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市政专业考试小抄版雨期施工准备:①以预防为主,掌握天气预报和施工主动权。②工期安排紧凑,集中力量打歼灭战③做好排水系统,防排结合④准备好防雨物资,如篷布、罩棚等⑤加强巡逻检查,发现积水、挡水处,及时疏通。道路工程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1、土路基:有计划地集中力量,组织快速施工,分段开挖,切忌全面开花或战线过长。挖方地段要留好横坡,做好截水沟。当天挖完、填完、压完,不留后患。因雨翻浆地段,坚决换料重做。路基填土施工,应按2%~3%的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2、基层:对稳定类材料基层,拌多少、铺多少、压多少、完成多少。下雨来不及完成时,要尽快碾压,防止雨水渗透。3、面层:沥青面层不允许下雨时施工。雨期应及时摊铺、及时完成碾压。4、混凝土路:①加强与气象台站联系,掌握天气预报,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②做好防雨准备,在料场和搅拌站搭雨棚,或施工现场搭可移动的罩棚,以保证对刚铺筑的水泥混凝土抹面成型③勤测粗细集料的含水率,适时调整加水量,保证配合比的准确性.道路冬期质量控制措施冬期施工准备①既要防冻,又要快速,以保证质量。②科学合理进行施工部署,尽量将土方和土基项目安排在上冻前完成。③做好防冻覆盖和挡风、加热、保温工具等措施准备。冬施避害措施:①昼夜平均气温连续10d以上低于-3℃时为冬期,开挖冻土,到设计标高立即碾压成型。如当日达不到设计标高,下班前应将操作面刨松或覆盖,防止冻结。②基层:石灰及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粒料、钢渣)类基层,宜在临近多年平均进人冬期前30~45d停止施工,不得在冬期施工。水泥稳定土(粒料)类基层,宜在进人冬期前15~30d停止施工。③次于路及其以下道路在施工温度低于5°C时,应停止施工。粘层、透层.封层禁止施工。快卸、快铺、快平、及时碾压、及时成型。方法為:掺入早强剂法、原材料加热法、覆盖法路面法。夏季施工:①严控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其和易性,必要时可适当掺加缓凝剂,特高温时段混凝土拌合可掺加降温材料(刨冰,冰块等)尽量避开气温过高的时段,可选晚间施工。②加强拌制、运输、浇筑、做面等各工序衔接,尽量使运输和操作时间缩短。③加设临时罩棚,避免混凝土面板遭日晒,减少蒸发量。及时覆盖,加强养护,多洒水,保证正常硬化过程城市道路无机结合料质量措施:石灰块灰应在使用前2-3d完成消解,未能消解的生石灰块应筛除,消解石灰的粒径不得大于10m;水泥稳定土类材料自拌合至摊铺完成,不得超过3h。路基性能指标:1整体稳定性2变形量路面指标:1平整度2承载能力3温度稳定性4抗滑能力5透水性6噪声量沥青面层: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温稳定性,平整度和粗糙度。厚度10~6㎝。沥青碎石厚度为5~7㎝,沥青贯入式面层厚度为5~8㎝水的影响:强度和稳定性降低,路基软化,产生滑坡、沉陷、潜蚀、管涌、冻胀、翻浆等。地下水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和重力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土的物理学指标:质量密度孔隙比孔隙率含水量饱和度界限含水量液限塑限塑性指数Ip:Ip=wL-wp,液性指数IL:IL<0坚硬、硬塑、软塑、流塑状态渗透系数内摩擦角φ与黏(内)聚力c:冻结深度。不良土处理:1淤泥和软黏土处理方法有换填法、挤密法、排水固结法等。2湿陷性黄土采取灰土垫层法、强夯法、灰土挤密桩等。3膨胀土采取灰土桩、水泥桩或用无机结合料、开挖换填、堆载预压加固。4冻土应增加路基总高度减少地下水。调整结构层的厚度或用隔温材料等防冻胀。路基程序:1准备工作;2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3测量放线、开挖路堑、填筑路堤,整平路基、压实路基、修整路床,修建防护工程等;4质量检查与验收;路基施工要点:(1)路基施工测量:恢复中线测量;钉线外边桩,测标高;(2)填土路基;(3)挖土路基;(4)碾压,验收路基压实要点:1合理选用压实机具。2压实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防止漏夯,重叠1/4~l/3;3、压实方法分重力压实(静压)和振动压实两种。根据土的类型、湿度、设备及场地条件而定,压实厚度应视压实度。4、土层处于最佳含水量±2%。5、土质路基压实质量检查各层压实度。路基稳定的因素:1地理、地质条件2气候条件3水文条件4土的种类性质5其他车荷载养护等因素。基层施工技术要点:1石灰与水泥稳定土基层;原材料应检验符合要求,严格按配合比。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最低气温为5℃。雨期施工应防止石灰、水泥和混合料淋雨。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应尽快碾压密实。拌合均匀.运送防蒸发防扬尘。压实系数应经试验确定。2二灰混合料;材料应质检,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应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拌合均匀。接近最佳含水量。运送加覆盖,防止遗撤、扬尘。根据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控制虚铺厚度200~l00mm。碾压时采用先轻后重。禁止用薄层贴补法找平.湿养期7-14d。3级配碎砾石基层;颗粒指标符合要求,采用机械摊铺及时拌均。压实系数应试验确定,厚度一次铺齐,不得多次找补。适量洒水。控制碾速。沥青路面摊铺要求:①施工气温10℃~5℃②等候5辆以上③装料前车厢喷洒防粘剂。运输中篷布覆盖保温、防雨和防污染③车轮不沾泥,料结块、遭雨淋不得使用.④运料车空档等候,被摊铺机轻推动顶缓缓前进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摊铺宽度6~7.5m,摊铺速度2-6m/min,摊铺机应自动找平.下层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上层用平衡梁或雪撬式并控制厚度方式摊铺。最低摊铺温度135℃根据厚度、气温、风速及下卧层表面温度确定;松铺系数根据试铺试压、总量与面积校验平均厚度确定。沥青路面碾压要求:压实层最大厚度100mm,压路机碾压速度2~6(km/h),碾压温度50~135度.摊铺后即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坡道上则由低处向高处碾压,随后复压不得停顿,碾压路段总长不超80m,密级料用25t轮压机碾压。终压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为防粘轮可刷隔离剂或防粘剂,禁刷柴油。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掉头、加水或停留。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及杂物;自然冷却至50℃,可开放交通;改性沥青路施工要求:温度比普通沥青高10~20℃,间歇式拌合设备生产,拌合时间经试拌确定,不宜少于45s,贮存时间不宜超过24h,宜随拌随用,初压温度不低于15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应不低于90℃,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要求:①配合比设计在兼顾技术经济性的同时,满足抗弯强度、工作性、耐久性要求。②外加剂:高温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不小于3h,低温时终凝不得大于10h;③水灰比按经验公式计算,在弯拉强度值和耐久性中取小值。④根据砂的细度模数和粗骨料种类按设计规范查表确定砂率。⑤根据粗集料种类和适宜的坍落度,按经验公式计算单位用水量,取计算值和工作性的小值。⑥根据水灰比计算确定单位水泥用量,取计算值与耐久性最小用量中的大值⑦可按密度法或体积法计算砂石料用量⑧必要时可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配合比优选,还应在试验室进行试配检验和调整,再通过搅拌机实际拌合检验,并经试验段的验证才最终确定施工配合比。⑨用间歇式拌合设备,总拌合时间宜为80~120s,最短拌合时间40s.⑩搅拌过程中,应对拌合物的水灰比及稳定性、坍落度及均匀性、坍落度损失率、振动黏度系数、含气量、泌水率、视密度、离析等项目进行检验与控制⑾模板宜使用钢模板,钢模板应直顺、平整,每lm设置1处支撑装置。⑿模板安装应符合:支模前应核对路面标高、面板分块、胀缝和构造物位置.模板应安装稳固、顺直、平整,无扭曲,相邻模板连接应紧密平顺,不得错位.严禁在基层上挖槽嵌入模板;⒀当面层铺装厚度小于150mm时,可采用振捣梁;当一次摊铺双车道面层时应配备纵缝拉杆插人机,并配有插人深度控制和拉杆间距调整装置.铺筑时卸料应均匀,布料应与摊铺速度相适应;设有纵缝、缩缝拉杆的混凝土面层,应在面层施工中及时安设拉杆;⒁养护可喷洒养护剂或保湿覆盖.昼夜温差大于10℃或日均温度低于5℃应采用保温养护措施。养护时间14-21d不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应特别注重前7d的保湿(温)养护。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接缝、胀缝的设置:①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小,应设带拉杆的平缝形式.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假缝形式的纵向缩缝。②横向接缝:横向施工缝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前者采用加传力杆的平缝形式,后者同胀缝形式。特殊情况下,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横向缩缝采用切缝机施工,切缝方式有全部硬切缝、软硬结合切缝和全部软切缝三种。③胀缝设置:除夏季施工的板,且板厚大于等于200mm时可不设胀缝外,其他季节施工时均应设胀缝。胀缝间距10~20㎝.混凝土板边与邻近桥梁等其他结构物相接处或板厚有变化或有竖曲线时,一般也均设胀缝。横向缩缝为假缝时,可等间距或变间距布置,一般不设传力杆。④对于特重及重交通等级的混凝土路面,横向胀缝、缩缝均设置传力杆。当板厚按设传力杆确定的混凝土板的自由边不能设置传力杆时,应增设边缘钢筋.自由板角上部增设角隅钢筋.⑤对已插人拉杆的纵向假缩缝,切缝深度不应小于1/3~1/4板厚,最浅切缝深度不应小于70mm,纵横缩缝宜同时切缝。缩缝切缝宽度控制在4-6mm,填缝槽深度宜为25-30mm,宽度宜为7-10mm。纵缝施工缝有平缝、企口缝等形式。混凝土板养生期满后应及时灌缝.道路前期准备:1、组织准备①组建施工组织机构②建立生产劳动组织2、技术准备①熟悉设计文件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③技术交底④测量放样,恢复道路中线标高,补边桩。3、物资准备①材料②机具3安全消防用品4、现场准备①拆迁工作②临时设施③施工交通④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测项目:压实度、厚度、弯沉值、平整度、宽度、中线高程、横坡、井框与路面的高差等八项。路面质量应检查:外观、接缝、施工温度、矿料级配、沥青用量、马歇尔试验指标、压实度等。压实度代表值应达到试验室马歇尔试验密度的96%或试验路钻孔芯样密度的98%。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1、平台:①施工平台采用筑岛法、固定式平台或浮式平台,②护筒设置内径比桩径大20~40㎝,护筒底部和四周所填黏质土必须分层夯实③高度宜高出地面0.3m或水面1.0-2.0m④护筒埋设深度2~4m2、泥浆与钻孔:①钻孔泥浆由水、黏土(或膨润土)和添加剂配制而成。②桩的直径大于2.5m时,泥浆的选择要根据地质情况、孔位、钻桩性能、泥浆材料条件等确定。③当采用正、反循环钻机钻孔时,应采取减压钻进,钻机主吊钩始终承受部分钻具重力。3、清孔:①应根据设计要求、钻孔方法、机具设备条件和地层情况来决定清孔方法。②在吊入钢筋骨架后,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应再次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淀厚度,如超过规定,则应再次清孔。③清孔有换浆、抽浆、掏渣、空压机喷剔、砂浆置换等方法。④严禁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4、灌注水下混凝土:①水下混凝土可用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盆水泥。使用矿渣水泥时应采取防离析措施.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宜早于2.5h,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P.O42.5.②粗骨料宜优先用卵石,如用碎石则宜适当增加含砂率。骨料最大的粒径不应大于导管内径的1/6~1/8和钢筋最小径距的1/4,同时不应大于40mm。③细骨料宜采用集配良好的中砂.④含砂率宜用0.4~0.5,水灰比宜用0.5~0.6.坍落度宜为180~220mm.⑤水下混凝土每1m3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50kg⑥首批灌注桩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设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事先计算。⑦混凝土如不符应二次拌合。⑧首批混凝土拌合物下落后,即应连续灌注。导管的埋置深度2~6m,及时调整⑨应防止钢筋骨架上浮。面距底1m时,应降低灌注速度,升至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导管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速度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