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历史复习提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考试将至,同学们首先应该完成自定的复习计划(单元教材复习,一共至少三轮),在此基础上,特别注意以下一些问题要落实到笔记和教材上。要做到教材表述熟悉、笔记分析归纳熟悉、知识线索体系熟悉。对于重点问题,要做到从其背景、含义、原因、条件、目的、表现、内容、措施、性质、实质、作用、评价、影响等要素的全面掌握。一、政治文明1、古代中央和地方官制与管理体制(即国家机构、特别注意维护中央集权和统一的政治措施与军事措施、经济措施)的变化,特别注意其创新即不同之处。线索:1、中央官制: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原因,评价);汉朝-刺史制度(原因,目的,评价);唐朝-三省六部制(原因,目的,评价,创新);宋朝-增设参政知事(政)、枢密使(军)、三司使(财)(原因,目的,影响);元朝-设中书省(目的,地区,作用),宣政院;明权-废除丞相,设六部,后增设内阁(原因,目的,影响);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后弃用,雍正朝始设军机处(原因,过程,影响),理藩院。2、地方官制:在周朝-分封制;秦商鞅变法设县,统一后推行郡县制,郡守为地方最高长官,掌军政大权;东汉末年,州刺史成为地方最高长官;北宋削减节度使权力使其徒有虚名,改革地方财权、司法权;元设行中书省和土司制度;明实行三司分权,承宣布政使司(行政),提刑按察使司(监地方监察、司法),都指挥使司(军事),互相牵制,始改土归流;清在各省区设总督、巡抚、将军、办事大臣,进行管理,并大规模改土归流。2、中国历代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从世卿世禄制度到军功爵禄制度、从征召察举制到科举制度,以及近现代人才选拔制度的观点)线索:世官制——先秦(贵族世袭);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科举制——隋唐至1905年(隋、唐、宋、明清);洋务运动期间改革教育制度,多渠道培养新型实用人才,一定程度上冲击科举制度。但所培养的人才任然主要以为清朝统治服务为主,对于近代思想、人才、革命与改革运动的兴起产生重要影响;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推动了近代化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冲击了封建官僚制度;辛亥革命期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改革法令,有利于近代教育以及人才选拔制度的建立;)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实行三三制政权,按照阶级地位和政治态度选拔官员管理抗日民主政权,增强了团结、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国以后3、中国历代对官员的监察制度的变化(从御史制度到刺史制度到吏部、以及厂卫特务制度等)线索:秦朝-御史大夫;汉朝-刺史制度;唐-吏部;北宋:中央派遣文臣担任地方长官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以使他们互相牵制,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元朝: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明朝:设提刑按察使司,负责地方监察事务;另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度,防止袁世凯专权独裁。4、近代各阶级为民主政治而奋斗的历程(派别及其主张和纲领、行动与结果成就、评价与作用影响、发展规律与结论)线索: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早起维新派(政治、经济、思想),改良派的戊戌变法(背景,思想,作品,过程,内容及其评价,结果与原因,影响,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原因,同盟会与三民主义,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及其条件、影响;南北议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与临时约法,结果与原因、影响,反对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走向国共合作的转变);激进派的新文化运动(原因,内容,影响);中共略。5、中共探索民主革命道路的历程(特别是指导思想和政治纲领的变化)与国共关系的演变(特别是维持合作的问题)线索:以城市为中心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五四运动,一大建党,二大指路,三大合作,国民党一大实现合作,国共合作大革命(北伐,工农运动,大革命失败原因,性质、影响、意义)国共对峙十年(军队建设、政权建设(根据地、土改、武装斗争)、思想建设)国共合作的抗战(实现合作背景(日本侵华、战略转移(遵义会议)、路线调整、共产国际、人民运动)、实现合作过程(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西安事变、合作宣言)、合作过程(改编军队、洛川会议、正面合作防御战役、战略思想发展、相持阶段到来的战略调整(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百团大战、根据地建设(政治上巩固发展统一战线、经济上加强大生产、思想上反对主观主义)、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皖南事变)、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七大))、抗战胜利(原因、意义)国共内战(过渡时期的合作建国(重庆谈判、政协会议)、内战期间的主要战略(防御阶段、反攻阶段、战略决战、渡江作战)、战争末期的和谈(北平谈判)、建立新中国(七届二中全会、新政协、新中国成立条件与意义)●中共的民主政治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①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明确了新生红色政权的工农民主专政性质。②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三三制”原则;③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二、经济文明1、三农问题(古代农具的改进与重大利民工程的问题、古代赋税制度的变化与社会经济、社会关系的关系、历代土地政策及其演变与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特别市农村商品经济和市场问题、历代关注农民问题、主张社会和谐发展的主张)线索:1、重大工程:水利——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战国秦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分析)、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秦:开通了灵渠(原因、目的、影响)。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修复了许多渠堰提塘。2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立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其他工程:秦朝(北方长城(原因、条件、评价);隋朝大运河(原因、条件、目的、意义、问题);秦朝隋朝修建驰道;隋朝粮仓(抗灾);明朝长城(类似秦)、营建北京。2、农具改进:①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推广,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②秦朝:中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③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西域开始使用铁器。④三国:魏国马钧发明翻车(需人力)。⑤唐朝:曲辕犁(水田)和筒车(解放人力)。3、农业的产生和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和引进⑴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⑵西汉: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西域的葡萄、石榴、首蓿、胡豆、胡瓜、胡麻等陆续移植内地。⑶魏晋南北朝:农作物品种增多。⑷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⑸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评价),在清代不断推广。清代前期,棉花、苎麻、茶叶、烟草、甘薯、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农业商品化?)4、中国历代代的土地制度⑴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发展过程:形成于商代,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内容和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所有权属于周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诸侯臣下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作用:适应并促进生产力发展。瓦解:随着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大量井田之外的荒地得以开垦成为私田,奴隶主破坏井田制,井田制开始瓦解。⑵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①均田制:(了解)形成与发展:485年,北魏孝文帝采纳汉族谋臣建议,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前提下,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隋朝和唐朝前期基本的土地制度。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内容:A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B土地不得买卖。C官吏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它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性质与作用:A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度。B确认了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C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恢复经济和民族融合。瓦解:隋朝和唐朝前期推行的均田制,限制了土地的买卖和无限占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②更名田:内容: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叫作“更名田”。作用:一定程度满足农民土地要求,对清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③明末李自成均田免粮口号(原因、意义)④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土地问题)⑤孙中山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中平均地权;中共31年土地革命路线(废除封建土地和剥削制度)⑥抗战期间“双减双交”(原因、目的、性质、意义)⑦解放战争47年土改5、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1)赋税制度的沿革①春秋初税亩:从春秋末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②秦汉赋税:编户制度: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是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但汉朝田租轻而人头税重。两汉赋税制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租是土地征收的税额,赋以丁计,包括算赋、口赋。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是专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影响:A汉代统治者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B加剧了土地兼并,引发了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C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逃避难以负担的赋役,或托庇豪门,加强了豪强地主的势力,或沦为流民,成为社会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D大量的编户齐民从政府的户籍中消失。加剧了国家的财政危机。③隋唐租庸调制:租庸调制开始实行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加以完善。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指导思想:轻徭薄赋;内容: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庸是纳绢代役(指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隋有年龄限制,唐无年龄限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特征:“庸”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作用:A以庸代役,一方面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另一方面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劳动积极性也相应提高。B农民负担相对减轻,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唐前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历时一百年繁荣局面的出现,正是实行租庸调制和均田制的结果。同时也促使开垦荒地;C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D由租调制到租庸调制的转变,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④唐中后期两税法。原因:唐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手里无地可分,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唐德宗即位后,宰相杨炎建议改革赋税制度。建中元年(780年)唐朝政府颁布两税令,实施两税法。目的: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改行两税法。内容:A课税对象:由过去的主户扩大到客户,并对商人重新规定税率。客户纳税,反映3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的变化及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减轻。B征课内容:将各种名目的赋税统一并到户税和地税这两税中。C课税标准: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D征课时间:分为夏秋两季,相对集中并节省了征收时间。F征课原则:“量出以制入。”两税法提出,国家根据财政支出确立每年全国总税额,然后摊派各地征收。这种量出为入的原则可以说是创我国预算原则之先。特点: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即以资产税取代自战国以来的人丁税。这次改革的基本精神是改税丁为税产,这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升降的社会现实。两税法替代租庸调,是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的结果,奠定了唐后期至明中叶中国古代赋税的基础。作用:A两税法统一了税制,这样既简化了征课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确定,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B改变了战国以来以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