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水利系统队伍建设调研报告xxx水利局按照济组文[2005]29号文件的要求,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采取问卷调查、个别座谈、走访了解、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水利系统人才队伍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人才队伍基本情况xxx水利系统职工队伍2004年底各类人才总量237人,其中党政人才2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47人,技能人才169人。人才队伍结构:男性191人,女性46人。其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104人,占44%,36—45岁71人,占30%,46—55岁62人,占26%。;其学历结构为:本科19人,占8%,大专60人,占25.3%,中专17人,占7.2%,中专以下141人,占59.5%;其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76人,占32%,共青团员62人,占26.2%。二、人才队伍建设(一)各类人才现状分析1、党政人才队伍。党政人才队伍总量21人,全部参加了由市人事部门组织的更新知识培训和考试,取得合格成绩。能够及时参加省、市各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正确履行职责,加强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建设,依法行政,带领水利职工服务于全市经济建设。在全市的行风评议中,一直2处于良好行列。党政人才队伍中,国家公务员有14人通过竞争上岗,局直属单位班子成员有6人通过竞争上岗,有4人进行交流锻炼。全市水利系统按市组织、人事部门的统一标准,建立了业绩考核评价机制。2、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为47人。其职称结构为:副高级1人,中级28人(工程系列22人,经济系列3人,会计系列2人,编辑1人),初级18人(工程系列13人,其他系列5人)。市人事部门按比例设定的专技岗位为62人,空岗15人。专技人才配置情况为:高级空缺2人,中级满岗,初级空岗13人。从专技人才的素质方面分析,中级职称中有一定量属破格评聘,相对来说,知识层面较低,而实践经验较丰富,工作业绩较显著,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深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在灌溉、节水、科研、水保、工程建设等领域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取得10余项科研成果,有3名中级职称获得市科技拔尖人才,有1名中级职称获得省中青年科技专家。专技人员的职称评定由市人事部门统一组织进行,所有专技人员均被所属单位聘用。全市还没有建立及推行执业资格制度。3、技能人才。全市水利系统工人队伍总量为169人,其中初级工34人,中级工51人,高级工84人,全市水利系统工人队伍中缺乏高级技师技术人才。高级工84人,其结构以渠道维护工为首,占49%,其次是水保防治工,占12%,余者为水文勘测工、3混凝土工等。高级工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均在重要岗位使用,其工资待遇月均在890元—1200元之间,高于管理干部的平均水平。其文化结构:以高中文化程度为主,少量的以自学形式通过国家自学考试取得大专文凭;其年龄结构:30岁以下占三分之一,30岁到50岁占三分之一点二,50岁以上占三分之一点零八左右;初级工和中级工人员,其工种结构以渠道维护工居多,依次为水保防治工、混凝土工、水文勘测工和汽车驾驶工。从工人素质上看,具备“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和从事其工作的基本技能,主要缺乏创新意识和经营发展理念。适应当前水利工作的最低要求,难以适应今后水利现代化发展的较高需要,应加强培训教育,使中青年工人尽快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4、人才流动。本局近年人才引进31人,人才流动2人,人才流失1人。引进的人才主要为大中专毕业的学生;流动的是具有中级职称的专技人员,原因系被选拔任用为党政领导干部;流出的为中级职称以上的专技人才。流出方向为北京国务院直属部门,从事对外招投标工程或企业经营管理,其流出原因主要为更加适宜个人发展。(二)人才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1、本单位制定人才教育培训规划与措施。规划的近期目标是:全面提高各类人才的文化程度和学识水平,远期目标是:在继续提高文化层次的基础上,着力培训人才的创新能力和业务技能,使知识与能力全面得到提升。其规划的主要措施是:高级工由单4位负责学费,选送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员到省内有关水利学校学习,完成中专学业,并有一定数量的高级工成为技师或高级技师;专技人员要通过自学和深造等方式,有三分之一以上提高相应的学历层次,并有一定数量的专技人员成为研究生或副高级人才。2、目前对人才队伍的教育培训手段及效果①党政人才。参加一定层次的培训,如市委组织部的党务干部培训,市直工委组织的党务干部培训,市人大和市司法局组织的法律知识培训,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党政人才培训(由市党校承办),省水利厅组织的有关培训等,但缺乏定期培训。公务员依业务性质分别参加省、市有关部门及本局组织的专门业务培训。②专技人才。有一半左右的专技人员可以达到每年脱产学习12天以上,仍有一半左右的专技人员达不到国家规定,少数人员没有参加脱产学习。③培训效果。培训多是短期培训和临时培训,其针对性较强,实用性较多普通,覆盖面较广,但同一类型的培训衔接上不够,培训内容比较单调,其效果受到一定影响。三、人才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一)职工队伍总体与水利发展的适应性职工队伍总体可以满足目前全市水利建设与管理的需要,但尚不能满足今后水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队伍结构状况对发展后劲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主要是:1、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因素。比如凿井队伍占职工总数的六分之一,而凿井市场越来越有限,凿5井业务主要在工业井方面发展,而工业用井受地下水资源保护的限制,将会逐渐压缩,甚至封杀,凿井队伍的发展会受到限制并难以为继;2、职工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因素。受历史上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工程管理单位人员年龄老化,个别单位50岁以上人员占70%以上,而人员编制己满,人员补充受到节制,会出现大批人员同期退休的情况,对管理造成不利影响;3、人员更新上的不合理因素。近年来,水利队伍的补充主要靠政策性指导,吸纳了大批军队转业人员,这些人政治素质较高,而对水利所知甚少,不具管理所需的知识能力,需要在进修、培训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方逐渐胜任工作。这个周期较长,会出现相对的管理缺限。(二)人才队伍总量和结构与水利发展的适应性党政人才队伍受市委组织部门干部调配管理的制约,系统内部可供选择的余地极小,只能在局直属单位党政领导的选配上发挥作用,在水利发展上,可以说基本相适应。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可以适应当前水利需要,但与水利发展却明显不相适应:一是人才的流动渠道不畅,急需的专业人才往往因编制满员而调进来;二是基层单位对人才缺乏的吸引力,基层单位因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待遇条件等相对较差,缺少科研设施和经费,高层次人员不愿到基层谋职;三是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全市没有1个副高职称以上的专技人员,在探讨新领域、攻克新技术方面都无从谈起,对水利发展都直接造成负面影响。(三)思想观念与水利发展的适应性6水利职工的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还不能适应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发展的需要。一是思想观念滞后,主要表现在满足于现状,对水利发展的大趋势缺乏深层次的思索,对本单位的发展缺乏较清晰的思路;二是认识水平上的误区,把现代水利资源水利的发展趋势与传统水利、工程水利相混淆,不是从可持续发展上找突破,而是固守以往的经验和办法,缺乏开拓精神。(四)体制和机制与水利发展的适应性职工队伍建设中的管理体制与水利发展的适应性也存在一定的距离。一方面受政策因素的制约,该进的人才进不来,工作平庸的人又难以出去,单位自主用人的机制感到乏力;另一方面,职工工作绩效与工资待遇真正挂起钩来,尚为时较远,机制不活,怕改革引起不稳定因素的观点普遍存在。四、加强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思考的对策和建议是:(一)进一步加强水利系统党建工作,不断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不断拓展新途径。经常性地向职工灌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教育为基本手段,加强法治、道德教育,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树立在平凡岗位上为党和国家做出贡献的崇高信念。(二)根据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要在树立领导者的品德感召力,精神感召力和智慧感召力上下功夫,以提高班子的综合素质;要努力使各级领导班子成员7做思想的先导者,做行为上的示范者,做外部资源的摄取者,做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整合者;要进一步在领导者中强化学习、强化指导、强化监督。使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带领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三)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以优惠的条件吸引人才,以优越的环境留住人才,以优良的机制让人才充分发挥才干;其次,加强人才的培养和提高,要通过各种进修和培训,使人才队伍学识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在培训经费、培训时间上给予保证;第三,搭建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在科研项目的选择、工程技术的创新与推广、重大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方面,大胆使用人才,给他们出成果的机会,给他们以改善的保障,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二○一O年七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