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2011年B类课题结题及优秀成果评比申表一、基本信息成果名称农村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研究立项年度2011年立项序号B11123单位诸暨市赵家镇负责人寿海佳主要参与者金根峰、杨叶琼、韩纪祥联系人及电话15257503770二、成果介绍(理论依据、基本内容、实践成效、推广价值等,限600字)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方方面面的差异,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通过农村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研究,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小学语文作业。树立多元评价标准,构建符合其智能发展的学习活动,使儿童从小就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体验生命的魅力。通过一年多时间的课题研究,学生完成语文家庭作业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完成语文家庭作业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与实践的乐趣。这样的尝试,对教师而言,是一次自身继续学习的过程,促进了教师对专业理论的学习以及科研工作的有效进展;对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家庭作业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完成家庭作业的信心大大增加了,由以前的被动完成作业变成了主动完成作业。我们提倡这种新的“作业观”,并不是对传统的、习以为常的“作业观”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它的一种超越,一种发展。事实上,传统作业的经典作业样式在今天仍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只是,我们要使传统的作业样式更好地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服务,要对它加以改进,不使之异化为单纯服从和服务于各种考试的工具。填写人(签字):年月日三、公开发表、出版或交流的相关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刊物\出版社\交流单位时间注:主要参与者限5人。新“作业观”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一、课题的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应试教育”这一浪潮的冲击,使我们的老师为学生所布置的作业单调、枯燥、重复、量多而脱离生活实际,这不仅违背了当前提倡的教学理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身陷苦海而难以自拔。长期以来,传统作业是“教”的强化,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作业方法、手段、技术日趋单一,注重作业形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评价忽视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这种应试教育的教学实践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忽视人的主观作用,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的情感态度的真实互动。在应试教育下,作业演变为“教的补充”、“教的强化”,自然也就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无助于学生的真正成长,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教育意义,存在着注重作业程式化、规范化的倾向,为此提出了本课题。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知识基础、个性特长、兴趣爱好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方方面面的差异,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不仅要研究和改革课堂教学,还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来精心设计作业,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使学生的情感、意志、习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培养,从而获取知识,掌握技巧,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提高素养。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如何使语文课外作业走出反复操练的泥沼,让它飞扬学生的个性,实现“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最优发展”的教育目标,有必要对现行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评价进行全息透视和深刻反思,使其设计、评价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目标1、通过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小学语文作业。2、通过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激发小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兴趣,培养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树立多元评价标准,构建符合其智能发展的学习活动,使儿童从小就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体验生命的魅力。(1)评价的手段灵活多元。如分数评价、等级评价、符号评价、评语评价、体态动作评价、即时评价、延时评价等。(2)评价的角度多元全面。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综合评价,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3)评价人员多元互动。改革传统作业评价中教师为中心的作法,提倡师生共同参与作业评价的过程。可自评、互评、师评,提倡以自评为主,使师生都成为作业评价的主体。同时还可以请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二)研究内容1、作业设计如何讲究趣味性作业如果总是机械地重复,单调地写写,就不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设计课外作业时,教师应讲究活动内容、形式的趣味性,使学生一看作业,就能吊起胃口,跃跃欲试。2、作业设计如何注意层次性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接受同样的知识自然就有快有慢,再加上他们的兴趣爱好不同,有的喜欢表演,有的喜欢书写,有的喜欢动手做实验,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就应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作业。可以在一个大题目后面设计几类作业,让学生根据情况选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3、作业设计如何注重实践性知识是从实践中获得,能力是从实践中提高,教师布置的作业就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又能让学生把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提高。4、作业设计如何加强综合性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善于利用教材中富有创造性的因素来布置作业,促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结合其它学科来完成作业,体现学科之间的整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5、作业设计如何渗透开放性传统作业在训练学生时,往往忽视思维训练,把活生生的学生当作一台机器来使用,作业流于机械单一的操作。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们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应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放眼社会,充分利用课外语文资料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业的内容可以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也可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可以与社会活动“接轨”。形式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表达的需要自由选择。6、作业评价如何多元化作业的评价应脱离甄别与选拔的阴影,除了教师的评价外,更应突出学生、家长参与评价。教师的评价也可以由简单的分数、优良等级高低评价,变得更丰富,让评价真正的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扬长避短。三、研究思路和方法1、行动研究法:在充分调查和整理分析文献的基础上形成假设,制定研究方案,并着手实施。边实验,边总结。2、个案分析法:对典型性班级、学生资料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并对一些前后差异明显的班级、学生进行跟踪研究分析。3、文献资料法: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育,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生长。避免和少走弯路,为课题研究寻求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4、问卷调查法:对全校师生的基本情况采取访问、座谈、问卷等方法,以了解每一位实验对象的角色转变轨迹。比照阶段性研究后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四、研究过程(一)准备阶段:(2011年1月至2月)1、根据实际,确定研究内容,成立课题组,明确人员分工2、调查了解有关于农村小学语文作业作业的现状。3、搜集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并加以论证。(二)实施阶段:(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1、课题的成员经讨论,制定具体可行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始实施。2、每月召开课题研讨活动,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初步形成体系。3、积累素材,并写出阶段性小结。4、以点带面,在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上,确定实验学校。(三)总结阶段:(2011年9月)1、全面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材料。2、对课题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撰写出课题结题报告。五、研究结果及分析1、设计调查问卷,总结作业现状新课改是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使作业的布置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为此我们对全校的语文教师以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我们看到了许多教师对布置作业充满无奈,对学生的拖欠作业、不完成作业苦恼不堪。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学生喜欢语文作业的占13.6%,不喜欢语文作业的占45%,对语文作业无所谓的占41.4%。通过这组数据我们不难得出这个结论,学生的学习习惯欠佳,学习的自觉性也不太强,对语文作业没有兴趣,只要完成就行或做不做都无所谓。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还发现,目前学生对语文作业不满意或无所谓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语文作业布置过于机械、重复,严重缺乏学生感兴趣的、具有挑战性的、综合创新的、自主选择的、合作互动的作业;对语文作业的评价过于单调、统一,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认为,只有进行作业及评价手段的改革,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2、改进语文作业的设计形式及评价对策《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布置应由统一、专制走向“自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助合作。在作业设计中体现作业的多维性、层次性、实践性、开放性、人文性、发展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完成探究性作业,体验成功,激发兴趣,让作业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大胆创新、发展个性的舞台。为了改革现有的作业设计形式和评价制度,真正体现作业布置的目的性、针对性、趣味性和互动性,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尝试,效果也较明显。1、尝试布置一些新型作业(1)分层作业。教师应采取“家庭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组作业,摘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因此,在布置语文家庭作业时,可以分成以下三个层次:A组:基础知识题,重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一般适合“学困生”。B组:理解运用题,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一般适合中等生。C组:发展提高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一般适合优秀生。(2)自主型作业。除了统一布置作业外,还要适当“放归”作业自主权,提供选择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包括自主设计型、自主选择型、自主评价型、自主探索型、自主体验型等作业。(3)积累性作业。它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如识字和写字,掌握最基本的字、词,积累大量的词汇等,这是语言积累的基础。二是语言运用规律的积累。三是规范语言的积累。语言积累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而是一个有众多心理因素参与的复杂学习过程。因此,积累作业不能局限在语言层面,还要考虑到文化积累和生活积累。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能让学生养成善于积累的语文学习习惯。(4)表演性作业。教师设计作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做到生动多样,活泼有趣,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设计唱唱、画画、写写、演演等能激起学生积极主动性的作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习的主动性。如学习童话《美丽的公鸡》后,组织学生戴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各种头饰,开丰富的想象,借助拟人手法编成课本剧表演。又如,《小猫钓鱼》、《狼和小羊》、《小蝌蚪找妈妈》等,都可以设计有创意的表演。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中受到思想教育。(5)探究性作业。探究型作业是