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1/5《公共政策导论》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1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是(B)A.系统议程B.政府议程C.公众议程D.社会议程2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B)A.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B.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C.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D.公众要求传媒关注生态环境3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A)A.政策问题的认定B.政策目标的认定C.政策方案的认定D.社会问题的认定4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C)A.林德布洛姆B.西蒙C.德洛尔D.戴伊5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B)A.沟通功能B.管制功能C.监督功能D.平衡功能6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A)A.政策执行B.政策研究C.政策制定D.政策分析7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D)A.立法决策B.行政决策C.司法决策D.政党政策8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C)A.利益表达B.利益综合C.政策制定D.政策执行一人一9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B)A.政策评估B.政策制定C.政策执行D.政策终结10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C)A.脚本写作B.头脑风暴法C.博弃论D.个人判断法11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C)A.学校B.工会C.行政机构D.妇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2/512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C)A.阶段性周期B.功能性周期C.反复性周期D.结构性周期13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件估(D)A.政策效率B.政策效益C.政策效能D.国应的充分性14“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D)A.象征式政策执行B.残缺式政策执行C.替代式政策执行D.附加式政策执行15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C)A.拟定政策方案B.评估政策方案C.确定政策目标D.择定政策方案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D)A.合议制B.合议、三权分立制C.民主集中制D.合议、民主集中制17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B)A.外在创始模型B.动员模型C.在创始模型D.自发模型18政策的核心取向是(D)A.功能取向B.过程取向C.结构取向D.目标取向19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A)A.渐进主义模型B.理性主义模型C.规范最佳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20“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B)A.拉斯韦尔B.伊斯顿C.戴伊D.安德森21我国企业利改税的政策属于政策终结形式中的(A)。A.替代B.合并C.分解D.缩减22“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风斯下矣。”这句话体现了下列(A)的观点。A.传统理性模型B.有限理性模型C.渐进模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3/5D.小组意识模型23具体政策最典型的特征是(B)。A.稳定性B.变动性C.合法性D.合理性24定型化政策不同于下列哪种政策(C)。A.程序性政策B.例行政策C.反馈政策D.常规政策25公共政策的广义合法性是指(D)。A.公共政策符合宪法B.公共政策符合法律C.公共政策符合行政规章D.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可和接受26.“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B)A.拉斯韦尔B.伊斯顿C.戴伊D.安德森27.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A)A.渐进主义模型B.理性主义模型C.规范最佳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28.政策的核心取向是(D)A.功能取向B.过程取向C.结构取向D.目标取向29.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B)A.外在创始模型B.动员模型C.在创始模型D.自发模型3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D)A.合议制B.合议、三权分立制C.民主集中制D.合议、民主集中制31.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C)A.拟定政策方案B.评估政策方案C.确定政策目标D.择定政策方案32.“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D)A.象征式政策执行B.残缺式政策执行C.替代式政策执行D.附加式政策执行33.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件估(D)A.政策效率B.政策效益C.政策效能D.国应的充分性34.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C)A.阶段性周期B.功能性周期C.反复性周期D.结构性周期35.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C)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4/5A.学校B.工会C.行政机构D.妇联36.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A)思维规则和手段。A.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B.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D.概括性、间接性与主观性37.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说强调(C)。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A.不闻不问B.积极介入C.公事公办D.退避三舍38.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C)A.直觉思维B.创造性思维C.灵感思维D.豁然开朗思维39.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B)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B.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D.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40.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B)。A.社会主体知识化B.社会组织层级化C.政策信息公开化D.民主参与大众化41.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C)。A.基础型政策理念B.发展型政策理念C.理性型政策理念D.综合型政策理念42.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A)。A.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B.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C.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D.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43.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D)。A.社会问题B.公共利益C.公共事务D.公共问题44.(A)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A.公共利益B.政策方法论C.政策过程D.公共问题45.公共利益是公众(B)的资源和条件。A.共同拥有B.共享C.独享D.共同创造二、不定项选择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5/546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ACD)A.政治环境B.自然灾害C.经济环境D.社会心理环境E.生态环境47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ABE)A.关联性B.主观性C.单一性D.静态性E.动态性48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有(BDE)A.选民B.立法机关C.利益集团D.行政机关E.领袖人物49政策依其涉及的社会内容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类型(ABC)A.政治政策B.文化政策C.经济政策D.基本政策E.元政策5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策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ABCE)A.人大决定B.基本法律C.一般法律D.地方性法规E.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