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邓小平的不凡经历一、寻求真理1.邓小平的出生地邓小平于1904年8月22日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广安,距重庆100多公里,而协兴乡牌坊村离广安城又有20余里。邓小平的旧居是一座农村四合院。据说,邓小平的祖先是前清翰林,为褒扬其学绩功名,当地人曾在村头立牌坊为记,牌坊村由此而得名。自然,邓小平是广安人更是牌坊村最值得骄傲的。2.在欧洲的岁月1920年10月,邓小平搭乘海轮抵达法国马赛,是当时这批“勤工俭学”者中个子最矮,年纪最轻的一个。1921年春,邓小平出现在布列塔尼的贝页中学,显然他是被送来进语言进修班的。后来,他到巴黎附近的工厂做工,并曾在火车上当过司炉,也干过饭馆里跑堂的。邓小平是周恩来发起的中共旅欧总支部的成员之一。他的任务是负责宣传,油印传单,编缉刊物。他很精通这件工作,因此被亲切地称呼为“油印博士”。邓小平1925年去苏联,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和中山大学学习过,他的同学中有王明、博古、洛甫、张国焘、叶剑英、蒋经国等人。二、转战前线1、身处险境邓小平1927年回到了内战纷纭的祖国。这以后四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一直是在有生命危险之中度过的。其中相对安全的一段时间是在西安冯玉祥的国民军中作政治工作的四个月,他担任了中山军事政治学院的政治处长。那年秋天,邓小平随中央迁回上海,被任命为中央秘书长。1929年中,他被党组织派去广西,准备武装起义。这是极其艰巨的任务。12月11日这天,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名义在百色镇中心升起了镰刀斧头交叉的旗帜。邓小平担任了部队的政委和前委书记。2.长征邓小平于1931年来到了中央苏区,担任了中共瑞金县委书记。1932年出任江西省委宣传部部长。在此期间,邓小平曾遭指责,说他执行“富农路线”,因为他领导的苏区并没有损害中农,只是没收最富的人的土地分给农民。指责他反对党的“前进和进攻路线”,公然反对进攻大城市和把红军发展到百万之众的决策,对党的领导缺乏信心等等。??红军开始长征时,邓小平只担任了周刊《红星》报的主编。长征途中,他又一次担任了中央秘书长,并出席了遵义会议。长征结束时,邓小平疾病缠身,但是他活了下来,不过,康复后一时还不能参加活动。西安事变后,抗日统一战线建立,邓小平又加入了战斗的行列:八路军129师的政委。3.刘邓大军八路军129师的师长是刘伯承。刘邓两人1931年相识于中央苏区,1938年开始一起工作,从129师——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前后共事十三年,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刘邓两人年龄相差十多岁,性格爱好也不尽相同,但感情融洽,工作协调,判若一人。周恩来曾有评价:刘伯承举轻若重,邓小平举重若轻。邓小平:“人们习惯地把‘刘邓’连在一起,在我们两人心里,也觉得彼此难以分开。”刘邓大军所向披靡,从“百团大战”到“挺进大别山”,从淮海战役到解放大西南,为新中国的诞生,创下了不朽的功绩。三、开国元勋1.在领导者岗位上解放初,邓小平在西南地区工作。1952年,他被调到北京任副总理和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主管水陆交通。1953年9月,他的工作重心转向了更为精细的财政工作,担任了财政部长。1954年4月,他又被任命为中央委员会秘书长。这样,他的工作就由政府工作转向了党的工作。不久,并担任了组织部长。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邓小平在会上作了修改党章的报告。八届一中全会,他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和政治局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2.中苏论战60年代初,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卡中国的脖子,企图压中国屈服。邓小平接受党中央委以的重任,于1960年和1963年,两次率领代表团赴莫斯科,与赫鲁晓夫面对面的进行较量。在交锋中,邓小平光明磊落,不失风度,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反击得体而有力。毛泽东称赞他“没有屈服于苏修”。对于这场论战,邓小平1989年5月在会见戈尔巴乔夫时有一段很深刻的评语:“从一九五七年第一次莫斯科会谈,到六十年代前半期,中苏两党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我算是那场争论的当事人之一,扮演了不是无足轻重的角色。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回过头来看,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四、文革磨难1.“第二号走资派”1966年5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而邓小平作为“中国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从政治舞台上逐渐消失了。1968年10月,在中央全会上邓被撤销了党内外一切职务,但保留了他的党籍。1969年10月,邓小平和家人疏散转移到江西,被安排住在新建县望城岗原步兵学校里面。他们能得到食物和燃料供应,但在家务方面必须自己照顾自己。邓小平在江西期间,被安排到新建县拖拉机厂参加劳动,干的是钳工,这实际是他的老本行,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干过,虽然时隔多年,他干起活来还是那样的认真、熟练。2.复出工作1973年2月,中央通知邓小平回北京,很快恢复了工作,仍被任命为副总理。1973年8月,中共召开了“十大”,邓小平作为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并且被选进大会主席团。大会结束时,他又重新当选为中央委员。由于当时周恩来总理日渐病重,许多日常工作交给邓去处理邓小平担当新角色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在联合国特别大会上的发言,阐述了“三个世界”这一最新理论。他的演说吸引了一大批听众,并在国际间广泛传播。回到北京时,邓受到了隆重的欢迎,就像当年从莫斯科参加中苏论战回来时一样。1975年初,邓小平担任了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和总参谋长,全面挑起了恢复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任。他的作风是雷厉风行,干事抓得紧,行动快,使各项工作在短时间内出现了新的转机。3.右倾翻案风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骨灰按照他的遗愿撒在祖国的山川和江河上。“四人帮”的意图是,必须把他忘记,本来应该继续完成周恩来未竟事业的邓小平也必须打倒。?4月5日清明节,人民群众自发地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悼念周总理的活动被打成了“反革命事件”,而邓小平则被诬陷为幕后策划人,再次被免除了党内外一切职务,仅保留党籍,以观后效。?9月9日,毛泽东辞世。“四人帮”加紧了篡党夺权的步伐。金秋的十月,“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五、总设计师1、走向现代化80年代以来,中国真正作为一个“苏醒的巨人”而出现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此开始了改革开放和走向现代化的壮丽篇章,这一篇章的设计者是邓小平。为了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邓小平果断宣布“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已经结束,现在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在一切布局中保证经济增长的优先地位,而且坚持这一点要长时间“扭住不放”、“毫不动摇”、“至少一百年不动摇”。2、改革与开放?邓小平认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是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也是革命。而且改革的根本属性同过去的革命一样,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他立足于当代世界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他认为“承认自己落后,才有出路”,出路就是“对外开放”。3、中华民族的振兴?邓小平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事业。邓小平满怀信心地认为:“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前进中还会遇到一些曲折。但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把先辈开创的事业一代代发扬光大。中国人民既然有能力站起来,就一定有能力永远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节对邓小平的评价一、国内人士的评价毛泽东认为邓小平人才难得,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论文论武,邓小平都是一把好手。毛泽东曾说过:我看邓小平这个人比较公道,比较有才干,比较能办事……。他比较顾全大局,比较厚道,处理问题比较公正,犯了错误对自己很严格。这个人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很有发展前途。周恩来在病情严重恶化时曾幽默地说:马克思的请帖,我已经收到了。这没有什么,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法则。中国共产党内有许多有才干、有能力的领导人。现在,副总理(指邓小平)已全面负起责任来了。并在进手术室前,当面对邓小平说:“你这一年干得很好,比我强得多……。”江泽民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曾强调说: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享有崇高的威望。他一直关心着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发展前途。不管是否在位,邓小平同志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许多高瞻远瞩的决策思想,对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始终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作用。二、国外人士的评价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称赞邓小平是“20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说:“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在邓小平的设计指导下实现的。”他高度评价中国执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认为这应该归功于邓小平。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录《唐宁街的岁月》中写道:我早就听说邓小平是实事求是的人,跟他一打交道,我还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执著的人,他的态度很坚决。他说,香港主权根本不在讨论之列,稍后中国会正式公布收回香港的决定。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美国的布热津斯基在《美中建交前后》一书中说:邓个子小,气魄却大,立即使我心折。他富有才智、机警、精明、理解很快,相当幽默,强硬而直率。和他谈话以后我更加理解他何以能经受住政治生涯中的所有挫折,但更重要的是,他的目的感和干劲使我印象深刻。他是一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能和谁打交道的政治领袖。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多次被国外有影响的报刊列为新闻人物或给于其他荣誉称号。例如:1978年和1985年,美国《时代》周刊两次把邓小平列为当年的新闻人物。1985年,美国《成功》杂志将邓小平选为当年的成功者。1988年美国《世界报》月刊把邓小平选为最代表时代精神的名人。实事求是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汉景帝之子、热衷于搜集“古文先秦旧书”被班固称为“修古好学,实事求是”最早是指一种做学问的态度。邓小平同志恢复职位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恢复高考。资料1977年8月8日,一个特殊的日子。正是在这一天,邓小平力排众议,决定恢复高考。“十年动乱”期间,建国以来逐步建立起来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制度被彻底否定。1970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开始试招新生,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这一制度推广开来后,直接带来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严重下降。上大学“走后门”成风,“自卷先生”受到称赞,“读书无用论”盛行,耽搁了一代人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各条战线人才严重缺乏,以致国家和人民在很长的时期内,不得不强吞这一苦果。1977年冬和1978年夏的中国,迎来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参考人员有工人、农民、战士,有上山下乡和回乡的知识青年,有应届高中毕业生,也有机关工作人员,总人数达到1160万人。为了有足够的纸张印刷试卷,当时,国家紧急调用了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恢复高考,是中国当代教育史上的大事件。这么讲,不单因为此举恢复了一项制度,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更因为它让中国的人才培养回到了正常轨道,给中国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位教育家评价说:“任何有希望的民族都高度重视教育。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旗帜鲜明的支持实践标准资料1977年夏天,古城南京的一位大学教师在思考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判断是非的标准究竟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在历史上也经常按照实践来修改自己的观点,怎么能搞“两个凡是”?这位叫胡福明的南京大学教师在那个夏天里,白天给学生讲课,夜晚到医院陪伴生病在床的妻子,待到夜深时,便搬把椅子,借着走廊的灯光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妻子出院后不久,他那篇充满勇气与智慧的文章也完成了,题目叫《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1978年5月11日,在经过多人多次修改后,《光明日报》以“本报特约评论员”署名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华社于当天转发了这篇文章的全文,《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也于5月12El转发了这篇文章。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各方关注和争论,甚至有一些人公开对文章提出质疑。关键时刻,邓小平表态了。5月19日,邓小平在接见文化部核心领导小组负责人时明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