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冬生教授认为,职责即职务权利和职务义务二者是一致的,廉洁是待遇要取之有道。正确错误2、陈冬生教授认为,我国目前农村基层干部的主流是好的,但少数农村基层干部还存在着作风不实、办事不公、以权谋私等问题。正确错误3、陈冬生教授认为,依法治国包括各个层次,依法治民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关键是要依法行政。正确错误4、陈冬生教授认为,在农村“三资”管理过程中,根本性的是要使农村和农民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独立的健全的能够作为法人队伍的主体。正确错误5、陈冬生教授指出,我国县级以下的广大农村地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党政分开。正确错误6、陈冬生教授指出,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处在大力转型期,群体事件有上升的趋势。正确错误7、陈冬生教授指出,政绩经济主义导致的是一切向“权”看。正确错误8、陈冬生教授指出,反腐倡廉问题既是政治上的问题也是思想作风上的问题,更是组织管理上的问题,还是制度管理上的问题,是方方面面贯穿到党和国家特别是基层干部中的言行之中。正确错误9、陈冬生教授认为,民主是一种与利益无关的价值。正确错误10、陈冬生教授指出,基层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力量。正确错误11、陈冬生教授指出,“41个不准”为乡村干部戴上了廉政“紧箍咒”。正确错误12、陈冬生教授指出,公共资产一定是为公共事业和辖区内的百姓服务的,所以必须要有一种公共的管理办法。正确错误13、陈冬生教授指出,现在影响党群交往模式的三大变化是市场化、城镇化和公民化。正确错误14、陈冬生教授指出,要搞好依法行政,关键是依法治官。正确错误15、陈冬生教授指出,依法治官不但是要治上面和国家的官、党内的官,还要治基层的官。正确错误16、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引导公仆17、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领导的职能主要是两件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管干部管经济管资金18、陈冬生教授指出,基层运转的“三个约束条件”不包括下列哪项?绩效和经费硬约束党纪国法软约束公共政策泛约束人民监督专约束19、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治国就是()治吏抓经济用人治腐20、“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句话是谁说的?邓小平陈云毛泽东周恩来21、根据陈冬生教授所讲,“村里面三人一桌”中不包括以下哪项?村长村支书会计妇女主任22、下列哪项不属于“三农”问题的内涵?农业农村农民农资23、根据陈冬生教授所讲,在“乡里面四人一主”中,“一主”指的是()乡党委书记乡长乡人大主席乡政协主任24、根据陈冬生教授所讲,以下哪些不在党的“六大建设”的范围内?党的政治建设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经济建设25、“治国就是治吏,治吏就是治官”这句话是谁说的?邓小平陈云毛泽东周恩来26、基层干部面对的权力关系有哪些?党内关系党政关系党群关系党际关系27、陈冬生教授认为,基层的工作特点有哪些?县里四家一心乡里四人一主村里多人一桌村里三人一桌28、陈冬生教授认为,我国农村交往模式发生了以下哪些变化?市场化城镇化公民化主体化29、陈冬生教授认为,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的要害问题是以下哪些?人钱权物30、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具体内容主要是指什么?资金资产资源资料《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上)陈冬生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研究室主任、教授主讲人简介陈冬生,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研究室主任、教授,善多年从事基层党务和行政领导工作,现主要中央党校省部班、地厅班等各班次讲授“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专题课,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基层组织和制度比较研究;主要著述:《中国政治的民主抉择——党内民主与政治文明》(专著)、主要论文有:《中国的基层组织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等。今天我们讲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的学习辅导讲座。我们先把题目解释一下,题目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廉洁,一个是职责。廉洁与职责是什么关系呢?首先我们要把职责明确一下,职责顾名思义职务权利和职务义务二者是一致的,我们知道要有职务才有权利,而有了权利就会有义务,权利的来源就不仅仅是因为你能力大小,一定是与职位有关,职位就与责任有关,那么两者联系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政治人格也就是干部的政治人格,这就是职务权利与职务义务的一致性。廉洁不是不要待遇,但是待遇要取之有道,这个道是什么?道就是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版的纪律。这么讲起来廉洁与职责是很简单的,但是看起来容易,理解难,做起来就是难上加难。所以关键我们学规定不是从字面上学,关键是如何理解。今天我们讲四个大的问题,只要我们把这四个大的问题,那我们学习规定就有了收获。这四个大的问题第一个就是为什么要制定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的若干规定。第二个大问题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责任规定的主要内容和要害问题是什么。第三个大问题怎样有效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的规定。第四个大问题就是我们学习《规定》之后有甚么体会。一、为什么要制定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的若干规定下面,我们先讲第一个大问题,为什么要制定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的若干规定?关于这个问题报刊杂志上和网络上已经把这个文件出台的背景介绍得比较清楚了,关键是我们如何理解。我们分三点来理解,这三点就要从大的社会背景也就是三农问题与社会转型还有就是影响党群交往模式的三大变化,最后就是依法治理。什么叫做依法治理。我们首先从一个案例讲起,我们知道中国有一段时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基层老百姓喜欢用民谣来表达一种心情,那么我们今天就从两则民谣说起。首先80年代有一则民谣是这么说的,中央是恩人,省里是亲人,县市是好人,乡镇是恶人,村里是仇人,这是80年代初期。那么到了世纪之交的21世纪初,民间又流行了类似的一则民谣,叫做什么呢?就是这样讲的,中央满天星,省里有阴晴,县市起乌云,乡镇下大雨,村里淹死人。用一种形象的比喻说明问题越到下面就越多,而中间从上到下算上了几道防火墙,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处于一个大力转型时期,群体事件有上升的趋势,90年代差不多每一年有8000宗,那么到世纪之交的时候,最高峰的时候,每一年有三万多宗,所以有些人说有三个问题,农民上访、靠层层看管,而基层矛盾也在变化,对抗性、暴力化、黑恶化防不胜防,这就给我们的基层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知道有一句民谣就是讲基层关键是看干部,民谣是这么讲村看村户看户,党员看干部,干部看党委和支部。党委和支部在基层来讲首先就是一个领导的问题,领导在基层在口语中我们叫干部,干部干什么?干部一方面讲是公仆,一方面讲是主人,从原理上讲党的干部、国家干部都是人民群众的公仆,而人民群众是主人,但是我们看到很多现象又是公仆在坐车,主人在走路,好像颠倒过来了。就是对领导干部怎么理解?我们知道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的领导等等,但究竟是什么?什么是领导?又有不同的说法。我们知道邓小平曾经有一句名言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就是服务严格上是一种比喻意义,也就是说这个意义就处理干部也就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说明我们的权力是来自于人民,我们的权力是用之于人民。那么,从操作上来讲,毛泽东曾经对什么是干部,什么是领导讲了两句,也讲了两句很有名的话。两句话六个字,他说干部是干什么呢?一出主意,二用干部,就是用人。也就是说做决策和用人,做到了这两点,你就当干部了。但是这两点要做好是很难的。难在哪里?难就难在如何控制自由裁量权,因为你当了干部,你掌握的资源、你的地位就比一般老百姓高了一等,那么你说话,份量也就重了一些,相应的责任也大了,那么你的自由裁量权越大你就越容易为人民服务办好事,同时你的自由裁量权越大,你就越容易用权谋私和办坏事,所以当干部就面临着一个职责权利的平衡问题,还有相应的国家、党对干部的管理就也有一个奖惩升降的问题。这都是有逻辑联系的。那么,基层干部要做好领导工作,要用人、要做事、要做决策,你必须要运用组织给你的权力,我们知道权力是老百姓授予的,老百姓授予的,但它是组织的,不是个人单独给你的,是通过组织化,组织然后才有权力,这个权力通过人来执行,那么就需要干部。基层干部面对四大权力关系,哪四大权力关系呢?一个是党内关系,一个是党政关系,一个是党群关系,还有一个就是党际关系。这个党际关系就是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而在县里面、乡里面、村里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属于地方与基层。广义上讲,县里面也是基层,因为自古皇权不下县,原先我们把县里面的基层叫做芝麻官,芝麻官是什么意思?就是基层领导,就是最小的官,最小的官以前就是县官,吃皇粮的到县一级就打止,县以下乡镇一级它属于自治,它没有吃皇粮的,所以以前的县就是城。当然改革开放特别是建立新中国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乡镇一级建立了国家机关,然后就有了基层党委和基层政府,所以吃皇粮的就已经到了乡镇一级。那么我们开始搞基层组织建设的时候,只看到了村里面,只看到了村支部。结果发觉你要把全国的村支部都搞好,首先要把基层党委搞好。因为党委在乡镇一级是比较完善的一个基层组织机构。它有四家领导,而且财权、人权和执行权都比较完备,当然又不是很完备,因为它没有军队,它没有外交权,它还不是国家全部权力,它只是基层在执行基层组织发挥基层功能。那么这个里面就有一个什么特点呢?就是县级以下的广大农村地区它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党政分开,从组织设置上它是分开的,但是在执行职能的时候,往往是交叉的。所以它就有一个领导的问题。党章就规定县级以下的农村地区它是对本辖区内负全面领导责任,那你什么都管。所以就有这么一句话,基层领导是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面牵条线,下面一针穿。那么县里是四家一心,什么心呢?中心和核心。到乡镇就是四人一组,哪四人呢?就是党委书记、政府领导、乡镇长,还有就是人大联合小组的组长,还有就是政协小组组长,人大主席和政协小组组长。这四人一组是什么意思?就是基本上这四人都是在乡党委班子之内,那么乡党委班子之内,党委书记就是当然的领导核心,所以讲党政一把手严格意义上讲党委书记是大一把手,而行政、乡镇长他只管行政这一块的党内分管行政和经济工作的一把手,就是小一把手。四人一组就是这个意思。那么,到村里就是,还有一句话村里就是三人一桌。什么意思?村里面主要是支书、村长和会计。所以它是核心里面三个主要的负责人,而且是乡镇能给村里面发工资的三个人。所以基层干部主要就有这三个意义,县里面四家一心,乡里面四人一组,村里面三人一桌,这就是基层的工作特点。那么基层它的特点还有一个,现在必须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这样基层组织才能运转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就有“三个约束条件”。什么约束条件呢?首先第一个大的约束条件就是绩效和经费的“硬约束”,这就产生了政绩经济主义,政绩经济主义就导致了一切向“钱”看。第二个就是党纪国法软约束,争权诿过各有理据,就出现了一切向“权”看。打个比喻,村一级两委支委与村委,支委村为就是党支部与村委会,它的矛盾往往就因为对文件和法律的不同理解都找到了各自的根据。为什么呢?我们党章里面就规定党必须在本辖区内党的组织基层组织负全面领导责任,而村为自治法又规定了村一级的行政首长必须是选举出来的,选举出来的就是本辖区内的最高的权力执行者,等于这里面就产生了一些理解上的问题,所以就有一些向权看。什么意思?因为权后面还是钱,还是财,人才物的问题。这是第二个软约束。第三个就是泛约束。什么泛约束呢?公共政策的泛约束,因为我们的法律以前就包括反腐倡廉主要得执行得比较早的就是管到国家干部。对腐败的定义就是首先是讲国家干部怎么样怎么样,违背了法律以权谋私,然后就形成了腐败的主体。就是严格意义上讲在以前国家干部、党的干部有职位的才是当然的法律意义上的腐败的主体。那么以前到了村一级以下的农民干部就没有纳入这个法律管制的范围之内,所以它的政策是泛泛而谈。那么到了村级以下,它还是一个民间的影响比较大,家族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就出现了单位保护主义,家族保护主义,土政策横行、土政策泛滥,有一句俗话叫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样就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了什么问题呢?基层干部在下面在报刊上在文学作品里面往往是形象不太好。毛主席毛泽东曾经有一句话,治官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