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複式顯微鏡觀察水中微小生物,若發現鏡中生物游走方向(如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台北縣立溪崑國民中學九十二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自然與生活科技試卷一年級班座號姓名一、選擇題(共35題,每題2分)※今天上自然課的時候,老師教我們如何使用顯微鏡,讓我們用顯微鏡實際觀察池水中的小生物,我們看到了草履蟲、變形蟲、孑孓、水蚤還有新月藻呢!另外,我們還撕下了洋蔥表皮觀察表皮細胞,也用水蘊草的葉片觀察水蘊草細胞,小明還自願犧牲,用牙籤刮下自己的口腔表皮,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口腔皮膜細胞的樣子,好奇妙喔!這真是充實的一堂課!1.想要用顯微鏡觀察製作好的玻片標本,下列步驟依序為何?甲、將物鏡轉為低倍鏡;乙、轉動粗調節輪使影像出現;丙、將玻片標本放置於載物台上,並以玻片夾固定;丁、轉動細調節輪使影像清晰。(A)甲乙丙丁ˉ(B)甲丙乙丁ˉ(C)甲乙丁丙ˉ(D)乙丁甲丙。2.小明在低倍鏡下找到了一個新月藻,他想把它放得更大以便看清楚,(甲)轉動旋轉盤,使物鏡由低倍鏡轉為高倍鏡ˉ(乙)轉動細調節輪ˉ(丙)移動玻片使新月藻位於視野中央。前述三個步驟,其操作順序何者正確?ˉ(A)甲乙丙ˉ(B)甲丙乙ˉ(C)丙甲乙ˉ(D)乙甲丙。3.小明找到了一隻草履蟲,但它一直游來游去,已經快要從視野右方游出去了,那麼他該將玻片向何方移動,才能讓草履蟲出現在視野內?(A)向上移(B)想左移(C)向下移(D)向右移。4.右圖是複式顯微鏡的構造圖,如果小明覺得光線太亮,該調整哪些構造?(A)ㄏㄐ(B)ㄅㄌ(C)ㄈㄉ(D)ㄍㄎ。5.同上題,當小明使用高倍鏡觀察玻片標本,覺得物像不夠清楚時,應調整哪個構造?(A)ㄋ(B)ㄈ(C)ㄉ(D)ㄏ。6.小明使用的目鏡是10X,物鏡是15X,請問小明看到的物像是實物的多少倍?(A)10(B)15(C)150(D)25。7.有關草履蟲和水蚤的比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ˉ(A)水蚤的細胞有分工現象ˉ(B)草履蟲單一細胞的功能較多(C)水蚤的單一細胞獨立性較低ˉ(D)只有水蚤具有繁殖能力。8.小明用複式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和水蘊草細胞,並比較這兩種細胞的構造。下列敘述何者正確?ˉ(A)二者皆具有細胞壁及葉綠體ˉ(B)二者皆沒有細胞壁及葉綠體ˉ(C)二者皆具有細胞壁,但表皮細胞不具有葉綠體ˉ(D)二者皆具有葉綠體,但不具有細胞壁。9.何種構造是洋蔥表皮細胞有而口腔表皮細胞沒有的?(A)細胞膜(B)葉綠體(C)細胞核(D)細胞壁。※一個風和日麗的週休假日,小明一家人來到清境農場郊遊踏青。農場裏綠草如茵,大樹綠蔭成林,花朵盛開,蝴蝶飛舞,池塘中可以看到可愛的小水螅,草地上還有成群的羊兒優哉游哉地在吃草呢!午餐時間到了,媽媽拿出在家裏準備好的生菜火腿三明治、泡菜、牛奶和果汁,一家人坐在草地上,就著徐徐涼風享用起來。填飽了肚子,全家人就一起去觀賞羊咩咩剃毛秀,看到剃完毛全身光溜溜的小羊,大家都開心地笑了起來!※10.下列何種生物組成層次是小草所缺乏的?(A)細胞(B)器官(C)系統(D)組織。11.大樹的構造有下列四個部分,甲、葉片;乙、葉的下表皮;丙、葉綠體;丁、保衛細胞。組成層次由簡單到複雜依序排列為(A)甲乙丙丁ˉ(B)甲丙乙丁ˉ(C)丙丁乙甲ˉ(D)丁丙乙甲。12.媽媽做的泡菜其中的蔬菜為何看起來有萎縮的現象?(A)泡菜中加了鹽,所以破壞了細胞的構造,使細胞中的水分滲出。(B)蔬菜的細胞遇到高鹽分濃度的環境,細胞中的水分滲透出來,所以萎縮。(C)蔬菜放久了本來就會萎縮。(D)媽媽在做泡菜之前要先將蔬菜放到洗衣機脫水,所以才會這樣。13.分析小明午餐吃下去的東西,發現他一共攝取了醣類120公克、蛋白質50公克、脂肪15公克、維生素C150毫克、鈣80毫克以及水90公克,請問他所吃的這一頓午餐可以提供多少熱量?(A)680大卡(B)905大卡(C)815大卡(D)740大卡。14.右圖是小明體內的消化系統圖,哪些器官會分泌酵素來分解麵包中的澱粉?(A)丁戊己(B)已丁戊(C)甲乙丁(D)乙己辛。15.同上題,蛋白質會在哪些地方進行分解?(A)戊辛(B)庚辛(C)甲丁(D)丁戊。16.經由消化系統的分解,食物中的養分會由大分子變為小分子,這些小分子的養分會在哪裡被吸收?(A)戊(B)己(C)庚(D)辛。17.被小明吸收的養分有葡萄糖、胺基酸以及水分,請問這些物質如何進入小明身體的細胞中,供細胞利用?(A)三者均以擴散作用進入細胞中(B)三者均需要膜上特殊構造的協助才能進入細胞中(C)前兩者需要膜上特殊構造的協助,而水分則可藉擴散作用進入細胞中(D)只有胺基酸需要膜上特殊構造的協助,葡萄糖和水分則可藉擴散作用進入細胞中。18.關於蝴蝶、水螅、羊和人的攝食構造,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羊是草食性動物,所以犬齒很發達(B)蝴蝶主要以牙齒啃食葉片攝食(C)水螅會以觸手捕食水中小生物(D)人因為常吃肉,所以只剩犬齒最發達。19.小草和大樹雖然靜靜地站在那裡,可是,他們的體內正在進行著奇妙的光合作用呢!下列何者是植物行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A)水、氧氣(B)二氧化碳、氧氣(C)葡萄糖、氧氣(D)水、二氧化碳。20.植物行光合作用會放出氧氣,使空氣清新,這些氧氣是來自什麼的分解?(A)二氧化碳(B)水(C)葡萄糖(D)葉綠體。21.光合作用的過程可分成兩階段,下列敘述何者錯誤?ˉ(A)葡萄糖在第一階段合成ˉ(B)水分子被分解後會釋出氧氣ˉ(C)在葉綠體中進行ˉ(D)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由大氣中獲得。22.綠色植物行光合作用的最主要目的是ˉ(A)產生氧以供動物呼吸ˉ(B)釋放出水,以供植物本身行光合作用ˉ(C)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為氧,以平衡空氣中的氧濃度ˉ(D)製造葡萄糖,供植物本身利用23.葉子是植物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葉片標本如右圖,可以行光合作用的部分有(A)甲丙(B)乙丙(C)丁己(D)甲乙。24.同上題,氣體進出的通道是(A)甲(B)乙(C)丁(D)庚。25.同上題,細胞呈管狀,負責物質運送的部分是(A)甲(B)乙(C)丁(D)庚。※科學家測試人體內某酵素的作用,結果如圖右。請依圖回答下列題目。26.結果顯示此酵素的作用速率與溫度的關係是(A)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作用越強(B)與溫度有關,溫度越低,作用越強(C)與溫度有關,有一定的最適溫度範圍(D)與溫度無關係。27.結果顯示此酵素的作用速率與酸鹼度的關係是(A)與酸鹼度有關,在鹼性的時候作用最強(B)與酸鹼度有關,在酸性的時候作用最強(C)與酸鹼度有關,在中性的時候作用最強(D)與酸鹼度無關。※小明將花生、香蕉以及馬鈴薯弄碎,進行脂質、澱粉和葡萄糖的測試,他將實驗結果紀錄如下表。實驗後的吸油面紙實驗後碘液的顏色實驗後本氏液的顏色花生透明黃褐色淡藍色香蕉不透明藍黑色橘色馬鈴薯不透明藍黑色綠色28.根據實驗結果來推測,馬鈴薯中含有哪些養分?(A)脂質和澱粉(B)澱粉和葡萄糖(C)只有澱粉(D)只有葡萄糖。29.根據實驗結果來推測,花生、香蕉以及馬鈴薯何者含有葡萄糖?(A)馬鈴薯(B)花生和香蕉(C)香蕉(D)香蕉和馬鈴薯。30.本氏液原本的顏色是(A)綠色(B)紅色(C)淡藍色(D)黃色。※小明想知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條件,便將校園中的咸豐草葉片中間部分包上鋁箔紙,照射太陽一星期後,摘下葉片進行測試。結果,葉片的顏色變化如右圖。※31.甲、葉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熱;乙、熱水漂洗;丙、滴入碘液;丁、在熱水中泡兩分鐘。實驗的正確步驟為何?(A)丁甲乙丙ˉ(B)甲丙乙丁ˉ(C)丙甲乙丁ˉ(D)乙丁甲丙。32.將葉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熱的目的是(A)軟化葉片(B)除去葉綠素(C)加了酒精實驗結果才明顯(D)煮熟葉片。33.同上題,請由下圖選出正確的實驗裝置。34.根據葉片的顏色變化,哪一部分含有澱粉?(A)甲(B)乙(C)都有(D)都沒有。35.小明所進行的實驗目的在證明光合作用需要(A)日光(B)水分(C)二氧化碳(D)葉綠體。二、填充題(共15格,每格2分)1.水分藉擴散作用穿透細胞膜的現象,稱為(1)作用。2.動物由環境中攝取養分的過程包括(2)、(3)以及(4)三個步驟。3.消化系統包括(5)和(6)兩大部分。4.在生物體內的代謝作用分為兩大類:(7)作用是將大分子轉變為小分子的過程,而(8)作用則是將小分子轉變為大分子的過程。5.消化作用是將大分子的養分轉變為小分子的過程,請完成下表。消化前消化後澱粉(9)蛋白質(10)脂肪脂肪酸甘油6.請填出下圖中的甲乙各為何種作用?甲:(11)作用;乙:(12)作用根據下圖可以推知,生命世界能量的源頭是(13)。7.酵素的主要成分是(14),是生物體內反應的催化劑。8.小腸內壁表面有皺褶和(15),可以增加吸收養分的表面積。答案卷班級:座號:姓名:一、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二、填充題(1)(2)(3)(4)(5)(6)(7)(8)(9)(10)(11)(12)(13)(14)(15)一年級自然科答案卷三、選擇題12345678910BCDACCDCDC11121314151617181920CBCDADCCDB21222324252627282930ADCDBCBBDC3132333435ABAAA四、填充題(1)(2)(3)(4)(5)滲透攝食消化吸收消化管(6)(7)(8)(9)(10)消化腺分解合成葡萄糖胺基酸(11)(12)(13)(14)(15)光合消化太陽光蛋白質絨毛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