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国际与中国抗日战争》——中共党史专题研究课程作业04级历史系郑默04308030有关共产国际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1919年3月由列宁在莫斯科领导建立,1943年解散。在它存在的历史时期里,领导了各国共产党同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对派进行过不懈的斗争,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的历史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共产国际成立后,直接帮助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创办,为中国培养了革命干部对北伐战争的全力支援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共产国际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共产国际与中共党内“左”的错误共产国际与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共产国际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持援助注:本PPT主要侧重于共产国际与中国抗日战争的关系。世界形势1914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组织。之后,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德国和日本先后崛起,并形成了东西方遥相呼应的两个战争策源地。法西斯的崛起改变了世界战略格局,严重地威胁到苏联,威胁到社会主义的发展。苏联外交政策和共产国际政策的转变在这种形势下,苏联调整了外交战略。苏联改变了外交战略的重心,将之从同资本主义世界的斗争转变到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方面上。随之,共产国际的世界战略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苏联外交政策和共产国际政策的转变为了制定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总政策和总策略,共产国际决定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1935年7月25日至8月20日召开了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全世界65个共产党的51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中国共产党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有20多人。季米特洛夫大会是在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直接主持下召开的。他在会上作了《法西斯主义的进攻与共产国际为工人阶级的反法西斯主义的统一而斗争的任务》的报告。报告主要内容1,分析了法西斯势力崛起的原因及其阶级本质,指出了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2,指出反法西斯和制止战争的关键,就是要建立和发展广泛的反法西斯人民阵线。3,认为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首要任务,在于建立广泛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统一战线,为驱逐帝国主义和争取国家民族独立而斗争。4,同时要注意防“左”与防右,统一战线的策略是一种特殊的斗争方法而不是思想和行动的妥协。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会后,共产国际和中共代表团又提出了“联蒋抗日”方针,党中央召开了瓦窑堡会议,根据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八一宣言》精神,独立自主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逐步由“反蒋抗日”转变为“逼蒋抗日”和“联蒋抗日”,逐步确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策略方针,最终开始了联合国内力量进行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号召各国支部及各国劳动人民,帮助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给中国的抗日战争以极大的鼓舞。并且,在物质上给了中国很大的援助。联共(布)中央通过共产国际向中国共产党提供必要的资金,并利用它在新疆的特殊地位帮助中国红军训练人员,并且运送一些不过分引人注目的轻武器、弹药、被服及药品到陕北去。而另一方面,也以苏联政府的形式支援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抗战。对中国的援助,涉及武器、人员、技术等各方面。但是,另一方面,共产国际的出发点是希望中国共产党做出让步,服从国民党的领导,将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编入蒋介石的军队,同日本打大仗、打硬仗、打阵地战,拖住日本,提出“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来服从反对帝国主义包围苏联这一根本利益。日本全面侵华后,共产国际对国民党的抗日作了过高的估计,把厚望寄托在国民党身上,指望依靠国民党的力量来牵制日本,于是产生了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思想上的这种忽“左”忽右,都是出于对世界革命形势和战略作了错误分析而产生的,脱离了中国的具体实际以苏联利益作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核心,这显然是不妥的。小结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采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战略,与共产国际有着很大的联系,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其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也是不可忽视的,并且是起着更重要作用的。并且,面对共产国际的决定所造成的或“左”或右的错误,也是靠中国共产党纠正错误,扭转失败的局面。小结在抗日战争中,共产国际以及苏联给了中国极大的支持援助,但,它经常是从自身利益从自身经验出发。为了苏联的利益,有时不免损害到中国的利益;从自身经验出发,却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使中国走了不少的弯路。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虽然离不开共产国际与苏联的支持,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中国人民的自力更生,也发挥着关键作用。杨云若、杨奎松:《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向青、石志夫、刘德喜:《苏联与中国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7月。孙武霞:《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史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谢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