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药材产业是我国的民族传统产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是当今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XX市将中药材产业纳入百万工程并作为一项支柱产业、高新产业和战略产业来发展。我县自然环境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优势明显。近年来,全县确立了“草、药、菜”三大绿色生态重点产业,中药材生产已有坚实的基础(在地人工种植中药材20余万亩),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GAP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和产业化经营方面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进一步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骨干产业和农民稳定增收的经济支柱,制定此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中药材产业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资源和品牌,植物和动物药材并举,建立六大产品基地(黄连、佛手、何首乌、山茱萸、三木药材、蜂业),构建中药产业集群;实施标准化建设,提高科技含量,创立道地药材品牌;培育龙头企业,突破加工和流通,逐步完善经营机制,走资源加工型可持续发展路子。-2-二、发展目标总的发展目标是将中药材作为全县“十一五”规划的重点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初步建成XX市优质中药材产业大县。品种和规模:植物类药材选择黄连、佛手、何首乌、山茱萸、三木药材作为骨干品种,每年新发展3-5万亩。规划到2010年,实现稳定在地中药材面积30万亩以上,力争达到40万亩。其中黄连GAP基地5万亩、山茱萸8万亩、三木药材10万亩、佛手2万亩、首乌4万亩、其它药材(以金荞麦、前胡、紫宛、青蒿等草本药材为主)2-8万亩。基地建成达产后,产值达5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年收入1000元以上。动物类选择蜂产业,新发展庭院养蜂1万户4万群,大户320户1.6万群,全县养蜂总数稳定在6万群以上,产值上亿元。培育产业集团:力争在五年内培植1-2个市级中药材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创造条件,整合资源,组建药业集团。实施产业加工:完成1-2个品种的GAP认证和绿色基地认证;完成中药饮片和有效成份提取初加工以及蜂产品系列开发,向精深加工起步。三、工作思路在发展战略上,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基地,一手抓加工。用基地规模和总量吸引业主开发,突破加工;用加工推动基地建-3-设,稳定农民增收。在产业实施上,突出重点和选准突破口。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是扎实抓好基地建设,同时不失时机地选择加工为产业突破口,首先是中药材初级产品加工,其次是精深加工。四、组织机构与产业分工(一)建立机构成立优质中药材产业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县农办、计委、经贸委、宣传部、财政局、扶贫办、科委、农业局、林业局、药监局、卫生局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设立中药材产业化办公室,定编2人,挂靠在县农办,负责处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日常工作。(二)产业分工中药材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明确职责,各施其职,合力开发。中药材产业化办公室:负责统筹规划,指导协调,研究政策,检查督促,配合做好争资立项和招商引资,侧重牵头抓好基地建设和初加工研发。计委:负责牵头抓好争资立项和招商引资融资工作。经贸委:负责牵头抓好流通和加工建设。畜牧局:负责牵头养蜂产业发展和产品加工。-4-林业局:负责将中药材纳入退耕还林统筹安排,作为一项重点产业实施。药监局:负责GAP的指导、认证工作。基地乡镇: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配合做好技术培训和业主引进。牵头企业:负责基地种苗,技术培训,指导管理,产品收购,市场开拓,积极做好产品加工。县级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做好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五、实施措施(一)突出特色合理布局根据我县立体气候,本着因地制宜推动优势品种向优势区域集中的原则,将全县中药材种植基地划分为三个区域:一是在XXX等地区16个乡镇建立5万亩优质黄连和10万亩三木药材基地,严格按照黄连SOP操作规程推行GAP标准化生产。二是在XX山东坡的XX、XX、XX以及XX山西坡的XX、XX、XX、XX、XX、XX等500-1100米中山区或丘陵区的9个乡镇建立8万亩山茱萸和4万亩何首乌种植基地。三是XX、XX、XX、XX等沿江丘陵区的4个乡镇建立2万亩佛手种植基地。四是在全县32个乡镇适宜区域和重点农户发展庭院养蜂1万户。(二)完善模式创新机制-5-在生产模式上,实行长短结合,以短养长,互为促进,推行“药+药”、“林+药”、“药+草”、“粮+药”等立体生态种植模式。“药+药”模式:主要在黄连地和退耕还林地以及房前屋后和田边地坎栽植(黄连+水泥桩配栽三木药材的生态栽培、木本药材+草本药材)。“林+药”模式:主要在退耕还林地实施(用材林+草本药材)。“药+草”模式:主要在退耕还草地实施(木本药材+牧草)。“粮+药”模式:主要在耕地实施(旱粮作物套种草本或木本药材)。在运作机制上,实行政府引导和业主牵头相结合,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并逐步过渡到“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之间采用订单的形式进行利益联结,以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风险协调机制。在激励机制上,将中药材产业目标任务纳入基地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年度考核,实行奖惩;对龙头企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三)实施标准打造品牌要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中药产业结构,努力打造无公害基地和绿色有机产品,全面推行黄连GAP规范种-6-植,严格执行《XX黄连规范化种植标准化操作规程》(SOP),创立“XX黄连”品牌,完成“XX黄连”商标注册。启动实施佛手、何首乌等品种的GAP认证工作,力争在2010年内通过国家认证。力争注册“XX佛手”和“XX何首乌”两个商标。中药材加工和流通企业均要按照GMP和GSP的认证标准,努力建立符合中药现代化要求的龙头企业。(四)科技研发增强后劲利用县校合作平台,加大品种研发力度,推进中药现代化步伐。依托西南大学、XX中药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医科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西南大学XX中药研究所、XX黄连研发中心、西南大学XX养蜂研究所和蜂疗所。开展中药材选优育种、无公害绿色种植技术、中药材新品种培育以及中药生产关键技术、质量控制技术等研究。研发以XX地产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建立规范化的中药材生产加工体系。在中药有效成份提取、黄连附产物开发、佛手产品、蜂产品系列加工上取得突破。(五)选准重点突破加工要将我县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突破产品加工的薄弱环节。立足我县实际,在加工上拟采取二步走:第一步以项目为依托,建立综合型的中药饮片加工厂,开展中药饮片加-7-工、佛手精油提取、黄连花茶开发、蜂产品系列开发和黄连、何首乌、青蒿等品种的有效成份提取初加工。第二步以此为平台,采取招商引资、融资参股、政府贴息或配股、信贷支持等多种方式逐步开展精深产品加工。六、加大投入扶持发展(一)政策扶持鼓励利用“四荒”(荒山、荒地、荒滩、荒水)资源和承包退耕还林面积开发种植各类中药材;在不改变农用地性质的前提下,鼓励将土地的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有偿转让或以作价入股方式进行开发经营;加工企业享受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有关优惠扶持政策,重大项目可实行一企一策。(二)技术扶持由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龙头企业无偿提供信息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建立分级技术服务网络;利用县校合作平台,邀请专家教授进行生产、加工现场指导和培训授课;将中药材生产和初加工纳入农民劳务转移培训内容。(三)资金扶持建立基地建设基金:每年稳定投入100万元。筹资渠道:扶贫资金30万元、农发资金30万元、退耕还林资金40万元。主要用于种苗补贴、科研培训、奖励政策和项目前期工作等。-8-对大户、能人、合作经济组织、加工企业给予扶贫资金、财政农发资金以及信贷资金的专项扶持;对药材种植户和养蜂户无偿提供药材种苗和蜜源植物种苗。筹措产业加工资金:主要以立项争资、银行贷款和业主自筹为主。项目资金重点用于招商引资和融资、政府贷款贴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