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39卷第2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9,No.22012年3月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March,2012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刘宏芳,明庆忠(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650031)摘要:社区参与作为一种旅游规划的思路与方法,在提出不久后即为业内普遍认同,然而在实践中收效却不尽如人意。我们认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有居民实际参与困难、共同利益机制难以构建、各利益相关者利益难以协调、社区传统与游客体验需求难以融合等困境,其原因不仅仅有社区外部因素的影响,内部因素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据此提出加强社区居民参与能力建设,搭建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平台,合理分配旅游收益,社区建设应注重传统与现代化兼容并蓄,游客也应主动适应社区传统等相应对策,希望借内外部和谐协调力尤其是社区自身能力的提升来实现社区参与旅游的良性发展。关键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困境;对策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5315(2012)02-0056-07收稿日期:2011-10-28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边疆高原山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策略与途径研究”(编号:2007XYJ030)、省院省校合作项目“云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重点及对策研究”、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基于生态文明的云南旅游产业生态化转型研究”、云南师大人文社科重大项目“云南省旅游产业生态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刘宏芳(1987—),女,四川乐山人,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2009级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乡休闲旅游;明庆忠(1963—),男,湖北黄冈人,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研究与旅游规划。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引入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国内学者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由最初理论探讨的层面转向理论层面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等具体旅游形式相结合的实证研究[1-7]。一方面,试图将社区参与这种起源于西方民主社会的先进理念移植于中国多样化的旅游形式当中,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欲针对某一类型旅游活动的特有属性构建起与之相适应的开发理念及模式,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如潘秋玲、李九全提出的社区参与和旅游社区一体化理念[8],王丽华等提出的旅游产品开发的“IDPC”模式[9]等。陈志永、李乐京曾对国内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进行了研究回顾,指出针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问题所提出的策略有待进一步充实、完善和深入研究[10]。学界对社区参与的重要性已达成广泛共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早已不是新鲜命题,国内外对其研究颇多。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也面临着质疑,尤其是社区参与作为西方民主社会的思想理念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又有多大的参考价值?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在实践中有哪些障碍?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为此,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困境和困境产生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有助于让社区参与这一理念和方法更好地运用于实践,进而实现社区与旅游共同发65展、和谐双赢的目标。一研究回顾(一)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核心思想Murphy提出将社区参与作为一种旅游规划的方法已有近三十年历史,然而,西方学者对社区参与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但通过学者对社区参与的态度与必要性等研究成果可以明确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核心思想。Murphy认为,旅游目的地社区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将当地社区视为资源,并将其作为一种产品销售,这个过程影响着每个社区居民的生活;他同时指出,基于社区旅游发展需要,找出一种能够在旅游产业和当地社区创造更多合作关系的方法,并且要发展同时服务于当地居民与游客的基础设施[11]。Blank认为,社区是大多数旅游者的目的地,旅游活动真正的进行是在社区,因此,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管理必须能有效的让当地居民从中受益[12]。Inskeep指出,目的地社区必须有规划他们未来权利的发言权,并且要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旅游发展为当地社区带来最大社会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来[13]。Prentice指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已经成为旅游规划的一种意识形态[14]。Simmons曾指出,社区参与在旅游发展当中的作用是关键性的,它能够保证游客满意和目的地居民的持续受益[15]。我国学者保继刚、孙九霞认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指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要求,并将其作为开发主体和社区主体,以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发展[16]。从上述观点中可以看出,社区参与的核心思想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一种规划的理念和方法;二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提倡居民与游客并重的主体地位,其目标之一是实现游客满意和社区发展;三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落脚点是实现社区居民获益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二)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重要性Woodley认为,基于社区(community-based)的旅游发展方法是持续性的先决条件[17]。ClareA.Gunn认为,将社区整合与提高游客满意度、改善企业状况、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旅游发展的目标和规划的立足点[18]。GodfreyKerry指出,社区是现代旅游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提供住宿、饮食、信息、交通设施和服务的焦点所在,社区当地的自然环境、建筑、制度、民族、文化和历史形成了旅游者前往参观的核心要素,而居民和更广大的社区对旅游的支持是任何发展战略中的必要要素,社区参与战略和管理过程是将旅游影响最小化的重要方面[19]。DanielM.Spencer认为,保育地(reservation)成功的旅游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旅游规划,而有效的旅游规划则需要公众参与(publicparticipation)到规划制定的过程当中来[20]。LesegoS.Sebele认为,持续有效的社区参与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自然资源,并且为当地居民带来收益[21]。1997年颁发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将社区居民作为关怀对象、社区参与作为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22]。明庆忠提出将“社区法与门槛分析法”作为旅游地开发规划的思想方法之一[23]。胡志毅、张兆干认为,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防止旅游地衰落和社区解体,社区应该全面参与到旅游业发展过程当中来[24]。邱云美认为,社区参与具有实现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有利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孙九霞认为,旅游业离农村更近,与农民的生活联系更紧密,农民有更大的参与空间,对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城市化、推进乡村社会转型有积极意义[2]。由此可见,无论在旅游规划层面还是具体的实践运用,社区参与的重要意义在国内外学界已达成共识,社区作为旅游活动开展的基本单位,其参与旅游发展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二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困境尽管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类型多样,其实践问题却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相似性,这些相似的普遍问题又可推导出共同的困境以及影响因素。因此,本文试图在总结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问题上进一步探寻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所面临的困境。社区参与产生于西方民主制度,这种在西方社会产生的富有意义的思想理念和方法却由于社会制度、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在实践和运用当中并不如预期理想。土耳其学者CevatTosun认为,以往的研究忽视了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政治条件,而这些条件往往是决定发展中国家社区参与是否成功的先决条件。他认为,参与式旅游发展方法在发展中国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这些因素分别存在于操作性、结构性、文化性三个层面。本土社区的文化影响、旅游发展的形式与规模都超出了本土社区的控制。因此,参与式旅游发展的执行需要发展中国家进行一75刘宏芳明庆忠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整套的社会政治、法律、行政和经济结构的变革[25]。他以土耳其的厄古普(Urgup)为实证案例,采用田野调查法从不同利益群体角度分析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预期性质(expectednature),研究表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不同利益群体的目标往往互相冲突,并且与未参与(non-participation)和自发式参与(sponta-neousparticipation)也存在差异[26]。LesegoS.Se-bele肯定了基于社区参与的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但同时也认识到收益与挑战并存,因此,他以博茨瓦纳为案例研究点,对其社区旅游的收益与挑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挑战主要体现在就业创造、管理不善、缺乏社区参与、缺乏项目的公共所有权意识、委员会代表的不均衡性、依赖捐赠资金等[21]。在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问题以及限制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看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困境如下。(一)社区居民实际参与困难社区居民实际参与困难主要表现在其参与程度普遍较低[5]、参与宽度欠广、参与程度不深、参与角色不成熟[6]、参与能力差[10]等方面。即便是规划者反复强调尊重社区居民意见及其项目发展意愿,而受知识水平、经济实力、合理诉求的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加之对旅游认识有限,社区居民往往无法表达合理的诉求、提出良好的建议以真正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社区居民除了能参与部分开发经营活动外,在决策参与、规划参与、管理参与这些相对较高层面的参与往往很难真正实现。如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虽为全国最大的侗寨,并且有国务院授予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殊荣,但当地村民几乎不参与村寨旅游的管理事宜,而只是从事小商品贩卖、开办旅社、餐馆等商业活动[27]。同样的情况还存在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平安壮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大寨瑶寨和黄落瑶寨虽然成立了景区管理局,并聘请了几名村民参与景区管理工作,但多数村民只是从事歌舞表演、提供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工作[27]。(二)共同利益机制难以构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难以协调政府更多关注的是社会效益,而企业更多关注的是经济效益,居民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希望社会环境得到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然而经济利益的追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发展过程中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各参与方利益诉求的不同形成了很多复杂的利益关系,甚至相悖的追求和理念。如何形成一个共同利益的互动机制,搭建共同发展的平台从而形成各利益均衡的基础,也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难题之一。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关乎社区居民、周边社区居民、投资者、游客、中间商、政府等多个主体利益[28]。而这些利益主体之间如何在共赢的前提下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却是实际工作中的难题。Cevat认为,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诉求是不同的而且往往互相冲突[26]。譬如不同社区居民之间抢夺客源、投资者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冲突、政府介入与居民自由参与诉求等矛盾。如西双版纳的傣族园景区就存在旅游经营公司与社区、社区村民和周边村民、以及村民内部等多个利益主体因利益分配的不均而矛盾重重的问题。广西阳朔遇龙河景区政府在以规范管理为初衷的协调过程中遇到了诸如合法经营者对非法经营者不满、部门配合不够、乡镇协调难、政府信任度下降等一系列尴尬和难题[28]。广西龙胜县的平安壮寨也出现了随着外地投资者的进入,利益主体增多,矛盾激化以致发生冲突的事件[27]。(三)社区传统与游客体验需求难以融合社区是展示社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多层面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游客既有着“神圣旅程”的期望,即探寻异于世俗的旅行体验和经历,又有着对现代舒适生活的追求。ValeneL.Simth根据游客的旅游方式和他们对当地的适应程度,由高到低将游客分为探索旅游者、精英旅游者、不落俗套的旅游者、特殊旅游者、初期大众旅游者、大众旅游者、租赁游客七大类型[29]。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社区的期望不同。大众旅游者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往往希望社区既是世外桃源,又要有与现代社会一样的设施,于是形成了“在原始状态过着现代生活”的期望,既希望旅游目的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