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教学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年级音乐教案2009.9教学案课题好朋友---你的名字叫什么序号1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型教与学目标消除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使学生对音乐课和音乐老师多一份亲切感;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点难点感受《玩具兵进行曲》板书设计好朋友---你的名字叫什么教学策略教后反思第页教与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备注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1、学生在门口排队,听着《玩具兵进行曲》进入教室。2、进入教室后,到座位上站好,随音乐拍手踏步。弹《叮叮铛》第一遍左右拍手各一下,同时踏步,头左右晃动。第二遍左右拍手各三下,速度加快。二、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三、点名。1、看学生是否来齐。2、尽快熟悉学生。四、1、请学生听乐曲,不说曲名,听之前提问学生感觉乐曲里有什么人,在干什么?学生可边听边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教师要注意提示学生合着音乐走或跳,在学生心中建立走和动是与音乐相关的意识。听完后问问题。2、看书第2页,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四个士兵,扛着枪很威风的样子)并说出曲名;讲解曲子背景:很多作曲家都写过以玩具兵为题材的儿童歌曲,德国作曲家莱昂·耶塞尔写的这首《玩具兵进行曲》是其中流行最广的一首。《玩具兵进行曲》据说是作曲家回忆起小时候做的一个甜蜜的梦,用梦境里的故事写成。内容是这样的:晚上,小主人睡觉了,玩具兵们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爬了出来。他们先排列成整齐的队伍游行,后来又打闹嬉耍。正当天刚蒙亮的时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们惊慌的逃回玩具箱子里。小主人起床,打开箱子一看,玩具们东倒西歪地躺在里面。呵!原来刚才是一场美丽的梦。教与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备注3、复听。前面有个短小的引子,描写玩具兵正以小喇叭和大、小军鼓为前导开始游行。里面加有木琴和木鱼声;乐曲有时明朗活泼,有时显得雄壮而有气势。当听到乐曲中有小喇叭和大喇叭出现的声音时用动作表示;在尾声里,作曲家用半音阶快速下行滑音,将玩具兵发现小主人醒了那惊慌失措而迅速地逃回箱子里的动作描绘得十分生动、逼真,乐曲最后用一个长音结束。4、第三次听时还可以想像着玩具兵的样子表演,使学生对乐曲有良好的感受,并能哼出自己喜欢的旋律。五、学唱《你的名字叫什么》。1、听录音或教师范唱,给学生完整的歌曲感受后请学生翻书找找这首歌在哪里?(3页)2、几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一问一答的问对方名字,老师讲解)这些小朋友们自报姓名,互相认识,有没有成为好朋友呀?3、听老师范唱几次(用不同的姓名),学生听范唱时轻轻地拍着手合上歌曲的节拍,心里默唱。4、教唱歌曲1-2遍后,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弹一乐句,唱一乐句)5、学生随琴齐唱。(固定一个姓名李晓明)。6、学生齐唱三遍。(李晓明、刘芳、王洪)7、师生对唱加动作。(李晓明、刘芳、王洪)8、生生对唱(用自己的名字)。9、请2-3名学生上台单独唱歌或小组唱,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一起问,轮流答)信息反馈教学案课题好朋友---拉勾勾序号2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型教与学目标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并学习《拉勾勾》。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教学重点难点三拍子节奏型板书设计好朋友---拉勾勾教学策略教后反思第页教与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备注一、听《玩具兵进行曲》进入教室,拍手踏步。二、师生互相问好。三、点名。四、复习歌曲。1、问进教室时听的乐曲叫什么?(《玩具兵进行曲》)2、老师唱《你的名字叫什么》,会唱的请起立与师一起唱。3、学生齐唱三遍。(李晓明、刘芳、王洪)4、师生对唱。(李晓明、刘芳、王洪)5、生生对唱。6、请2-3名学生上台单独唱歌或小组唱,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一起问,轮流答)五、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1、翻书4页,请学生回答你认为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2、提醒学生看小朋友身边的小标志:小话筒表示唱歌表演、孔雀开屏表示律动、歌表演、集体舞、乐徽表示演奏、小电脑表示动脑思考、小耳机表示聆听音乐、小书本表示学知识、对拍手表示做游戏。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这些小标志,你能认出来吗?比如我们马上就学习的第6页,上面有个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呢?(小话筒表示我来唱支歌)六、学唱《拉勾勾》。1、听录音或教师范唱,给学生完整的歌曲感受。2、问:书上这几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玩过?(用金勾勾银勾勾形容小手指,喻意友谊的珍贵,教育孩子友爱、团结)教与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备注3、范唱几次,学生听范唱时轻轻地拍着手合上歌曲的节拍,心里默唱。4、指导学生看图形谱直观地感受歌曲旋律的高低,可用手指着“金勾勾,银勾勾”唱。教唱歌曲1-2遍后,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弹一乐句,唱一乐句)5、学生随琴齐唱。6、学生齐唱三遍。7、请2-4名学生上台单独唱歌或小组唱,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七、1、聆听音乐,自由想像。谈谈自己的心情是很愉快还是很悲伤。注意音乐中还出现了什么声音?2、讲解乐曲:乐曲名字叫《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3、复听乐曲,小狗叫声出现了几次,为小狗的叫声涂上颜色。还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在课本图中大胆添画。乐曲显得十分活泼而富于弹跳性,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小主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乐曲中口哨停止,主旋律转给低音乐器演奏。它描绘了小狗跟随小主人在马路上跑跑跳跳的可爱动作,同时,也描绘了街头喧闹的景象4、第三次听乐曲,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分角色,分别扮演男孩或小狗,随着乐曲表演,用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信息反馈教学案课题快乐的一天----其多列序号3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型教与学目标能够整齐地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其多列》教学重点难点节奏谱板书设计快乐的一天----其多列教学策略教后反思第页教与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备注一、听《口哨与小狗》进入教室,拍手踏步。二、师生互相问好。三、点名。四、复习歌曲。1、问进教室时听的乐曲叫什么?(《口哨与小狗》)2、请学生看图形谱用手指着“金勾勾,银勾勾”齐唱。3、不熟之处教唱1-2遍后,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弹一乐句,唱一乐句)4、学生随琴齐唱三遍。5、请2-4名学生上台单独唱歌或小组唱,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6、复习《你的名字叫什么》,会唱的请起立与师一起唱。7、学生齐唱三遍。(李晓明、刘芳、王洪)8、师生对唱。(李晓明、刘芳、王洪)9、生生对唱。10、请2-3名学生上台单独唱歌或小组唱,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一起问,轮流答)五、学唱《其多列》。1、问学生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有没有听说过哈尼族,知道哈尼族小朋友他们平时做些什么吗?由此引出课题《其多列》。2、学生听老师范唱歌曲,感觉其情绪。3、放录音听歌曲,翻开书P11,边听边看上面的歌词,说说哈尼族小朋友他们平时做些什么?(这首歌是孩子们结伴上山砍柴、拣竹叶的路上唱的)教与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备注4、教学生读歌词,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内容。5、教唱歌曲。(提示学生用轻松而欢快的声音演唱,注意要清楚地唱好一字一音的歌词。结尾的“其多列”应唱得更为轻柔、6、六、下图以小人图形谱代替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及其时值:1、请学生翻书11页,讲解“走、跑跑”的形状,意思。2、教师指导学生把四行节奏依次读准确,然后分两小组同时读,再交换。还可以让学生重新排列读。信息反馈教学案课题快乐的一天序号4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型教与学目标能注意力集中地聆听《快乐的一天》,初步知道怎样聆听音乐,学习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教学重点难点创编节奏短句板书设计快乐的一天教学策略教后反思第页教与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备注一、听《其多列》进入教室,拍手踏步。二、师生互相问好。三、点名。四、复习歌曲。1、问进教室时听的乐曲叫什么?(《其多列》)2、老师唱《其多列》,会唱的请起立与师一起唱。3、歌词教读。(李晓明、刘芳、王洪)4、学生齐唱三段。5、男女生各唱一段,第三段齐唱。6、请2-3名学生上台单独唱歌或小组唱,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五、复习节奏谱。1、请学生分辨小人“走、跑跑”的形状,回忆其含义。1、学生依次读四行节奏,可请学生起来边拍边读。2、分两小组同时读,再交换。还可以让学生重新排列读。3、请学生看着课本上《其多列》的小人图形谱示意节奏,老师讲解:山坡示意旋律的起伏的呈现方式,这不仅给大家直观的感受,而且有一定的趣味性。每一棵竹子代表一个小节线。老师边唱边用手势的高低使学生意识到旋律的起伏。学生边唱边模仿。六、聆听《快乐的一天》1、请学生翻书8页,数一数有几个画面?(5个)我们一起来给每幅画面安个名字,大家先想想,你会给它取什么名,任选一幅图。(早早起、上学去、来学习、做游戏、静静睡)这是一个小朋友在快乐的一天中的学习和生活。教与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备注2、我们每个同学的一天是不是也由这几个部分组成呢?我们来完整地初听音乐,要注意倾听,看看同学们能否分辨哪首小曲是哪幅图,它让你想到了什么,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初步感受、听辨表现欢快、活泼和温柔、宁静等不同情绪的乐曲)3、复听时,让学生自由想像,创编动作表现每段音乐的内容,鼓励学生创编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4、翻书10页,以“快乐的一天”为题,说一句话:“你去做什么?”学生随意创编一句话,节奏自行掌握,时值准确即可。七、复习《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信息反馈教学案课题快乐的一天-----跳绳序号5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型教与学目标学唱《跳绳》,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教学重点难点音有长短板书设计快乐的一天-----跳绳教学策略教后反思第页教与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备注一、听《快乐的一天》进入教室,拍手踏步。二、师生互相问好。三、点名。四、学唱《跳绳》1、同学们有没玩过跳绳,喜不喜欢?跳绳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摇绳,很多人一起玩,是不是?引出课题《跳绳》。2、老师范唱歌曲后问:此曲情绪如何?(活泼、跳跃)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歌词形象地刻画了小朋友喜爱小绳的心情,表达了小朋友每天跳小绳为建设祖国而锻炼身体的决心)4、教唱歌曲1-2遍,启发学生理解“小绳子,很灵巧”的含义,演唱时声音要轻快而有弹性。。5、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弹一乐句,唱一乐句)6、学生随琴唱歌,练习随歌声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7、请1-2组学生上台唱歌。五、创编与活动。1、歌曲《跳绳》第一句采用了小铃图形谱示意旋律的高低。歌曲的第二段词未出全,是想请同学们动脑编创合适的词演唱,谁愿来试一试?(我们都要把你来跳,下课时间多有趣,大家都来跳一跳;两人摇绳众教与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备注人跳,小朋友们快来玩,我们一起跳一跳。)2、理解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自编动作表现歌曲。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表现。3、用画图形的方式感受音有长短。红绸舞红绸飘动长;乒乓球跳动短。以生活经验让学生感知长短,为过渡到音乐中时值长短的感知做铺垫。4、以红绸的线和乒乓球的点,从视觉上感受长与短。5、知道音有长短,并举例(走与跑的长短,三角铁与响板声、在琴上弹出长音与短音)六、复习复习第一课歌曲并表演。1、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要求背唱)2、小组起立背唱歌曲。3、请2-3名学生上台单独唱歌。信息反馈教学案课题国旗国旗真美丽序号6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型教与学目标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唱《国旗国旗真美丽》。教学重点难点听国歌板书设计国旗国旗真美丽教学策略教后反思第页教与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备注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二、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三、点名。四、复习《跳绳》。五、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1、教师提问:国旗是什么颜色、上面有什么?见到过国旗吗、在什么地方?(书上、电视、学校等)由此引出课题《国旗国旗真美丽》。2、翻开书P16,看上面的图,说说看到些什么?3、学生听老师范唱歌曲。4、唱完后问学生想不想学?教学生读歌词后,请学生齐读,师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