.自然界是发展的(1)从程度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2)从形式看:机械运动到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再到生物运动(3)从阶段看: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再到人(4)从原因看:由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引起。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补充发展与联系的关系(1)区别:事物的联系,即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联系:①世界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不可分割。事物的发展与联系是统一的。正是因为事物的普遍联系、相互作用才引起了事物性质和状态的改变,从而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而运动、变化、发展本身也体现了联系。唯物辨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事物失去了联系就不能发展。②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变化发展的,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事物的变化发展表现出来。③唯物辩证法是对世界物质状况正确反映的科学体系,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是它的总特征。只有联系没有发展或者只有发展没有联系都是不完整的,都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事物的状况。(3)看不到联系与发展的内在联系,是形而上学的观点。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1)人类经历的社会形态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且仍将继续发展。(2)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说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1)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任何理论都在发展(2)每个人的知识积累经历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就有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二、发展的实质1.发展的实质是什么(1)事物的前进和上升(2)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②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趋势,没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③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克服其不合理成分,保留其合理成分,并增添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④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的新或旧,不是出现时间的先后,也不是力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2.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补充运动、变化、发展三者的关系(1)区别: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②变化则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但是,运动和变化都没有规定事物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趋势;③我们所说的发展是指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是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2)联系:①运动包括变化和发展;运动引起变化,有运动才有变化和发展;②运动变化有前进与上升的,也有后退和下降的,发展则是指前进、上升的变化③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更高层次,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④三者都能说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僵化的。(3)总之,发展是一种运动,但不能说运动就是发展;发展是一种变化,但也不能说变化就是发展。发展是带有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是表明事物趋向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从范围上讲,运动、变化比发展广泛,从程度上讲,发展比运动、变化更深刻。原理及方法论归纳——发展具有普遍性原理(发展的观点、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原理)(1)原理: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永恒发展着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方法论要求:①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静止的观点;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